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加工油标尺孔的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52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效加工油标尺孔的刀具,涉及发动机孔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刀盘,所述刀盘上通过驱动机构转动安装有两个限位刀柄,两所述限位刀柄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钻头和铰刀;所述铰刀上安装有直角刃,所述直角刃靠近刀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面,所述第一倒角面和直角刃之间设置有R角,所述钻头上设置有螺旋部,所述螺旋部上设置有第二倒角面,所述螺旋部远离刀盘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为圆锥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刀盘从而调整各刀具位置,其中铰刀上开设有第一倒角面,可通过第一倒角面对油标尺孔进行精倒角,且在精倒角的过程中R角也将对倒角产生的棱角进行圆角,从而避免后续棱角损坏橡胶圈。避免后续棱角损坏橡胶圈。避免后续棱角损坏橡胶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加工油标尺孔的刀具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孔加工
,具体涉及高效加工油标尺孔的刀具。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油标尺通常安装在发动机上,通过油标尺可查看发动机内机油状态,而发动机缸体在安装油标尺时通常会通过油标尺孔进行安装,因此在对发动机缸体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工油标尺孔;
[0003]而油标尺孔再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先经过点孔钻进行定心限位从而开孔,接着利用钻头进行深钻孔,而在钻孔结束后需要用另外的倒角刀进行倒角操作,最后再利用铰刀进行精加工,但精加工结束后,铰刀和倒角之间会产生棱角,而棱角处往往由于碎屑的破坏而参差不齐,使得最后装配时容易将油标尺上密封圈的损坏,从而影响后续密封圈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高效加工油标尺孔的刀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加工油标尺孔的刀具,包括刀盘,所述刀盘上通过驱动机构转动安装有两个限位刀柄,两所述限位刀柄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钻头和铰刀;所述铰刀上安装有直角刃,所述直角刃靠近刀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面,所述第一倒角面和直角刃之间设置有R角。
[0006]作为优选,所述钻头上设置有螺旋部,所述螺旋部上设置有第二倒角面。
[0007]作为优选,所述螺旋部远离刀盘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件。
[0008]作为优选,所述定位件为圆锥体,且圆锥体的尖端位于钻头的中轴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螺旋部靠近定位件的一端刃角为180度。
[0010]作为优选,各所述螺旋部之间设置有螺旋设置的排屑槽。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高效加工油标尺孔的刀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钻头和铰刀通过刀柄安装在刀盘上,当加工的时候,通过刀柄将对应的刀具对准加工位置,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对应刀具转动加工,当需要更换刀具时,可转动刀盘从而调整各刀具位置,其中铰刀上开设有第一倒角面,可通过第一倒角面对油标尺孔进行精倒角,且在精倒角的过程中R角也将对倒角产生的棱角进行圆角,从而避免后续棱角损坏橡胶圈。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刀具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铰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钻头和缸体配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铰刀和缸体配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钻头;2、螺旋部;21、定位件;3、第二倒角面;4、铰刀;41、第一倒角面;42、R角;43、直角刃;5、缸体;6、刀盘;7、排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0]请参阅图1

4,高效加工油标尺孔的刀具,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包括刀盘6,刀盘6上通过驱动机构转动安装有两个限位刀柄,两限位刀柄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钻头1和铰刀4;铰刀4上安装有直角刃43,直角刃43靠近刀盘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面41,第一倒角面41和直角刃43之间设置有R角42;其中驱动机构为固定安装在刀盘6内的伺服电机,各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的和各刀柄固定连接,同时刀盘6可转动安装在加工机床上,从而方便转动刀盘6调整钻头1和铰刀4的位置,通过直角刃43可进行油标尺孔的精加工,而利用第一倒角面41可进行倒角的精加工,而在倒角的同时可利用R角42对倒角产生的棱角进行圆角,同时在铰刀4上设置第一倒角面41使得在加工过程中亦可进行倒角,从而省去传统的倒角刀,使得加工效率变高。
[0021]具体的,钻头1上设置有螺旋部2,螺旋部2上设置有第二倒角面3;当利用钻头1进行钻孔时,螺旋部2将进行钻孔工作,且在油标尺孔粗钻结束后,利用第二倒角面3对孔的开口端进行粗倒角。
[0022]具体的,螺旋部2远离刀盘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定位件21;通过定位件21使得钻头1在进行钻孔的时候亦可起到点孔钻定心的效果,从而省去利用点孔钻进行预钻孔的工作。
[0023]具体的,定位件21为圆锥体,且圆锥体的尖端位于钻头1的中轴上;通过圆锥体使得钻头1在与缸体5接触进行钻孔时,圆锥体的尖端可以起到定心的作用,省去了点孔钻,进一步的,圆锥体采用140度顶尖角的设计,使得圆锥体伸出的长度不会太长,且圆锥体和螺旋段上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增加圆锥体的稳定性,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弯折破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4]具体的,螺旋部2靠近定位件21的一端刃角为180度;其中螺旋部2的周向上设置有螺旋刃,多个螺旋刃远离刀盘6的表面和钻头1中轴之间的夹角即为刃角,当刃角为一百八十度时,在钻头1进行钻孔的同时也能起到钻扩的效果。
[0025]具体的,各螺旋部2之间设置有螺旋设置的排屑槽7;通过排屑槽7方便钻孔的过程中碎屑排出。
[0026]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加工油标尺孔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刀盘(6),所述刀盘(6)上通过驱动机构转动安装有两个限位刀柄,两所述限位刀柄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钻头(1)和铰刀(4);所述铰刀(4)上安装有直角刃(43),所述直角刃(43)靠近刀盘(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面(41),所述第一倒角面(41)和直角刃(43)之间设置有R角(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工油标尺孔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1)上设置有螺旋部(2),所述螺旋部(2)上设置有第二倒角面(3)。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丽李生滨杨林程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