一种内外圆磨床修配装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60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内外圆磨床修配装夹工装,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壁滑动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所述中心柱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盘,所述外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杆,所述滑筒内壁固定连接有外连接块,所述中心柱外壁固定连接有内连接块,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外连接块铰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内连接块铰接;通过外连接块和内连接块之间的伸缩杆,使中心柱在发生位移时外连接块能够随中心柱进行同步的反向运动,从而能够使装置对圆柱工件的夹持位置从对圆柱内壁支撑转换到对圆柱工件的外壁夹持,从而使打磨工具能够对圆柱工件的内外壁均进行有效的打磨。工件的内外壁均进行有效的打磨。工件的内外壁均进行有效的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圆磨床修配装夹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内外圆磨床
,具体涉及 一种内外圆磨床修配装夹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内外圆磨床是加工工件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形状素线展成的内外表面和轴肩端面的磨床,在内外圆磨床对圆柱形物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将圆柱形物件通过装夹工装进行夹持固定,而装夹工装在夹持圆柱工件的外壁或对圆柱工件的内壁做支撑时,内外圆磨床无法对夹持部位进行打磨,从而需要关闭加工床调整工件的位置和方向,使未打磨部分再次进行打磨,从而使工件的加工效率受到变更装夹位置的原因受到影响,导致加工效率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内外圆磨床修配装夹工装,具有解决内外圆磨床对圆柱工件内外壁进行加工时,磨盘无法打磨到装夹工装夹持工件的部位,需要再次对工件进行位置调节导致加工效率降低的特点。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壁滑动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所述滑筒内腔设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盘,所述外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壁铰接有伸缩杆,所述滑筒内壁固定连接有外连接块,所述中心柱外壁固定连接有内连接块,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外连接块铰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内连接块铰接。
[0005]其中,所述延伸杆位于所述滑筒和所述中心柱之间,所述滑筒和所述中心柱长度均小于所述外壳体内腔长度。
[0006]其中,所述中心柱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滑筒内壁设有对所述支撑柱进行限位的限位条。
[0007]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杆和所述液压盘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块和支撑块,所述夹块与所述支撑柱与工件接触面均设有防滑垫。
[0008]其中,所述外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与所述中心柱一端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连接块和内连接块之间的伸缩杆,使中心柱在发生位移时外连接块能够随中心柱进行同步的反向运动,从而能够使装置对圆柱工件的夹持位置从对圆柱内壁支撑转换到对圆柱工件的外壁夹持,从而使打磨工具能够对圆柱工件的内外壁均进行有效的打磨,避免再次将工件从磨床上取出,对工件的方向进行调节,影响加工效率。
[001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滑筒和中心柱的运动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中延伸杆的俯视图。
[0015]图中:1、外壳体;11、延伸杆;111、让位槽;12、固定块;13、第一驱动杆;2、滑筒;21、第二驱动杆;22、夹块;23、限位条;3、中心柱;31、液压盘;32、支撑块;33、支撑柱;4、外连接块;41、内连接块;42、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内壁滑动连接有滑筒2,滑筒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21,滑筒2内腔设有中心柱3,中心柱3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盘31,外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杆11,延伸杆11上开设有让位槽111,让位槽111内壁铰接有伸缩杆42,滑筒2内壁固定连接有外连接块4,中心柱3外壁固定连接有内连接块41,伸缩杆42一端与外连接块4铰接,伸缩杆42另一端与内连接块41铰接。
[0017]本实施方案中:外壳体1为承载整个修配装夹工装的载体,通过外壳体1的一侧开放,一侧封闭,为其内部的结构提供安装的载面,外壳体1内壁滑动连接的滑筒2的外壁与外壳体1的内壁相贴合,滑筒2为两端通透的筒状结构,而滑筒2内的中心柱3的外壁不与滑筒2内壁相贴合,且滑筒2内壁和中心柱3外壁之间具有一定的宽度,从而使滑筒2和中心柱3之间的联动结构能够有足够的安装空间,通过滑筒2的一端上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杆21,和中心柱3的相同端固定连接的液压盘31,分别对具有内外壁的圆柱工件进行夹持,第二驱动杆21通过按压工件外壁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夹持,液压盘31通过向外扩张对工件的内壁进行支撑起到装夹效果,位于滑筒2和中心柱3之间的延伸杆11,其一端固定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通过伸缩杆42铰接在延伸杆11上开设的让位槽111的内壁上,伸缩杆4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连接块4和内连接块41上,由于外连接块4和内连接块41分别与滑筒2的内壁和中心柱3的外壁进行固定,使当中心柱3向外壳体1内腔的内侧滑动时,伸缩杆42与延伸杆11的角度会随着中心柱3的位移发生改变,从而使伸缩杆42带动滑筒2向与中心柱3相反的方向位移,当中心柱3的外端对工件支撑的液压盘31收缩到外壳体1的内腔中时,外连接块4外端对工件外壁夹持的第二驱动杆21会对工件的外壁进行夹持,从而使能够在对工件进行有效装夹的效果时,能够对工件的装夹方式进行切换,从而使内外圆磨床在对工件的外壁和内壁进行打磨时,不会受到装夹工具的影响导致工件的部分位置无法得到有效的打磨,避免再次将工件从磨床上取出,对工件的方向进行调节,影响加工效率。
[0018]延伸杆11位于滑筒2和中心柱3之间,滑筒2和中心柱3长度均小于外壳体1内腔长度;延伸杆11位于滑筒2和中心柱3之间,使伸缩杆42处于滑筒2和中心柱3之间,能够有效的调节滑筒2与中心柱3之间位置的调节,而滑筒2和中心柱3的长度小于外壳体1的内腔长度,使装置在对滑筒2和中心柱3进行位置调节时,滑筒2和中心柱3能够有效的收缩的外壳体1的内腔中。
[0019]中心柱3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3,滑筒2内壁设有对支撑柱33进行限位的限位条23;中心柱3通过支撑柱33使中心柱3与滑筒2之间的间隙得到支撑,使中心柱3所处位置处
于滑筒2的中心,从而使在调节对工件的内外壁装夹时,不会发生偏离,支撑柱33在限位条23的限位下只能够在滑筒2的内壁进行滑动,使滑筒2和中心柱3转动时能够进行同步转动。
[0020]第二驱动杆21和液压盘31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块22和支撑块32,夹块22和支撑柱33与工件接触面均设有防滑垫;通过夹块22和支撑块32与工件直接接触,且夹块22和支撑块32与工件的接触端与工件的内壁轮廓和外壁轮廓相契合,使其对工件的装夹效果更高,再通过其与工件之间的连接面上设有的防护垫使其能够增大工件与装夹工具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对工件进行加工时能够带动工件进行高速的旋转。
[0021]外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杆13,第一驱动杆13一端与中心柱3一端固定连接;中心柱3通过固定块12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杆13进行调节自身所处的位置,从而能够控制装夹工具对工件的装夹方式。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延伸杆11一端固定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伸缩杆42铰接在延伸杆11的另一端,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圆磨床修配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壁滑动连接有滑筒(2),所述滑筒(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21),所述滑筒(2)内腔设有中心柱(3),所述中心柱(3)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盘(31),所述外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杆(11),所述延伸杆(11)上开设有让位槽(111),所述让位槽(111)内壁铰接有伸缩杆(42),所述滑筒(2)内壁固定连接有外连接块(4),所述中心柱(3)外壁固定连接有内连接块(41),所述伸缩杆(42)一端与所述外连接块(4)铰接,所述伸缩杆(42)另一端与所述内连接块(41)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圆磨床修配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11)位于所述滑筒(2)和所述中心柱(3)之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恩鹏
申请(专利权)人:凤城市新动力增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