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97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所述第一模具板和第二模具板的内部均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第二模具板的内部还设置有吹气排料机构;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模具板内部设置的第一换热腔,以及第一模具板两侧安装的与第一换热腔连通的第一进液管和第一排液管,焊接在第一换热腔内部的第一阻流铜箔,且第一阻流铜箔与第一换热腔内表面夹角为45度;通过第一模具板和第二模具板内设置的换热机构,便于第一模具板和第二模具板在注塑前进行预热,第一模具板和第二模具板注塑后进行退热,避免注塑件在注塑的过程中出现注塑液提前凝固,同时便于加速注塑后凝固脱模,同时换热机构由第一模具板内部设置的第一换热腔。热腔。热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用来工业生产中对振动蛋进行注塑成型。
[0003]传统的注塑模具在使用时,模具的凸模芯和凹模芯难以进行换热,使得模具在注塑前由于模芯温度低,造成注塑料提前在模芯内凝固,造成注塑件表面不平整的缺陷,而采用电加热的模具注塑后难以进行降温,使得注塑件在模芯内凝固缓慢,从而延长注塑周期的问题,同时注塑件在凸模芯上脱模常通过顶针顶出,而顶针用力过大容易造成注塑件损坏,顶针用力过小容易不易脱模的问题。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款可以进行换热的模具,使得注塑件注塑前对模芯进行预热,注塑后对模芯进行退热,同时还可以通过吹气使得凸模芯上的注塑件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板,以及与第一模具板配合设置的第二模具板,以及与第二模具板固定设置的第三模具板,且第一模具板和第二模具板相对面设置有相配合的凹模芯和凸模芯,所述第一模具板和第二模具板的内部均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第二模具板的内部还设置有吹气排料机构;
[0007]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模具板内部设置的第一换热腔,以及第一模具板两侧安装的与第一换热腔连通的第一进液管和第一排液管,焊接在第一换热腔内部的第一阻流铜箔,且第一阻流铜箔与第一换热腔内表面夹角为45度,还包括第二模具板内部设置的第二换热腔,以及第二模具板两侧安装的与第二换热腔连通的第二进液管和第二排液管,焊接在第二换热腔内部的第二阻流铜箔,且第二阻流铜箔与第二换热腔的内表面垂直;
[0008]吹气排料机构包括第二模具板内部设置的气室,以及第二模具板外表面安装的与气室连通的气管接头,设置在第二模具板内部的排气微孔,且排气微孔的一端延申至凸模芯的表面,排气微孔的另一端与气室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微孔的孔径为0.05mm。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优选技术方案,每个凸模芯上的排气微孔均设置有八个。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腔内
部的第一阻流铜箔等间距错位分布,所述第二换热腔内部的第二阻流铜箔等间距错位分布。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模具板表面的凹模芯设置有八个,所述第二模具板表面的凸模芯设置有八个,且凸模芯和凹模芯一一对应。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微孔的开口方向与凸模芯的夹角为20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模具板和第二模具板内设置的换热机构,便于第一模具板和第二模具板在注塑前进行预热,第一模具板和第二模具板注塑后进行退热,避免注塑件在注塑的过程中出现注塑液提前凝固,同时便于加速注塑后凝固脱模,同时换热机构由第一模具板内部设置的第一换热腔,且第一换热腔与第一模具板两侧安装的第一进液管和第一排液管连通,便于换热液通过第一进液管进入第一换热腔内部后由第一排液管排出,同时第一换热腔内焊接有第一阻流铜箔,便于第一阻流铜箔对第一换热腔内部的液体进行阻流,从而增加了液体在第一换热腔内停留的时间,便于第一换热腔内部的液体对第一模具板进行换热,同时第二模具板内部设置有第二换热腔,且第二换热腔与第二模具板两侧的第二进液管和第二排液管连通,同时第二换热腔内焊接有第二阻流铜箔,便于液体由第二进液管进入第二换热腔后由第二排液管排出,同时第二阻流铜箔对第二换热腔内部的液体进行阻流,从而增加了液体在第二换热腔内部停留的时间,便于第二换热腔内部的液体对第二模具板进行换热,通过第二模具板内部设置的吹气排料机构,同时第二模具板内设置的气室与排气微孔连接,且排气微孔的端部位于凸模芯的表面,从而便于由气管接头吹入气室内部的气体经过排气微孔排出,从而便于注塑件在凸模芯上在排气微孔吹出的气体作用下脱模。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的第一模具板前侧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一模具板后侧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的第一模具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的第二模具板前侧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的第二模具板后侧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中的第二模具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第一模具板;2、第二模具板;3、第三模具板;4、第一换热腔;5、第一进液管;6、第一排液管;7、第一阻流铜箔;8、第二换热腔;9、第二进液管;10、第二排液管;11、第二阻流铜箔;12、气室;13、气管接头;14、排气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板1,以及与第一模具板1配合设置的第二模具板2,以及与第二模具板2固定设置的第三模具板3,且第一模具板1和第二模具板2相对面设置有相配合的凹模芯和凸模芯,第一模具板1和第二模具板2的内部均设置有换热机构,第二模具板2的内部还设置有吹气排料机构;
[0027]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模具板1内部设置的第一换热腔4,以及第一模具板1两侧安装的与第一换热腔4连通的第一进液管5和第一排液管6,焊接在第一换热腔4内部的第一阻流铜箔7,且第一阻流铜箔7与第一换热腔4内表面夹角为45度,还包括第二模具板2内部设置的第二换热腔8,以及第二模具板2两侧安装的与第二换热腔8连通的第二进液管9和第二排液管10,焊接在第二换热腔8内部的第二阻流铜箔11,且第二阻流铜箔11与第二换热腔8的内表面垂直;
[0028]吹气排料机构包括第二模具板2内部设置的气室12,以及第二模具板2外表面安装的与气室12连通的气管接头13,设置在第二模具板2内部的排气微孔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板(1),以及与第一模具板(1)配合设置的第二模具板(2),以及与第二模具板(2)固定设置的第三模具板(3),且第一模具板(1)和第二模具板(2)相对面设置有相配合的凹模芯和凸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板(1)和第二模具板(2)的内部均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第二模具板(2)的内部还设置有吹气排料机构;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模具板(1)内部设置的第一换热腔(4),以及第一模具板(1)两侧安装的与第一换热腔(4)连通的第一进液管(5)和第一排液管(6),焊接在第一换热腔(4)内部的第一阻流铜箔(7),且第一阻流铜箔(7)与第一换热腔(4)内表面夹角为45度,还包括第二模具板(2)内部设置的第二换热腔(8),以及第二模具板(2)两侧安装的与第二换热腔(8)连通的第二进液管(9)和第二排液管(10),焊接在第二换热腔(8)内部的第二阻流铜箔(11),且第二阻流铜箔(11)与第二换热腔(8)的内表面垂直;吹气排料机构包括第二模具板(2)内部设置的气室(12),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永游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友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