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角度检测机构、翻转屏幕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46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屏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角度检测机构、翻转屏幕及汽车。其中,翻转角度检测机构包括:座壳、随动轴、检测模块和缆线密封件,随动轴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座壳并延伸进座壳的安装腔中,随动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于装配盒并随装配盒转动,检测模块安装于安装腔中,缆线密封件设置于座壳,检测模块的数据缆线穿过缆线密封件并形成密封装配,数据缆线用于电连接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随动轴的转动角度。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用于润滑随动轴的油液存在沿着线束流动通过孔而漏油的风险的问题。线束流动通过孔而漏油的风险的问题。线束流动通过孔而漏油的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转角度检测机构、翻转屏幕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屏幕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翻转角度检测机构、翻转屏幕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一些应用场景中经常在空间的顶部采用翻转屏幕,用户在使用完毕后则将该翻转屏幕重新翻转回去进行收纳,用户在需要使用该翻转屏幕时则将其从空间的顶部翻转下来。一般地,翻转屏幕包括屏幕组件以及设置于屏幕组件的相对两侧的翻转动力装置和随动轴结构,翻转动力装置向屏幕组件提供翻转运动的驱动力,随动轴结构则是在屏幕组件的翻转运动过程中跟随屏幕组件进行跟随转动。而且,其中,为了使翻转件在翻转至预定角度时能够稳定的悬停,往往在翻转动力装置以及随动轴结构中设置阻尼结构以抵消翻转件在悬停时受到的外力影响,从而使得翻转件保持悬停稳定。并且,为了降低翻转动力装置的转动轴和阻尼结构之间以及随动轴结构的随动轴和阻尼结构之间的磨损程度和减少噪音,因此,通常在转动轴和阻尼结构之间、随动轴和阻尼结构之间使用润滑油润滑,以实现降低磨损程度和减少噪音的目的。
[0003]另外,随动轴结构上会设置有用于实时检测屏幕组件的翻转运动的翻转角度的传感结构,该传感结构是装配在随动轴结构的壳体中的,并通过数据传输的线束来传输检测数据,则线束穿过壳体上预留的孔。如此,随动轴结构中用于润滑随动轴的油液就有沿着线束流动通过孔而漏油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角度检测机构、翻转屏幕及汽车,旨在解决用于润滑随动轴的油液存在沿着线束流动通过孔而漏油的风险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转角度检测机构,包括:座壳、随动轴、检测模块和缆线密封件,随动轴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座壳并延伸进座壳的安装腔中,随动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于装配盒并随装配盒转动,检测模块安装于安装腔中,缆线密封件设置于座壳,检测模块的数据缆线穿过缆线密封件并形成密封装配,数据缆线用于电连接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随动轴的转动角度。
[000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随动轴设有沿其轴线延伸的穿线孔,穿线孔用于穿设多媒体线束,多媒体线束用于与安装在装配盒的设备终端电连接,多媒体线束穿过缆线密封件并形成密封装配。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缆线密封件包括弹性密封部和保护环,座壳开设有安装孔,保护环嵌套入安装孔中,弹性密封部的周向侧面设有止挡壁和密封壁,密封壁绕弹性密封部的轴线成闭合圆环状,止挡壁与密封壁沿弹性密封部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弹性密封部装配入保护环中,并且,止挡壁抵顶在保护环朝向安装腔的端部上,密封壁抵顶在座壳的外侧壁上形成密封装配。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保护环的周向外侧壁设有台阶面,台阶面抵顶在座壳的内壁上。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翻转角度检测机构还包括角度放大结构,角度放大结构安装于座壳,随动轴与角度放大结构同步转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角度放大结构的转动角度。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角度放大结构包括齿轮构件和随动齿轮,齿轮构件安装于安装腔中,随动齿轮固定安装于随动轴的端部,齿轮构件的齿圈与随动齿轮相啮合,且齿轮构件的齿圈与随动齿轮的传动比i>1。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为霍尔传感器。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随动轴为阶梯轴,随动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于座壳,随动轴套设有轴肩环件,轴肩环件的一端抵接于随动轴的轴肩,轴肩环件的另一端抵接于轴承的外圈的端部,轴肩环件用于阻挡轴承的润滑油液泄漏。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翻转屏幕。具体的,该翻转屏幕包括:控制模块、翻转动力装置、屏幕组件和如前述的翻转角度检测机构;翻转动力装置包括输出转轴,翻转动力装置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屏幕组件包括屏幕和装配盒,输出转轴连接于装配盒的一侧,输出转轴带动装配盒翻转,屏幕安装于装配盒;随动轴连接于装配盒,随动轴与输出转轴分别位于装配盒的相对两侧且两者共轴设置,且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具体的,该汽车包括如前述的翻转屏幕,翻转屏幕安装在汽车的车厢空间的顶部上。
[0015]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应用本技术提供的翻转角度检测机构装配在翻转屏幕中,对翻转屏幕中屏幕的翻转角度进行实时检测,从而控制屏幕的翻转开度。并且,翻转角度检测机构中检测模块的数据缆线通过缆线密封件装配在座壳上,从而通过缆线密封件对座壳和数据缆线之间实现密封,这样,用于润滑随动轴的润滑油液就无法沿着数据缆线流出座壳的安装腔的外部,即不会发生润滑油液泄漏的情况,避免了润滑油液泄漏对其他零部件产生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翻转屏幕从固定安装面拆下并且屏幕组件被收纳入安装壳的容纳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翻转屏幕从固定安装面拆下并且屏幕组件被翻转出安装壳的容纳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翻转屏幕中翻转角度检测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所示的翻转角度检测机构的分解图;
[0022]图5为图3所示的翻转角度都检测机构的俯视图;
[0023]图6为图5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5]10、安装壳;11、容纳空间;
[0026]20、翻转动力装置;21、输出转轴;212、连接板;
[0027]30、屏幕组件;31、装配盒;
[0028]50、缆线密封件;55、第一缆线密封件;56、第二缆线密封件;501、弹性密封部;5011、止挡壁;5012、密封壁;502、保护环;5021、台阶面;51、座壳;513、安装孔;5131、第一安装孔;5132、第二安装孔;510、安装腔;511、第一壳;512、第二壳;52、随动轴;522、穿线孔;523、轴肩环件;525、轴承;53、检测模块;54、角度放大结构;541、齿轮构件;542、随动齿轮;
[0029]201、多媒体线束;202、数据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角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壳(51)、随动轴(52)、检测模块(53)和缆线密封件(50),所述随动轴(52)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座壳(51)并延伸进所述座壳(51)的安装腔(510)中,所述随动轴(5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于装配盒(31)并随所述装配盒(31)转动,所述检测模块(53)安装于所述安装腔(510)中,所述缆线密封件(50)设置于所述座壳(51),所述检测模块(53)的数据缆线穿过所述缆线密封件(50)并形成密封装配,所述数据缆线用于电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53)用于检测所述随动轴(52)的转动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角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轴(52)设有沿其轴线延伸的穿线孔(522),所述穿线孔(522)用于穿设多媒体线束,所述多媒体线束用于与安装在所述装配盒(31)的设备终端电连接,所述多媒体线束穿过所述缆线密封件(50)并形成密封装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角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密封件(50)包括弹性密封部(501)和保护环(502),所述座壳(51)开设有安装孔(513),所述保护环(502)嵌套入所述安装孔(513)中,所述弹性密封部(501)的周向侧面设有止挡壁(5011)和密封壁(5012),所述密封壁(5012)绕所述弹性密封部(501)的轴线成闭合圆环状,所述止挡壁(5011)与所述密封壁(5012)沿所述弹性密封部(50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密封部(501)装配入所述保护环(502)中,并且,所述止挡壁(5011)抵顶在所述保护环(502)朝向所述安装腔(510)的端部上,所述密封壁(5012)抵顶在所述座壳(51)的外侧壁上形成密封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角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环(502)的周向外侧壁设有台阶面(5021),所述台阶面(5021)抵顶在所述座壳(51)的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角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角度检测机构还包括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显洲张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