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包覆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18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内饰包覆产品,属于汽车内饰领域,包括表皮层、第一胶水层以及内饰本体层,内饰本体层上覆盖有第一胶水层,第一胶水层上包覆有表皮层;表皮层包括饰面层、第二胶水层、泡棉层、第三胶水层以及基布层,基布层覆盖在第一胶水层上,第三胶水层覆盖在基布层上,泡棉层覆盖在第三胶水层上,第二胶水层覆盖在泡棉层上,饰面层覆盖在第二胶水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覆产品应用到汽车内饰中时,可以提高内饰耐磨性能、皮纹视觉效果和触摸手感,极大提升了汽车内饰的质感;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解决覆盖产生气泡的问题,也更加环保。也更加环保。也更加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包覆产品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包覆产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对汽车性能、外观以及安全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对汽车内饰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0003]目前汽车内饰呈现定制化、高端化、个性化、品牌化的核心发展趋势。内饰软包覆已逐渐的成为提升汽车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包覆多样化,造型多样化,这对包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覆件通过胶水与表皮粘结来实现贴合,而现有技术中表皮多采用火花纹或烂皮纹,容易出现气泡问题,手感差等现象,影响包覆效果和汽车内饰件手感和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包覆产品。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表皮层、第一胶水层以及内饰本体层,所述内饰本体层上覆盖有所述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上包覆有表皮层;
[0006]所述表皮层包括饰面层、第二胶水层、泡棉层、第三胶水层以及基布层,所述基布层覆盖在所述第一胶水层上,所述第三胶水层覆盖在所述基布层上,所述泡棉层覆盖在所述第三胶水层上,所述第二胶水层覆盖在所述泡棉层上,所述饰面层覆盖在所述第二胶水层上。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泡棉层厚度至少为所述饰面层厚度的2倍。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泡棉层为泡沫海绵或者三维织物。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布层为经纬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经纬布为矩形孔隙,且矩形长为0.05mm

0.1mm,矩形宽为0.05mm

0.1mm。
[0011]或者,所述经纬布为菱形孔隙,且边长为0.05mm

0.1mm。
[0012]本技术有益效果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覆产品应用到汽车内饰中时,提高内饰耐磨性能、皮纹视觉效果和触摸手感,大大提升了汽车内饰的档次。
[0014]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解决覆盖产生气泡的问题,也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表皮层;11、饰面层;12、第二胶水层;13、泡棉层;14、第三胶水层;15、基布层;
[0019]2、第一胶水层;
[0020]3、内饰本体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表皮层1、第一胶水层2以及内饰本体层3,内饰本体层3上覆盖有第一胶水层2,第一胶水层2上包覆有表皮层1,且表皮层1与内饰本体层3通过第一胶水层2粘合;
[0023]表皮层1包括饰面层11、第二胶水层12、泡棉层13、第三胶水层14以及基布层15,基布层15覆盖在第一胶水层2上,第三胶水层14覆盖在基布层15上,泡棉层13覆盖在第三胶水层14上,第二胶水层12覆盖在泡棉层13上,饰面层11覆盖在第二胶水层12上。
[0024]基布层15与内饰本体层3通过第一胶水层2粘合,泡棉层13与基布层15通过第三胶水层14粘合,饰面层11与泡棉层13通过第二胶水层12粘合。
[0025]进一步的,第一胶水层2、第二胶水层12以及第三胶水层14均采用水性环保双组份胶水,在40℃环境下10分钟即可干燥。
[0026]优选的,饰面层11可采用PET、PVC、PP、PI、PU、TPU、PUR、TPO或纤维毡布料。
[0027]优选的,为了增强表面耐磨性,需要喷涂表面处理剂,优选水性聚氨酯材料,采用喷涂的工艺进行。
[0028]进一步的,干燥后可以选择压花处理,在滚轮上可雕刻各种图案,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最终得到耐磨、皮纹饰面层11。
[0029]在至少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泡棉层13厚度至少为饰面层11的2倍,可以增强触摸手感。
[0030]在至少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泡棉层13为泡沫海绵或者三维织物,皆具有孔洞构造,孔洞可以只存在泡棉层13内部,也可以出现在泡棉层13表面,孔洞可以是孤立的,也可以是相互贯通的。
[0031]三维织物,也称为3D mesh、3D织物、3d间隔织物、3d网眼布、三明治织物或者空气层织物等,具体是指相对于常规织物,该织物具有显著的厚度,特别的在织物的正反两面层之间,还具有垂直方向排列的间隔丝。因其低密度和空隙形态,赋予饰面层11软触感和回弹性。
[0032]在至少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布层15为经纬布。
[0033]基布层15中的经纬布,为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制备。纤维优选为植物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4]由于基布层15的存在,有效的加强了表皮的拉伸强度。同时基布层15在包覆时,具有表面均匀矩形/菱形,可以使胶水很好的结合容纳,同时也消除了包覆过程中的气泡问题。
[0035]进一步的,经纬布为矩形孔隙,且矩形长为0.05mm

0.1mm,矩形宽为0.05mm

0.1mm。
[0036]或者,经纬布为菱形孔隙,且边长为0.05mm

0.1mm。
[0037]进一步的,饰面层11、泡沫层和基布层15还可以选用具有阻燃、紫外光吸收、抗老化性质材料。为了提高表皮的外观表现,可添加的染料/颜料,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0038]应用范围为汽车内饰产品本体指未经包覆的汽车内饰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仪表板、门板、扶手、顶棚、座椅、立柱护板、方向盘等进行表皮包覆应用。
[003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包覆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皮层(1)、第一胶水层(2)以及内饰本体层(3),所述内饰本体层(3)上覆盖有所述第一胶水层(2),所述第一胶水层(2)上包覆有表皮层(1);所述表皮层(1)包括饰面层(11)、第二胶水层(12)、泡棉层(13)、第三胶水层(14)以及基布层(15),所述基布层(15)覆盖在所述第一胶水层(2)上,所述第三胶水层(14)覆盖在所述基布层(15)上,所述泡棉层(13)覆盖在所述第三胶水层(14)上,所述第二胶水层(12)覆盖在所述泡棉层(13)上,所述饰面层(11)覆盖在所述第二胶水层(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包覆产品,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帆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盖尔瑞孚艾斯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