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06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3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率热交换器,至少包含一第一水路模块、一第二水路模块、多个鳍片、多个铝管、一进水部及一出水部,鳍片是位于第一水路模块与第二水路模块两者之间,其分别贯设有多个鳍片孔;铝管是分别穿过鳍片的鳍片孔,其管壁厚度为0.5毫米至1.0毫米,其管内径为5毫米至10毫米,且气流能由第一方向流入鳍片与铝管之间,再由相对应的第二方向流出;进水部将一来源测的液体传输至第一水路通道,进而流入铝管;出水部将流经铝管的液体导出至第一水路模块或第二水路模块之外。通过本申请的高效率热交换器有效提升热交换效率达80%以上。率热交换器有效提升热交换效率达80%以上。率热交换器有效提升热交换效率达8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率热交换器


[0001]本申请关于热交换器,尤指一种使用热传导原理的高效率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热交换器形式种类相当多元,大致上可分为板式热交换器、壳管式热交换器、双重管热交换器、鳍管式热交换器、热管式热交换器、刮板式热机换器等,业者能依需求及使用环境选择不同形式的热交换器产品。
[0003]一般言,常见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约为50%至80%,前述热交换效率值看似很高,但在极精密的制程环境中,温度控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前述热交换效率值将不足以因应精密制程的需求。
[0004]现今科技产业对于环境温度及湿度具有高度要求,尤其为半导体产业制程对于温度控制精度的要求。由于,现有技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不彰,如此即反映现有技术热交换器将有20%至50%的能源遭浪费,且控温精度亦会受到热交换效率的影响。有鉴于此,如何精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随着半导体制程环境的要求提升,温度控制的技术是首要精进的目标(如,热交换效率达80%以上),由于现有技术热交换器无法充分满足企业对于精密温度控制的需求,因此,为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创作人凭借着多年来专业从事各式系统设计、加工及制造的丰富实务经验,且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在经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后,终于研发出本申请的一种高效率热交换器,期通过本申请的问世,提供业者更佳的使用经验,进而获得业者青睐。
[0006]本申请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热交换器,至少包含一第一水路模块、一第二水路模块、多个鳍片、多个铝管、一进水部及一出水部,其中,该第一水路模块内设有至少一第一水路通道;该第二水路模块内设有至少一第二水路通道;该些鳍片是位于该第一水路模块与该第二水路模块两者之间,其分别贯设有多个鳍片孔,且相邻的该些鳍片彼此相隔一距离;各该铝管是分别穿过该些鳍片的各该鳍片孔,且能与该第一水路通道及该第二水路通道相连通,其中,各该铝管的管壁厚度为0.5毫米(mm)至1.0毫米,各该铝管的管内径为5毫米至10毫米,且气流能够由第一方向流入该些鳍片与各该铝管之间,再由相对应的第二方向流出;该进水部是组装至该第一水路模块上,且能将一来源侧的液体传输至该第一水路通道,进而流入各该铝管;该出水部是组装至该第一水路模块或第二水路模块上,且能将流经各该铝管的液体导出至该第一水路模块或第二水路模块之外。
[0007]可选地,该些鳍片的相对两侧分别凸设有多个第一导流部,且该些第一导流部是朝着远离该些鳍片表面的方向延伸一距离,以使流经该些鳍片的气流能沿着该些第一导流部汇聚。
[0008]可选地,该些第一导流部呈弧形。
[0009]可选地,各该鳍片孔是向外凸设有一第二导流部,令任二相邻的该些鳍片之间相隔有该第二导流部。
[0010]可选地,位于同一纵排的各该铝管数量能为5支至13支,且前述同一纵排中上下相邻的任二铝管彼此呈交错排列,且前述纵排是平行或实质上平行于气流方向;位于同一横排的各该铝管数量能为8支至16支,前述横排是垂直或实质上垂直于气流方向。
[0011]可选地,位于同一纵排的各该铝管数量能为3支至13支,前述纵排是平行或实质上平行于气流方向;位于同一横排的各该铝管数量能为8至16支,前述横排是垂直或实质上垂直于气流方向。
[0012]可选地,位于邻近外侧的第一纵排与相邻于第一纵排的第二纵排的各该铝管数量总和能为5至13支,前述第一纵排与第二纵排是平行或实质上平行于气流方向;位于邻近外侧的横排的各该铝管数量能为8至16支,前述横排是垂直或实质上垂直于气流方向。
[0013]可选地,位于同一横排任二相邻的各该铝管的中心距离能为17.5毫米至23.5毫米,前述横排是垂直或实质上垂直于气流方向;位于相邻纵排的任二相邻的各该铝管的中心距离能为16毫米至20毫米,前述纵排是平行或实质上平行于气流方向。
[0014]可选地,该高效率热交换器还包含至少一铝板,该铝板能位于该第一水路模块与该些鳍片之间,或者该铝板能位于该第二水路模块与该些鳍片之间。
[0015]可选地,该铝板与各该铝管衔接的内缘面设有一凸起件,以使该铝板能与各该铝管呈紧密配合。
[0016]有关本申请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是本申请的高效率热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与鳍片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2是本申请的高效率热交换器的局部横剖面示意图;及
[0020]图3是本申请的高效率热交换器的铝管与第一铝板衔接处的横剖面示意图。
[0021]符号说明
[0022]E:高效率热交换器c1、c2:中心距离d:管内径
[0023]t:管壁厚度1:第一水路模块2:第二水路模块
[0024]3:鳍片30:鳍片孔31:第一导流部
[0025]301:第二导流部4:铝管5:进水部
[0026]6:出水部7:第一铝板71:容置部
[0027]72:凸起件8:第二铝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申请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与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应理解,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任何地方所使用的实施例,包括任何术语的使用,都仅是说明性,绝不限制本申请或任何术语的范围与含义。再者,本文中所使用的特定值,可以包括考虑到受到测量系统或设备的限制,而对该特定值进行测量时的可能产生的一定特定的误差,例如,后续实施例所述及的数值,能够包括该特定值的
±
5%、
±
3%、
±
1%、
±
0.5%、
±
0.1%或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范围。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顶)”、“下(底)”、“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30]本申请是一种高效率热交换器,且能应用至空调系统或制程精密温湿度控制系统等各种系统或装置上,请参阅图1所示,该高效率热交换器E至少包含一第一水路模块1、一第二水路模块2、多个鳍片3、多个铝管4、一进水部5及一出水部6,其中,该第一水路模块1、第二水路模块2、鳍片3与铝管4中具有金属构件者皆由铝所制成,前述金属构件的铝含量达90%以上,较佳地,前述金属构件的铝含量达95%以上,更佳地,前述金属构件的铝含量达98%以上,且鳍片3与铝管4均呈整齐排列,然而,本申请的高效率热交换器E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图1至图3所绘制,业者能够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调整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第一水路模块,其内设有至少一第一水路通道;一第二水路模块,其内设有至少一第二水路通道;多个鳍片,是位于该第一水路模块与该第二水路模块两者之间,该些鳍片分别贯设有多个鳍片孔,且相邻的该些鳍片彼此相隔一距离;多个铝管,是分别穿过该些鳍片的各该鳍片孔,且能与该第一水路通道及该第二水路通道相连通,其中,各该铝管的管壁厚度为0.5毫米至1.0毫米,各该铝管的管内径为5毫米至10毫米,且气流能够由第一方向流入该些鳍片与各该铝管之间,再由相对应的第二方向流出;一进水部,是组装至该第一水路模块上,且能将一来源侧的液体传输至该第一水路通道,进而流入各该铝管;及一出水部,是组装至该第一水路模块或该第二水路模块上,且能将流经各该铝管的液体导出至该第一水路模块或该第二水路模块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些鳍片的相对两侧分别凸设有多个第一导流部,且该些第一导流部是朝着远离该些鳍片表面的方向延伸一距离,以使流经该些鳍片的气流能沿着该些第一导流部汇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率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导流部呈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宣谕
申请(专利权)人:奇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