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身以及电动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74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船身,包括设备舱和储物舱,所述储物舱位于所述设备舱的上方;所述储物舱和所述设备舱由中壳分隔开,所述储物舱包括上壳,所述上壳通过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设备舱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结构设在船身靠近尾部处,所述上壳和所述中壳之间形成所述储物舱的储物空间;所述中壳通过第二铰接结构与所述设备舱铰接,所述第二铰接结构设在船身靠近头部处;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朝不同的方向转动。还提供一种电动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储物舱和设备舱,使得各功能部件的位置划分明确,开辟出了可以用作储物的储物舱,可以承担一些运输任务;另外通过铰接的形式可以方便打开中壳和上壳,从而便于打开设备舱和储物舱。备舱和储物舱。备舱和储物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身以及电动船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船
,具体为一种船身。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动船的船身没有储物功能,无法承担一些简单的运输功能,且现有船身的结构大多很复杂,功能部件的安装位置设计不够合理。另外,即使有一些电动船的船身设计了储物功能,其开启方式也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身,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身,包括设备舱和储物舱,所述储物舱位于所述设备舱的上方;所述储物舱和所述设备舱由中壳分隔开,所述储物舱包括上壳,所述上壳通过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设备舱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结构设在船身靠近尾部处,所述上壳和所述中壳之间形成所述储物舱的储物空间;所述中壳通过第二铰接结构与所述设备舱铰接,所述第二铰接结构设在船身靠近头部处;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朝不同的方向转动。
[0005]进一步,所述第一铰接结构包括并排放置的两个第一活页,所述上壳通过两个所述第一活页与所述设备舱铰接。
[0006]进一步,所述第二铰接结构包括并排放置的两个第二活页,所述中壳通过两个所述第二活页与所述设备舱铰接。
[0007]进一步,抬起的所述中壳具有可卡在抬起的所述上壳上的卡接端。
[0008]进一步,所述卡接端卡在所述上壳上后,通过锁扣将所述中壳和所述上壳锁定。
[0009]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上壳锁定住的船门扣组件。
[0010]进一步,所述中壳的边沿设有一圈密封圈。
[001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船,包括上述的船身。
[0012]进一步,所述设备舱安装有用于连接电缆的对锁连接器。
[0013]进一步,所述对锁连接器包括母针连接部和公针连接部,所述母针连接部和所述公针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储物舱和设备舱,使得各功能部件的位置划分明确,开辟出了可以用作储物的储物舱,可以承担一些运输任务;另外通过铰接的形式可以方便打开中壳和上壳,从而便于打开设备舱和储物舱。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船推进系统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船推进系统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船推进系统剖开可见内部细节的示意
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对锁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对锁连接器的剖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对锁连接器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对锁连接器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调速器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调速器的剖开可见内部细节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调速器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船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船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船的剖开可见内部细节的示意图;
[0028]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船的上壳打开示意图;
[0029]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船的上壳和中壳均打开示意图;
[0030]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船的上壳和中壳搭接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中:
[0032]100

板体;101

第一连接板;102

第二连接板;103

第三连接板;104

第一动力单元;105

第二动力单元;106

马达;107

桨叶;108

导水件;109

连轴器;110

叶桨轴;111

散热铝通;112

密封圈;113

叶桨保护罩;114

排水口;115

罩体;116

冷却水弯头水接头;117

连接板固定片;118

船尾固定片;119

密封片;120

马达固接支架;121

马达支架;122

控制器固架;123

轴承;124

平垫;125

轴封;126

C扣;127

叶桨轴固定件;128

线扣;
[0033]200

母针连接部;201

公针连接部;202

母座固定座;203

母头座;204

第一密封圈;205

第二密封圈;206

公头固定座外筒;207

公头固定座;208

公针;209

母针;210

第三密封圈;211

公头内配件;212

第四密封圈;213

公头内配压线件;214

第五密封圈;215

公头后座;216

第六密封圈;217

线卡;218

公头硅胶件;219

压线块;220

射频信号端子公针;221

射频信号端子母针;222

C扣;223

电缆连接头;
[0034]300

下壳;301

上壳;302

密闭腔室;303

凹槽;304

凸棱;305

防水密封圈;306

螺钉;307

竖板;308

平台;309

第一通孔;310

第二通孔;
[0035]400

防水密封壳体;402

电子调速器;403

控制电路板;4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舱和储物舱,所述储物舱位于所述设备舱的上方;所述储物舱和所述设备舱由中壳分隔开,所述储物舱包括上壳,所述上壳通过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设备舱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结构设在船身靠近尾部处,所述上壳和所述中壳之间形成所述储物舱的储物空间;所述中壳通过第二铰接结构与所述设备舱铰接,所述第二铰接结构设在船身靠近头部处;所述上壳和下壳朝不同的方向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结构包括并排放置的两个第一活页,所述上壳通过两个所述第一活页与所述设备舱铰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包括并排放置的两个第二活页,所述中壳通过两个所述第二活页与所述设备舱铰接。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仁邱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汇特塑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