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候复合型金属古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998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耐候复合型金属古瓦,包括卡块,所述卡块包括上瓦体和下瓦体,所述上瓦体四周设有防水的密封层,所述上瓦体和下瓦体之间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瓦体下方设有可供瓦体滑动可对瓦体起支撑作用的龙骨,所述龙骨包括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所述横向龙骨横向固定安装在屋面上,所述竖向龙骨垂直安装在横向龙骨上,所述下瓦体底部设有以下瓦体为中心形成左右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与竖向龙骨相匹配,所述下瓦体两端设有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复合型结构,上瓦体和下瓦体之间设有缓冲装置,能够对外界冲击力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摒弃了单片瓦易碎裂的缺点,使用寿命增加,具有美观、轻巧、耐用、环保,室外经受气候的考验和破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候复合型金属古瓦


[0001]本技术属于金属古瓦
,具体涉及耐候复合型金属古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瓦的其他功能也不断出现。金属瓦是众多瓦种类中的一种,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这种结构的瓦施工效果、防水性能、强度和耐久性好。金属瓦是安装固定在屋面钢架结构上的,能否保证金属瓦牢固的安装,金属瓦自身结构的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且在结构设计的同时需要考虑金属瓦的装饰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耐候复合型金属古瓦解决了现有屋面金属古瓦采用单片瓦构成,当外界受到压力时,单片瓦很容易损坏,屋体内部安全得不到保障,且单片金属瓦有易松动、脱落,影响整体屋面效果等问题且美观、轻巧、耐用、环保,室外经受气候的考验,如光照、冷热、风雨、细菌等造成的综合破坏。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耐候复合型金属古瓦,包括卡块,所述卡块包括上瓦体和下瓦体,所述上瓦体设置在下瓦体上方,所述上瓦体四周设有防水的密封层,所述上瓦体和下瓦体之间设有对外界压力起到缓冲减震作用的缓冲装置,所述瓦体下方设有可供瓦体滑动可对瓦体起支撑作用的龙骨,所述龙骨包括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所述横向龙骨横向固定安装在屋面上,所述竖向龙骨水平纵向安装在横向龙骨上,所述下瓦体底部设有以下瓦体为中心形成左右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与竖向龙骨相匹配,所述下瓦体两端设有连接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架和缓冲杆,所述缓冲架位于上瓦体和下瓦体之间的中部位置,所述缓冲杆处于上瓦体和下瓦体之间的边部位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架包括开口朝向下瓦体且呈圆弧状的缓冲板以及交叉放置的两个压缩板,所述压缩板交叉处设有连接两个压缩板的转动轴,所述压缩板顶端与缓冲板两端铰接,所述压缩板底部与下瓦体铰接,所述缓冲板顶部设有连接缓冲板和上瓦体的连接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杆包括支撑连接上瓦体和下瓦体的升缩杆和缓冲外界压力的弹簧,所述升缩杆顶端与上瓦体固定连接,所述升缩杆底部与下瓦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环绕在升缩杆外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龙骨两端设有防止瓦体滑落的挡板,所述挡板与竖向龙骨之间通过朝向竖向龙骨水平放置的沉头螺栓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卡块,所述卡块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设置在下瓦体两端,所述第一卡块朝上,所述第二卡块朝下,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连接处相匹配,所述卡块与下瓦体之间设有连接盒,所述卡块与连接盒之间设有转轴,所述卡块可180
°
旋转至连接盒内部的空腔中。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在屋面上设置横向龙骨、竖向龙骨和瓦体,安装时先将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固定安装在屋面上,再将瓦体通过下瓦体底部的滑槽穿过竖向龙骨一片一片的滑进龙骨上,上瓦体四周的密封层采用软胶材质,密封层紧密连接,防止雨水从缝隙中进入,接着依次安装剩余瓦体即可。
[0013]2.当瓦体顶部受到外界压力时,上瓦体会向缓冲板移动,压缩板的转动轴以及压缩板与下瓦体之间的铰接部会有小幅度的转动,保证缓冲板以及压缩板有一定向下的挤压范围,升缩杆缩短带动弹簧压缩,缓冲板、压缩板以及升缩杆的挤压范围有限,当达到极值时会反方向的对上瓦体进行回弹,保证下瓦体以及龙骨的安全性减少外界撞击对其的损害。
[0014]3.相邻两片瓦体之间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两两贴合卡接,更好的固定连接每片瓦体,方便安装,卡块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因撞击产生磨损或者断裂,当瓦体未连接时,可将卡块收入连接盒的空腔中,当需要连接时再通过转轴转出进行卡接,降低瓦体的损坏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5]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龙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缓冲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侧面图和挡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滑槽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卡块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第一卡块打开时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第一卡块闭合时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瓦体;101、上瓦体;1011、密封层;102、下瓦体;2、缓冲装置;201、缓冲架;2011、缓冲板;2012、压缩板;2013、转动轴;2014、连接块;202、缓冲杆;2021、升缩杆;2022、弹簧;3、龙骨;301、横向龙骨;302、竖向龙骨;4、滑槽;5、连接部;501、卡块;5011、第一卡块;5012、第二卡块;502、连接盒;503、转轴;6、挡板;7、沉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包括瓦体1,瓦体1包括上瓦体101和下瓦体102,上瓦体101设置在下瓦体102上方,上瓦体101四周设有防水的密封层1011,瓦体1下方设有可供瓦体1滑动且对瓦体1起支撑作用的龙骨3,龙骨3包括横向龙骨301和竖向龙骨302,横向龙骨301横向固定安装在屋面上,竖向龙骨302水平纵向安装在横向龙骨301上,下瓦体102底部设有以下瓦体102为中心形成左右对称分布的滑槽4,滑槽4与竖向龙骨302相匹配,本技术通过在屋面上设置横向龙骨301、竖向龙骨302和瓦体1,安装时先将横向
龙骨301和竖向龙骨302固定安装在屋面上,再将瓦体1通过下瓦体102底部的滑槽4穿过竖向龙骨302一片一片的滑进龙骨3上,上瓦体101四周的密封层1011采用软胶材质,密封层1011紧密连接,防止雨水从缝隙中进入,接着依次安装剩余瓦体1即可,本技术美观、轻巧、耐用、环保,室外经受气候的考验,如光照、冷热、风雨、细菌等造成的综合破坏。
[0027]参照图1,上瓦体101和下瓦体102之间设有对外界压力起到缓冲减震作用的缓冲装置2,缓冲装置2包括缓冲架201和缓冲杆202,缓冲架201位于上瓦体101和下瓦体102之间的中部位置,缓冲杆202处于上瓦体101和下瓦体102之间的边部位置。
[0028]参照图3,缓冲架201包括开口朝向下瓦体102且呈圆弧状的缓冲板2011以及交叉放置的两个压缩板2012,压缩板2012交叉处设有连接两个压缩板2012的转动轴2013,压缩板2012顶端与缓冲板2011两端铰接,压缩板2012底部与下瓦体102铰接,缓冲板2011顶部设有连接缓冲板2011和上瓦体101的连接块2014。
[0029]参照图1,缓冲杆202包括支撑连接上瓦体101和下瓦体102的升缩杆2021和缓冲外界压力的弹簧2022,升缩杆2021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耐候复合型金属古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瓦体(1),所述瓦体(1)包括上瓦体(101)和下瓦体(102),所述上瓦体(101)设置在下瓦体(102)上方,所述上瓦体(101)四周设有防水的密封层(1011),所述上瓦体(101)和下瓦体(102)之间设有对外界压力起到缓冲减震作用的缓冲装置(2),所述瓦体(1)下方设有可供瓦体(1)滑动且对瓦体(1)起支撑作用的龙骨(3),所述龙骨(3)包括横向龙骨(301)和竖向龙骨(302),所述横向龙骨(301)横向固定安装在屋面上,所述竖向龙骨(302)水平纵向安装在横向龙骨(301)上,所述下瓦体(102)底部设有以下瓦体(102)为中心形成左右对称分布的滑槽(4),所述滑槽(4)与竖向龙骨(302)相匹配,所述下瓦体(102)两端设有连接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复合型金属古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2)包括缓冲架(201)和缓冲杆(202),所述缓冲架(201)位于上瓦体(101)和下瓦体(102)之间的中部位置,所述缓冲杆(202)处于上瓦体(101)和下瓦体(102)之间的边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候复合型金属古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201)包括开口朝向下瓦体(102)且呈圆弧状的缓冲板(2011)以及交叉放置的两个压缩板(2012),所述压缩板(2012)交叉处设有连接两个压缩板(2012)的转动轴(2013),所述压缩板(2012)顶端与缓冲板(2011)两端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冲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百瑞古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