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以及具有其的屋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771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仿真瓦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以及具有其的屋面系统,包括顶瓦、底瓦、若干用于安装的第一横向支撑杆,所述顶瓦包括向外侧凸出的第一弧形段和对称设置在第一弧形段两侧的第一翻折边,所述第一弧形段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一台阶部,所述底瓦包括向内侧凸出的第二弧形段和对称设置在第二弧形段两侧的第二翻折边,所述第二弧形段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二台阶部,所述顶瓦和底瓦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翻折边和第二翻折边之间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组合方便,防水性好,安装牢固,且可以形成多瓦片的层叠排列的效果,具有中国传统古建筑屋面的层次感。层次感。层次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以及具有其的屋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仿真瓦片
,具体为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以及具有其的屋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瓦是以铝镁锰合金、黄铜、紫铜、钛锌等金属为基础材料制作而成的金属屋面瓦。能够代替传统的琉璃瓦、陶土瓦、水泥瓦、树脂瓦、沥青瓦等,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外部装饰材料。因其重量轻、强度高、可回收、免维护、色泽多样等优点,已成为屋面材料的主流产品,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市场。
[0003]目前仿真金属瓦片之间组装较为复杂,且瓦片之间防水性较差,单个金属瓦片一般由一个金属件冲压成多个台阶以形成多瓦片的层叠排列的效果,难以形成中国传统古建筑屋面的层次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以及具有其的屋面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包括若干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顶瓦、若干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底瓦、若干用于安装的第一横向支撑杆,所述顶瓦包括向外侧凸出的第一弧形段和对称设置在第一弧形段两侧的第一翻折边,所述第一弧形段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一台阶部,所述底瓦包括向内侧凸出的第二弧形段和对称设置在第二弧形段两侧的第二翻折边,所述第二弧形段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二台阶部,所述顶瓦和底瓦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翻折边和第二翻折边之间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顶瓦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相邻两个顶瓦之间连接的第一插接部。
[0007]优选的,所述顶瓦的背面设置有竖直支撑杆,所述第一插接部与竖直支撑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翻折边包括向下设置在第一弧形段边缘处的第一竖直段和自第一竖直段向靠近第一弧形段一侧垂直弯折的第一水平段。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竖直段与第一弧形段的连接处倾斜设置有连接段。
[0010]优选的,所述底瓦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相邻两个底瓦之间连接的第二插接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翻折边包括设置在第二弧形段边缘处的第二水平段、自第二水平段边缘处垂直向上弯折的第二竖直段和自第二竖直段边缘处垂直弯折的第三水平段。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下两个水平段和连接两个水平段相邻一端的竖直段。
[0013]一种包括所述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的屋面系统,还包括若干将同一直线上的第一横向支撑杆固定为一体的第二横向支撑杆,所述屋面系统底端的顶瓦上固定有第二头
瓦,所述屋面系统底端的底瓦上固定有第一头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设置第一插接部,方便将多个顶瓦组合为一体,通过设置第二插接部,方便将多个底瓦组合固定为一体,通过在顶瓦的两侧设置第一翻折边,底瓦的两侧设置第二翻折边,第二翻折边与第一翻折边之间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顶瓦和底瓦之间安装组合方便,通过设置竖直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安装牢固可靠,稳定性高;
[0016](2)通过在顶瓦上设置第一插接部,底瓦上设置第二插接部,组装时,第一插接部插进相邻顶瓦一端的底部,两个顶瓦之间具有重合部,第二插接部插进相邻底瓦一端的底部,两个底瓦之间也具有重合部,可以实现相邻底瓦之间的安装固定,同时顶瓦和底瓦组装时,顶瓦的两侧罩接在两侧底瓦的第二翻折边的外部,可以避免雨水从连接处进入内部,防水性好;
[0017](3)通过在顶瓦和底瓦上分别仿形设置有多个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通过将第一翻折边设置为第一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连接段,可以形成多瓦片层叠排列的效果,具有中国传统古建筑屋面的层次感,仿真效果好,且强度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顶瓦和底瓦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顶瓦和底瓦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顶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顶瓦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底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屋面系统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屋面系统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顶瓦;101、第一弧形段;1011、第一台阶部;102、第一翻折边;1021、第一竖直段;1022、第一水平段;1023、连接段;103、第一插接部;2、底瓦;201、第二弧形段;2011、第二台阶部;202、第二翻折边;2021、第二水平段;2022、第二竖直段;2023、第三水平段;203、第二插接部;3、第一横向支撑杆;4、竖直支撑杆;5、连接件;6、第一头瓦;7、第二横向支撑杆;8、第二头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包括若干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顶瓦1、若干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底瓦2、若干用于安装的第一横向支撑杆3,相邻的顶瓦1和底瓦2组合安装至少设置有四个第一横向支撑杆3,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第一横向支撑杆3,且第一横向支撑杆3分别位于底瓦2的四个拐角处,顶瓦1和底瓦2均为金属材质,参考附图3和4,顶瓦1包括向外侧凸出的第一弧形段101和对称设置在第一弧形段101两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顶瓦(1)、若干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底瓦(2)、若干用于安装的第一横向支撑杆(3),所述顶瓦(1)包括向外侧凸出的第一弧形段(101)和对称设置在第一弧形段(101)两侧的第一翻折边(102),所述第一弧形段(101)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一台阶部(1011),所述底瓦(2)包括向内侧凸出的第二弧形段(201)和对称设置在第二弧形段(201)两侧的第二翻折边(202),所述第二弧形段(201)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二台阶部(2011),所述顶瓦(1)和底瓦(2)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翻折边(102)和第二翻折边(202)之间通过连接件(5)与第一横向支撑杆(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瓦(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相邻两个顶瓦(1)之间连接的第一插接部(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瓦(1)的背面设置有竖直支撑杆(4),所述第一插接部(103)与竖直支撑杆(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金属瓦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边(102)包括向下设置在第一弧形段(101)边缘处的第一竖直段(1021)和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冲段新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百瑞古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