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68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遮光胶与胶框的粘着力与其两者之间的粘着面积有关,粘着面积越大,粘着力也就越大。通过注塑模具更改设计,胶框上的沟槽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成型后再通过开槽的方式实现,而由于遮光胶是软胶,当遮光胶被贴附在胶框上,并与显示屏粘贴后,会通过背光模组和显示屏的保压过程而填充到沟槽中,从而增加遮光胶与胶框的粘着面积,增大了遮光胶与胶框之间的粘着力,进而有效地改善遮光胶和胶框分离而引起的边缘漏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即使在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使得遮光胶的粘性降低的情形下,背光模组在环境试验或者跌落试验时仍然能保证遮光胶与胶铁一体成型下框不出险分离的情况。不出险分离的情况。不出险分离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的基本结构组成是由胶铁一体成型下框、FPC、LED灯、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组和遮光胶这些组件组成,胶铁一体成型下框是通过铁架包含着胶架一体成型形成的。其中FPC、LED灯、反射片、导光板和光学膜组则设置于胶铁一体成型下框中,为了避免各种膜材与胶架挤压而褶皱造成显示牛顿环,从而避免液晶显示屏模组产生一种类似彩虹纹的显示不良,各个膜材与胶架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间隙,因此会有部分光线从这些边缘的间隙中漏出,为了避免这些漏出的光线进入显示模组,需要在背光模组的最表层设置一层遮光胶,遮光胶是一种黑黑胶,其可以用来遮蔽并吸收掉这些从间隙中漏出的光线,从而保证背光模组的光线均从正面视区射出到液晶显示屏。
[0003]随着手机显示屏全面屏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液晶显示屏的边缘的“黑边”越来越窄,对显示模组的各组成搭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背光模组作为手机液晶显示屏的光源部件,同样面临窄边框的问题,视区到背光模组边缘距离非常小。而由于现在“黑边”越来越窄,使得遮光胶与胶铁一体成型下框的粘贴面积也越来越小,如果不对这种结构加以改良,背光模组在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下会使得遮光胶的粘性降低,现有结构中的背光模组在环境试验或者跌落试验时很容易出现遮光胶与胶铁一体成型下框分离的情况,从而使得液晶显示屏的边缘产生漏光现象,从而影响液晶显示屏的正常显示,使得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异常,进而使得液晶显示屏出现不良品的概率升高,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和制造成本也会大幅度升高,从而降低了液晶显示屏的产品竞争力,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遮光胶与胶铁一体成型下框分离而导致边缘漏光。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其包括胶铁一体成型下框,所述下框包括底板、由所述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侧壁抵接的胶框,所述底板上由下到上依次顺序叠加设置有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组和遮光胶,所述遮光胶粘贴至所述胶框的上表面,所述胶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多条并排设置的沟槽。
[000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防漏光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胶框的上表面设置有提高表面摩擦力的表面处理层。
[000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防漏光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面处理层为磨砂层。
[000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防漏光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光板与
所述胶框之间的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块。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防漏光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块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凸块。
[00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防漏光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块于相邻所述凸块之间设有减震孔。
[00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防漏光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靠近所述凸块一侧的所述减震孔的内壁上均设有凹槽,相邻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减震装置。
[00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防漏光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震装置为弹簧或两个同极相对的磁铁。
[00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防漏光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块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胶框过盈配合。
[001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防漏光背光模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侧壁的末端向下弯折形成有加强筋。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遮光胶与胶框的粘着力与其两者之间的粘着面积有关,粘着面积越大,粘着力也就越大。通过注塑模具更改设计,胶框上的沟槽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成型后再通过开槽的方式实现,而由于遮光胶是软胶,当遮光胶被贴附在胶框上,并与显示屏粘贴后,会通过背光模组和显示屏的保压过程而填充到沟槽中,从而增加遮光胶与胶框的粘着面积,增大了遮光胶与胶框之间的粘着力,进而有效地改善遮光胶和胶框分离而引起的边缘漏光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即使在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使得遮光胶的粘性降低的情形下,背光模组在环境试验或者跌落试验时仍然能保证遮光胶与胶铁一体成型下框不出险分离的情况,从而有效地改善遮光胶和胶框分离而引起的边缘漏光的问题,杜绝边缘产生漏光的现象,从而使得液晶显示屏可以正常显示,避免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异常,进而使得液晶显示屏出现不良品的概率降低,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和制造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从而提高了液晶显示屏的产品竞争力,以此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品质要求。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胶框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弹性块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
[0025]下框1;反射片2;导光板3;光学膜组4;遮光胶5;底板11;侧壁12;胶框13;沟槽14;加强筋15;
[0026]弹性块6;凸块61;
[0027]减震孔62;凹槽63;减震装置64。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其包括胶铁一体成型下框1,所述下框1包括底板11、由所述底板11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12和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且与所述侧壁12抵接的胶框13,所述底板11上由下到上依次顺序叠加设置有反射片2、导光板3、光学膜组4和遮光胶5,所述遮光胶5粘贴至所述胶框13的上表面,所述胶框13的上表面开设有多条并排设置的沟槽14。
[0030]遮光胶5与胶框13的粘着力与其两者之间的粘着面积有关,粘着面积越大,粘着力也就越大。通过注塑模具更改设计,胶框13上的沟槽14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成型后再通过开槽的方式实现,而由于遮光胶5是软胶,当遮光胶5被贴附在胶框13上,并与显示屏粘贴后,会通过背光模组和显示屏的保压过程而填充到沟槽14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胶铁一体成型下框,所述下框包括底板、由所述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侧壁抵接的胶框,所述底板上由下到上依次顺序叠加设置有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组和遮光胶,所述遮光胶粘贴至所述胶框的上表面,所述胶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多条并排设置的沟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光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上表面设置有提高表面摩擦力的表面处理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光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层为磨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光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胶框之间的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块。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平樊劼李山萌李航康飞旺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仁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