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方地段多功能扶壁式挡墙
[0001]本技术属于扶壁式挡墙
,具体涉及一种填方地段多功能扶壁式挡墙。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将土质边坡超过15m的边坡定义为超限边坡,其支护工程实施难度大、工程造价高且边坡变形难以控制。
[0003]针对超限边坡的常规处理方式有结构架空、双排桩支护结构、椅式双排桩等方法。结构架空法虽造价低,但由于场地外运的大量土方不易处置,且边坡绿化成本较高,若边坡后侧存在不稳定山体,经架空处理后,难以保证山体结构自身稳定性。双排桩支护结构成本高,且施工时桩间回填土难以压实;椅式双排桩受力较为合理,但前后排之间的连接梁施工不便,且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常规双排桩及椅式双排桩均存在支护结构变形大的问题,常需要配合锚索及腰梁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超限边坡采用双排桩以及椅式双排桩存在着变形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填方地段多功能扶壁式挡墙。
[0005]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填方地段多功能扶壁式挡墙,其特征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方地段多功能扶壁式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边坡前后的外排桩和内排桩,外排桩与内排桩之间通过连系梁连接在一起,所述外排桩和内排桩的下端深入到边坡土体中,所述外排桩和内排桩的上端延伸出边坡的原始坡面线,所述外排桩和内排桩的顶部浇筑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浇筑有扶壁式挡墙,所述扶壁式挡墙上靠近内排桩的一侧连接有若干钢筋混凝土扶壁,所述扶壁式挡墙与外排桩之间的底板形成第一道路,所述内排桩与钢筋混凝土扶壁与边坡之间进行填土压实形成压实区域并在压实区域的顶部形成第二道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方地段多功能扶壁式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外排桩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宇,赵津廷,章宁,王荧飞,黄泽军,周文灏,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