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碱生产结晶工序自动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879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碱生产结晶工序自动化装置,包括外冷器、液氨循环罐、氨分离器、液氨循环阀门集成、外冷器清洗阀门集成和检测组件。液氨循环阀门集成包括液氨循环罐加氨气动阀和外冷器压氨气动阀外冷器清洗阀门集成包括外冷器RAⅠ排放气动阀、外冷器清洗RAⅠ进口气动阀、外冷器BMⅡ排放气动阀和外冷器清洗溢流气动阀。外冷器清洗溢流气动阀设置在外冷器上端的溢流管道上。外冷器RAⅠ排放气动阀、外冷器清洗RAⅠ进口气动阀和外冷器BMⅡ排放气动阀均并联设置在外冷器底部的清洗主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轮换外冷器的自动化作业,且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远程监控轮换工作中的实时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碱生产结晶工序自动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联碱生产装置,特别是一种联碱生产结晶工序自动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联碱生产按工序可分为碳滤、压缩、煅烧、重灰、重灰包装、结晶、制冷、干铵和干铵包装等个工序。其中联碱结晶工序主要是将碳化工序送来的MⅠ经吸氨、降温、加盐等工序,使氯化铵生成结晶并将结晶分离变成氯化铵产品的过程。
[0003]制冷环节在联碱结晶工序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制冷环节中经节流减压后的液氨经液氨循环罐进入外冷器,液氨气化带走大量热量,使半MⅡ循环液温度降低,使冷析结晶器内结晶析出;盐析结晶器取出晶浆打到冷析结晶器中心大管,所带的氯化钠进一步溶解,氯化铵溶解度明显降低而析出,氯化钠溶解度反而稍有增加而保持远离析出点,这样制得氯化铵产品含盐低,得到满足农业氯化铵成品要求的氯化铵结晶。
[0004]其中由制冷工序来的液氨减压后首先经液氨循环罐进入液氨蒸发外冷器,与循环母液换热后的气、液氨混合物由氨循环罐和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液氨直接回液氨蒸发外冷器,一部分气氨回制冷工序,经氨压缩机加压冷凝液化后入液氨贮槽再循环使用,一部分气氨去MⅠ、MⅡ吸氨器,另一部分气氨去氨水制备装置。作业后的外冷器用热AⅠ清洗,清洗泵把热AⅠ送至外冷器底部,自下而上通过外冷器内溢流回到热AⅠ桶,如此循环清洗外冷器管内结疤。通常情况下,每12小时都需要对外冷器进行一次轮换作业,即将外冷器由工作状态切换至清洗工作,待清洗工作结束后再将外冷器切换回工作状态。
[0005]目前联碱结晶工序在生产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6]1.联碱结晶工序中涉及的外冷楼中因存有大量的液氨,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因结晶工序生产需要,每12小时要求工作人员到场并对外冷器进行轮换作业,从而导致操作人员需定期在重大危险源内进行作业,增加了工作风险。
[0007]2.由于需要工作人员频繁轮换外冷器,劳动强度较大,同时轮换作业中个别操作需要基于工作人员经验进行判断,没有相应的检测结构辅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0008]现需要一种联碱生产结晶工序自动化装置,能够实现轮换外冷器的自动化作业,且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远程监控轮换工作中的实时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联碱生产结晶工序自动化装置,该联碱生产结晶工序自动化装置能够实现轮换外冷器的自动化作业,且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远程监控轮换工作中的实时工作状态。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联碱生产结晶工序自动化装置,包括外冷器、液氨循环罐、氨分离器、液氨循环阀门集成、外冷器清洗阀门集成和检测组件。
[0012]液氨循环阀门集成包括液氨循环罐加氨气动阀和外冷器压氨气动阀,液氨循环阀
门集成用于外冷器正常作业状态与清洗状态之间的转换。
[0013]外冷器清洗阀门集成包括外冷器RAⅠ排放气动阀、外冷器清洗RAⅠ进口气动阀、外冷器BMⅡ排放气动阀和外冷器清洗溢流气动阀。
[0014]外冷器清洗溢流气动阀设置在外冷器上端的溢流管道上。
[0015]外冷器RAⅠ排放气动阀、外冷器清洗RAⅠ进口气动阀和外冷器BMⅡ排放气动阀均并联设置在外冷器底部的清洗主管上。
[0016]检测组件包括液位计,液位计分别与外冷器RAⅠ排放气动阀和外冷器BMⅡ排放气动阀联锁设置。
[0017]所述外冷器包括溢流管道和清洗主管。
[0018]溢流管路连接设置在外冷器侧壁上,清洗主管连接设置在外冷器的底部。
[0019]液氨循环罐包括加氨管道、循环加氨管和循环回氨管。
[0020]加氨管道连接设置在液氨循环罐侧壁上。
[0021]外冷器和液氨循环罐通过循环加氨管和循环回氨管相连。
[0022]循环加氨管一端连接设置在液氨循环罐的底部,另一端连接设置在外冷器的下端。
[0023]循环回氨管一端连接设置在液氨循环罐的上端,另一端连接设置在外冷器的上端。
[0024]氨分离器包括三通管道和氨回收管。
[0025]氨分离器通过氨回收管和液氨循环罐相连,氨回收管道一端连接设置在氨分离器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设置在液氨循环罐的顶部。
[0026]外冷器和氨分离器通过三通管道连接,三通管道的左端管路连接设置在氨分离器的底部,三通管路的右端管路连接设置在外冷器下端。
[0027]所述液氨循环罐加氨气动阀设置在加氨管道上。
[0028]外冷器压氨气动阀设置在三通管道的下端管道上。
[0029]清洗主管上分别连接设置有RAⅠ排放管、RAⅠ进口管和BMⅡ排放管。
[0030]外冷器RAⅠ排放气动阀设置在RAⅠ排放管上、外冷器清洗RAⅠ进口气动阀设置在RAⅠ进口管上、外冷器BMⅡ排放气动阀设置在BMⅡ排放管上。
[0031]检测组件还包括RAⅠ排放总管流量计和BMⅡ排放总管流量计。
[0032]RAⅠ排放总管流量计设置在RAⅠ排放管上,RAⅠ排放总管流量计位于外冷器RAⅠ排放气动阀下方;
[0033]BMⅡ排放总管流量计设置在BMⅡ排放管上,BMⅡ排放总管流量计位于外冷器BMⅡ排放气动阀下方。
[0034]检测组件还包括温度计,温度计设置在外冷器侧壁上。
[003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6]1.本技术能够实现外冷器轮换作业的自动化工作,调整设置各阀门与检测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气动阀门及仪表的增设,将上述阀门与仪表通过操作系统建立联系,从而实现外冷器轮换作业的自动化与远程操控工作。避免工作人员前往外冷楼作业的情况出现,降低作业风险的同时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37]2.本技术在自动完成轮换外冷器的工作时能够对工作中的实时状态进行远
程监测,避免外冷器中液体的液位、温度与流量等数据出现异常带来的生产风险。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技术一种联碱生产结晶工序自动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其中有:
[0040]10.外冷器;11.溢流管路;12.清洗主管;
[0041]20.液氨循环罐;21.加氨管道;22.循环加氨管;23.循环回氨管;
[0042]30.氨分离器;31.氨回收管;32.三通管道;
[0043]41.液氨循环罐加氨气动阀;42.外冷器压氨气动阀;
[0044]51.外冷器RAI排放气动阀;52.外冷器清洗RAI进口气动阀;53.外冷器BMII排放气动阀;54.外冷器清洗溢流气动阀;
[0045]61.液位计;62.温度计;63.RAI排放总管流量计;64.BMII排放总管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7]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碱生产结晶工序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冷器、液氨循环罐、氨分离器、液氨循环阀门集成、外冷器清洗阀门集成和检测组件;液氨循环阀门集成包括液氨循环罐加氨气动阀和外冷器压氨气动阀,液氨循环阀门集成用于外冷器正常作业状态与清洗状态之间的转换;外冷器清洗阀门集成包括外冷器RA
ꢀⅠ
排放气动阀、外冷器清洗RA
ꢀⅠ
进口气动阀、外冷器BM
ꢀⅡ
排放气动阀和外冷器清洗溢流气动阀;外冷器清洗溢流气动阀设置在外冷器上端的溢流管道上;外冷器RA
ꢀⅠ
排放气动阀、外冷器清洗RA
ꢀⅠ
进口气动阀和外冷器BM
ꢀⅡ
排放气动阀均并联设置在外冷器底部的清洗主管上;检测组件包括液位计,液位计分别与外冷器RA
ꢀⅠ
排放气动阀和外冷器BM
ꢀⅡ
排放气动阀联锁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碱生产结晶工序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器包括溢流管道和清洗主管;溢流管路连接设置在外冷器侧壁上,清洗主管连接设置在外冷器的底部;液氨循环罐包括加氨管道、循环加氨管和循环回氨管;加氨管道连接设置在液氨循环罐侧壁上;外冷器和液氨循环罐通过循环加氨管和循环回氨管相连;循环加氨管一端连接设置在液氨循环罐的底部,另一端连接设置在外冷器的下端;循环回氨管一端连接设置在液氨循环罐的上端,另一端连接设置在外冷器的上端;氨分离器包括三通管道和氨回收管;氨分离器通过氨回收管和液氨循环罐相连,氨回收管道一端连接设置在氨分离器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设置在液氨循环罐的顶部;外冷器和氨分离器通过三通管道连接,三通管道的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浩庄军郑利娜李宇
申请(专利权)人:实联化工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