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腿菇种植用大棚通风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25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植物培育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鸡腿菇种植用大棚通风增氧装置,包括:大棚本体,其顶壁上开设有通风槽,鼓风机,其对应通风槽固接于大棚本体的内顶壁上,过滤组件,吹风部件,其包括:沿大棚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移动部件,以及活动连接于纵向移动部件之间的横向移动部件,增氧组件,其可滑动的设置于横向移动部件的底部,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以及传动带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配合第一滑杆驱动滑动板进行位移,从而驱使增氧组件在纵向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同时,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螺杆转动,在第二滑杆的配合下,驱动滑动块以及其底部的氧气发生器带动空气喷嘴沿着横向方向进行位移。气发生器带动空气喷嘴沿着横向方向进行位移。气发生器带动空气喷嘴沿着横向方向进行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鸡腿菇种植用大棚通风增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植物培育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鸡腿菇种植用大棚通风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鸡腿菇,因其形如鸡腿,肉质肉味似鸡丝而得名,是具有商业潜力的珍稀菌品,被誉为“菌中新秀”,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极好,经常食用有助于增进食欲、消化、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0003]现有的大棚通风增氧装置存在有如下问题:
[0004]1)一般采用人工手持输氧设备进行增氧,费时费力,在输氧过程中,输氧管容易发生弯折,影响输氧的效率,使用效果较差;
[0005]2)一般的输氧装置不能够对鸡腿菇进行均匀的增氧,增氧范围较小,氧气不能够均匀的被鸡腿菇吸收,部分鸡腿菇吸收过多,另一部分鸡腿菇吸收较少,降低了鸡腿菇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鸡腿菇种植用大棚通风增氧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鸡腿菇种植用大棚通风增氧装置,包括:大棚本体,其顶壁上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大棚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种植槽,鼓风机,其对应所述通风槽固接于所述大棚本体的内顶壁上,过滤组件,其固接于所述大棚本体内,且对应设置于所述鼓风机的下方,移动机构,其包括:沿所述大棚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移动部件,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部件之间的横向移动部件,增氧组件,其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部件的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纵向移动部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大棚本体两侧内壁上的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内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设置有第一螺杆,且所述第二滑轨内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设置有第一滑杆,滑动板,其一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滑轨内,且开设有和所述第一螺杆螺接配合的第一螺孔,另一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滑轨内,且开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杆上的第一穿孔,驱动组件,其固接于所述第一滑轨下方的所述大棚本体内壁上,且和所述第一螺杆之间传动连接,所述横向移动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板的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平行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下方的承载板,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螺杆的一侧端部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套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有贯穿所述第一滑轨底壁的传动带。
[0010]优选的,所述横向移动部件包括:相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板两端部底壁上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螺杆以及第二滑杆,其中,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连接于两
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并且,位于一侧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壁上固接有第二电机,且输出端固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
[0011]优选的,所述增氧组件包括:滑动块,其侧壁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二螺杆螺接配合的第二螺孔,以及和所述第二滑杆外壁滑动连接的第二穿孔,所述滑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氧气发生器,且在所述氧气发生器的气源输出端上连通有空气喷嘴。
[0012]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水平安装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可拆卸的固接有过滤筛网,且所述过滤筛网上开设有若干细密的筛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鸡腿菇种植用大棚通风增氧装置:
[0014]鸡腿菇在种植槽内栽培的过程中,鼓风机接通外界电源,将外界空气吸入到大棚本体的内部,过滤组件对空气中含带的灰尘杂质进行过滤,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以及传动带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配合第一滑杆驱动滑动板进行位移,从而驱使增氧组件在纵向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同时,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螺杆转动,在第二滑杆的配合下,驱动滑动块以及其底部的氧气发生器带动空气喷嘴沿着横向方向进行位移,从而保证在鸡腿菇的生长发育阶段,氧气能够在自动化的控制下传输到大棚本体的各处位置,满足了鸡腿菇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侧剖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中:
[0021]1、大棚本体;11、通风槽;
[0022]2、鼓风机;
[0023]3、过滤组件;31、安装架;32、过滤筛网;
[0024]4、移动机构;41、纵向移动部件;411、第一滑轨;412、第二滑轨;413、第一螺杆;414、第一滑杆;415、滑动板;42、横向移动部件;421、连接板;422、第二螺杆;423、第二滑杆;424、第二电机;43、驱动组件;431、承载板;432、第一电机;433、第一传动齿轮;434、第二传动齿轮;435、传动带;
[0025]5、增氧组件;51、滑动块;52、氧气发生器;53、空气喷嘴;
[0026]6、种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9]一种鸡腿菇种植用大棚通风增氧装置,包括:大棚本体1,其顶壁上开设有通风槽11,大棚本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种植槽6,鼓风机2,其对应通风槽11固接于大棚本体1的内顶壁上,过滤组件3,其固接于大棚本体1内,且对应设置于鼓风机2的下方;
[0030]过滤组件3包括:水平安装的安装架31,安装架31上可拆卸的固接有过滤筛网32,且过滤筛网32上开设有若干细密的筛孔。
[0031]具体的,在大棚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风槽11,通过通风槽11能够将大棚本体1与外界空气相互连通,从而保证空气的正常流通,实现通风换气的目的,此外,在对应通风槽11底部的大棚本体1内顶壁上,安装固定有鼓风机2,鼓风机2的入风口对应通风槽11,且出风口朝向位于大棚本体1内的多个种植槽6,进而,当鼓风机2接通外界电源时,其入风口将外界空气抽入到大棚本体1内,从而保证鸡腿菇在种植槽6内栽培的过程中的空气流通;
[0032]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由安装架31安装固定的过滤筛网32,具体的,安装架31水平安装于鼓风机2出风口下方的大棚本体1的内壁上,过滤筛网32可通过搭接、卡接或者拼接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固定于安装架31上,由于过滤筛网32上开设有若干细密的筛孔,因此,当空气流经过滤筛网32时,其上的筛孔会对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进行过滤,当过滤筛网32实用较长时间或者当灰尘杂质堵塞住筛孔时,可快速拆卸过滤筛网32进行更换,从而保证了空气洁净的同时,为后续工作人员的拆卸维修提供了便利。
[0033]请参阅图1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鸡腿菇种植用大棚通风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本体(1),其顶壁上开设有通风槽(11);所述大棚本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种植槽(6);鼓风机(2),其对应所述通风槽(11)固接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内顶壁上;过滤组件(3),其固接于所述大棚本体(1)内,且对应设置于所述鼓风机(2)的下方;移动机构(4),其包括:沿所述大棚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移动部件(41),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部件(41)之间的横向移动部件(42);增氧组件(5),其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部件(42)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腿菇种植用大棚通风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部件(41)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大棚本体(1)两侧内壁上的第一滑轨(411)以及第二滑轨(412);所述第一滑轨(411)内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设置有第一螺杆(413),且所述第二滑轨(412)内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设置有第一滑杆(414);滑动板(415),其一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滑轨(411)内,且开设有和所述第一螺杆(413)螺接配合的第一螺孔,另一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滑轨(412)内,且开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杆(414)上的第一穿孔;驱动组件(43),其固接于所述第一滑轨(411)下方的所述大棚本体(1)内壁上,且和所述第一螺杆(413)之间传动连接;所述横向移动部件(42)活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板(415)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鸡腿菇种植用大棚通风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3)包括:相平行的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腾龙许忠李豹李娟金媛媛许安王继红张琴奚夏丽朱芸赵明文蒋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吾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