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种植的生态型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05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种植的生态型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土墙的基础板、A型支撑结构和挡土板。所述A型支撑结构的柱脚插入基础板上预留的凹槽中,A型支撑结构的柱脚连接基础板中预留的钢筋或螺栓,并灌注砼连接固定形成阻滑结构,使A型支撑结构通过阻滑结构与基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节省建材、工厂预制、装配便捷,利于生态恢复和墙面绿化种植。利于生态恢复和墙面绿化种植。利于生态恢复和墙面绿化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种植的生态型装配式挡土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挡土墙
,具体涉及一种可种植的生态型装配式挡土墙,包括挡土墙的基础结构、支撑结构和挡土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重力式挡土墙是以坞工或砼砌体墙身自重来抵抗土体侧压力的,广泛应用于公路、市政工程及建筑工程。建造墙体使用大量的天然石材或砼材料,其施工进度慢、生态友好性差。在本技术作出之前,重力式挡土墙墙面是不可绿化种植的砌石墙面或砼墙面。当在城市道路特别是城市立交桥头使用混凝土挡土墙时,城市景观和噪声及热反射使人们不能满意。
[0003]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按照结构特点可分为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锚杆式挡土墙等。
[0004]目前公路、市政工程及建筑工程常用的挡土墙主要有重力式挡土墙和悬臂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由坞工或砼砌体墙身,墙身截面大,依靠墙身自重来抵抗土压力引起的倾覆力矩,形式简单,施工方便,但是由于墙身较重,需要较高的地基承载力,且对石料的需求量较大;悬臂式挡土墙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墙身,由立板和底板组成造成倒“T”型结构,使侧向土压力作用于立板的弯矩与土自重作用于底板的反弯矩平衡,因此墙身结构尺寸较小,自重轻,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不高的地质,但当墙高较大时,对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急剧增加,经济性差。
[0005]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道路的建设,高架、地道、桥梁等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大量的应用传统挡土墙,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施工速度较慢,传统挡土墙大多采用现浇方式砌筑,制约着工程建设进度;二是用料较多,传统挡土墙需要使用大量的石料、混凝土和钢筋;三是景观性差,传统挡土墙墙面是不可绿化种植的砌石墙面或砼墙面,使得车辆噪声和热反射问题进一步加剧,同时难以满足城市界面的景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的传统挡土墙技术存在使用大量砼或石材、施工速度慢、景观性差、生态友好性差等缺点,提供了一种节省建材、施工快捷、墙面能够种植绿化的生态型装配式挡土墙。
[0007]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8]一种可种植的生态型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包括:基础板、A型支撑结构、挡土板;
[0009]所述基础板为长方体结构,其上表面间隔设置上表面前侧矩形凹槽和上表面后侧矩形凹槽,其下表面设有下表面凸榫基础,基础板置于开挖的基坑中;
[0010]所述A型支撑结构包括左侧斜撑和右侧斜撑,左侧斜撑与右侧斜撑顶端成夹角相交,右侧斜撑底端设置右侧斜撑柱脚,右侧斜撑柱脚上方内侧与左侧斜撑内侧通过中间连接结构连接,左侧斜撑外侧设置若干与左侧斜撑成夹角的耳齿;A型支撑结构的左侧斜撑放
置在基础板的上表面前侧矩形凹槽中,右侧斜撑柱脚通过钢板靴放置在基础上预留的上表面后侧矩形凹槽中,通过地脚螺栓及砼使A型支撑结构与基础板连接固定,形成阻滑结构。
[0011]所述挡土板为长方体结构,两侧底部分别有左侧矩形凹槽和右侧矩形凹槽;挡土板通过左侧矩形凹槽和右侧矩形凹槽分层错位安装固定在A型支撑结构的耳齿上,以防止挡土板左右滑动,挡土板与A型支撑结构的左侧斜撑形成多个可放置土壤的开口,用于种植植物。
[0012]进一步地,在浇筑所述基础板上的上表面后侧矩形凹槽时,设置预埋地脚螺栓及调平板使所述上表面后侧矩形凹槽表面平整。
[0013]进一步地,在浇筑所述A型支撑结构时,在右侧斜撑柱脚处设置圆柱头焊钉和钢板靴。
[0014]进一步地,所述挡土板分层错位安装具体为,挡土板由下至上逐级安装,倒扣在A型支撑结构的耳齿上;前一级挡土板安装完成后,先分层填筑墙后填土至下一级挡土板底部,再安装下一级挡土板,最上级挡土板至墙顶间填土可进行放坡。
[0015]进一步地,挡土板中间均匀设置泄水孔,用以排泄后侧填土渗透出来的水,保障土方稳定性,优选直径为50mm,间距为2m,。
[0016]进一步地,所述A型支撑结构的左侧斜撑与右侧斜撑顶端夹角根据挡墙荷载计算确定,优选10

30度。
[0017]本技术实现了挡土墙土体与自然坡面之间的水力联系,挡土板与A型支撑结构的侧板形成多个开口部分可放置土壤用于种植植物,景观效果好,促进生态恢复,特别是其具有减少噪声和热反射的生态环保作用,且节省建材,可预制拼装,现场施工快。
[0018]本技术与传统挡土墙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0019]其一,本技术通过新颖的结构形式设计,使挡土墙更适合于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基础板、A型支撑结构及挡土板在工厂预制,利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成本低;现场安装简便快捷,减少施工期的噪声、扬尘污染,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0020]其二,通过挡土板分层错位安装的构造,实现墙面绿化,减少硬质墙面外露面积,提升挡土墙景观效果,促进生态修复,减少噪声及热反射。
[0021]其三,采用侧面镂空的钢筋混凝土A型支撑结构,稳定牢固,节省建筑材料,减少石材开采,降低自然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挡土墙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挡土墙结构的立面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基础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c为俯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A型支撑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挡土板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c为俯视图;
[0027]图6是本技术的A型支撑结构与基础板连接示意图;
[0028]图7是本技术的钢板靴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基础板,1

1上表面前侧矩形凹槽,1

2上表面后侧矩形凹槽,1

3下表面凸榫基础,1

4地脚螺栓,1

5调平板;
[0031]2 A型支撑结构,2

1左侧斜撑,2

2右侧斜撑,2

3右侧斜撑柱脚,2

4中间连接结构,2

5耳齿,2

6圆柱头焊钉,2

7钢板靴;
[0032]3挡土板,3

1左侧矩形凹槽,3

2右侧矩形凹槽,3

3泄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情况做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种植的生态型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板(1)、A型支撑结构(2)、挡土板(3);所述基础板(1)为长方体结构,其上表面间隔设置上表面前侧矩形凹槽(1

1)和上表面后侧矩形凹槽(1

2),其下表面设有下表面凸榫基础(1

3),基础板(1)置于开挖的基坑中;所述A型支撑结构(2)包括左侧斜撑(2

1)和右侧斜撑(2

2),左侧斜撑(2

1)与右侧斜撑(2

2)顶端成夹角相交,右侧斜撑(2

2)底端设置右侧斜撑柱脚(2

3),右侧斜撑柱脚(2

3)上方内侧与左侧斜撑(2

1)内侧通过中间连接结构(2

4)连接,左侧斜撑(2

1)外侧设置若干与左侧斜撑(2

1)成夹角的耳齿(2

5);A型支撑结构(2)的左侧斜撑(2

1)放置在基础板(1)的上表面前侧矩形凹槽(1

1)中,右侧斜撑柱脚(2

3)通过钢板靴(2

7)放置在基础板(1)上预留的上表面后侧矩形凹槽(1

2)中,通过地脚螺栓(1

4)及砼使A型支撑结构(2)与基础板(1)连接固定,形成阻滑结构;所述挡土板(3)为长方体结构,两侧底部分别有左侧矩形凹槽(3

1)和右侧矩形凹槽(3

2);挡土板(3)通过左侧矩形凹槽(3

1)和右侧矩形凹槽(3

2)分层错位安装固定在A型支撑结构(2)的耳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学钧董占宇黄鑫周剑敏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