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片、显示装置、结构体和带有透光性构件的粘合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56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遮蔽被粘物并且具有能够隔着粘合片检查被粘物表面的透光性的粘合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所述粘合剂层包含至少两种着色剂。另外,所述粘合片的总透光率为5%以上。此外,所述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为20以上。为20以上。为2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合片、显示装置、结构体和带有透光性构件的粘合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粘合片、显示装置、结构体和带有透光性构件的粘合片。
[0002]本申请要求在2020年8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

146096号和2021年1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21

007762号的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介绍

[0003]通常,粘合剂(也称为压敏粘合剂。以下相同。)在室温附近的温度范围内呈现柔软的固体(粘弹性体)的状态,具有通过压力而容易胶粘于被粘物的性质。利用这样的性质,例如出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内的构件的接合、固定、保护等目的,粘合剂被广泛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出于防止来自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等光源、有机EL(电致发光)等自发光元件的漏光等目的,使用具有光阻隔性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另外,出于被粘物的遮蔽、隔着粘合片的被粘物外观的调节(例如抑制外观不均)、设计性等目的,可以使用具有规定的光阻隔性、减光性的粘合片。作为与这种技术相关的文献,可以列举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20

1647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以被粘物的遮蔽等为目的而使用的粘合片通过覆盖被粘物的视觉辨识侧表面来实现遮蔽等目的。例如,使用炭黑等黑色着色剂的粘合片具有遮蔽性优异的倾向,因此优选使用。
[0009]但是,对于粘贴有粘合片的被粘物(例如电子设备中的电子设备构成构件等),可以要求不具有污垢、缺陷的表面。在该用途中,即使在粘贴了粘合片之后,也期望能够隔着粘合片检查被粘物。因此,用于上述用途的粘合片优选具有在粘贴在被粘物上的状态下能够检测被粘物表面的污垢、缺陷的透光性。
[0010]如上所述,对于表面被粘合片遮蔽的被粘物,如果在粘贴粘合片后能够实施隔着粘合片的检查,则在成品率提高、品质管理等方面也是有意义的。但是,用于遮蔽被粘物的粘合片通常包含规定量以上的黑色着色剂,遮蔽性优异,但另一方面,透光性容易降低,难以隔着粘合片检查被粘物。如果减少着色剂的使用量,则透光性提高,但具有损害被粘物遮蔽性的倾向。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以被粘物的设计性为目的,使用炭黑类黑色颜料,得到了透光率比较高的着色粘合片。该着色粘合片的透光性良好,可以认为能够隔着粘合片进行被粘物表面的视觉辨识,但是被粘物遮蔽性低。可见,隔着粘合片的被粘物的视觉辨识性和被粘物的遮蔽性存在折衷关系。特别是在单独使用一种着色剂时,上述视觉辨识性和遮
蔽性的兼顾是有限度的。
[001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蔽被粘物并且具有能够隔着粘合片检查被粘物表面的透光性的粘合片。相关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上述粘合片的显示装置、结构体和带有透光性构件的粘合片。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3]根据本说明书,能够提供一种具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上述粘合剂层包含至少两种着色剂。另外,上述粘合片的总透光率为5%以上。此外,上述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为20以上。总透光率为5%以上的粘合片在粘贴在被粘物上的状态下,能够隔着粘合片视觉辨识到被粘物。另外,由于上述粘合片的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为20以上,因此通过粘贴在被粘物上,能够适度地遮蔽被粘物。这样的粘合剂层可以通过包含至少两种着色剂而得到。根据上述构成的粘合片,能够遮蔽被粘物,并且能够具有能够隔着粘合片检查被粘物的视觉辨识性。
[0014]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粘合剂层的总透光率为5%以上且50%以下。通过将粘合剂层的雾度值设定为20以上,并且将总透光率设定在5%~50%的范围内,能够更好地兼顾被粘物的遮蔽性和被粘物的视觉辨识性。
[0015]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粘合剂层中的着色剂的含量为20重量%以下。通过以20重量%以下的量向粘合剂层中添加着色剂,能够保持规定值以上的总透光率,并且得到规定值以上的雾度值,能够优选地实现遮蔽性。通过将上述着色剂的量设定为20重量%以下,也容易保持粘合力等粘合特性。
[0016]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粘合剂层包含作为第一着色剂的黑色着色剂和作为第二着色剂的金属氧化物。通过并用作为着色剂的黑色着色剂和金属氧化物,能够很好地兼顾规定值以上的总透光率和规定值以上的雾度值。另外,通过并用黑色着色剂和金属氧化物,通过使用比较少量的着色剂,能够使总透光率和雾度值达到所期望的水平。在考虑粘合力等粘合特性时,少量使用着色剂可以成为更有利的特征。
[0017]在一些优选方式中,上述第一着色剂的量C1与第二着色剂的量C2的重量比(C1/C2)在0.003~0.30的范围内。通过将第一着色剂与第二着色剂的使用量之比设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很好地兼顾规定值以上的总透光率和规定值以上的雾度值。
[0018]在此公开的粘合剂层可以为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在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构成中,优选实施在此公开的技术。
[0019]另外,在此公开的粘合片优选基于JIS Z 0237测定的对不锈钢板的180度剥离强度为12N/25mm以上。根据在此公开的技术,能够兼顾规定值以上的总透光率和规定值以上的雾度值并且还具有规定值以上的粘合力。根据具有上述粘合力的粘合片,能够以更高的胶粘力固定被粘物。
[0020]一些优选方式的粘合片为由上述粘合剂层构成的无基材双面胶粘性粘合片。该构成的粘合片可以为具有粘合剂层的光学特性(总透光率和雾度值)的粘合片。另外,无基材双面粘合片能够以不具有基材的程度进行厚度减薄化,能够有助于应用了双面粘合片的产品的小型化、省空间化。另外,根据无基材粘合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胶粘力、耐冲击性等粘合剂层的作用。
[0021]在此公开的粘合片由于能够遮蔽被粘物,因此优选用于要求利用该长处而将被粘物遮蔽的各种用途。上述粘合片优选用于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构件的固定。便携式电
子设备有时要求被粘物的遮蔽,另外,在被粘物包含精密部件、高功能部件的方式中,期望即使在粘贴粘合片后也能够进行被粘物的检查。在此公开的粘合片能够遮蔽被粘物,并且具有能够隔着粘合片检查被粘物的透光性,因此适合于上述用途。
[0022]另外,根据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含:支撑部以及包含盖板构件和有机EL单元的显示部。在该显示装置中,在上述支撑部粘附有粘合片。另外,上述粘合片具有包含至少两种着色剂的粘合剂层。另外,上述粘合片的总透光率为5%以上。此外,上述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为20以上。在此公开的粘合片优选地用作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构成元件(例如构件接合单元)。
[0023]另外,根据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结构体,所述结构体具有金属构件和覆盖该金属构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粘合片。在该结构体中,上述粘合片具有包含至少两种着色剂的粘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粘合片,所述粘合片具有粘合剂层,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包含至少两种着色剂,所述粘合片的总透光率为5%以上,并且所述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为20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总透光率为5%以上且50%以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粘合剂层中的所述着色剂的合计含量小于20重量%。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包含作为第一着色剂的黑色着色剂和作为第二着色剂的金属氧化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第一着色剂的量C1与所述第二着色剂的量C2的重量比(C1/C2)在0.003~0.30的范围内。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粘合剂层为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基于JIS Z 0237测定的所述粘合片的对不锈钢板的180度剥离强度为12N/25mm以上。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胁匡崇伊神俊辉下冈圭吾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