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感测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56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3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输入感测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感测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绝缘层上的第一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感测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上的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的钝化层和覆盖所述钝化层的第三感测绝缘层,其中,所述钝化层具有比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的介电常数高的介电常数。电常数。电常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入感测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该专利申请要求于2021年6月23日提交的第10

2021

008182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0003]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具有改善的感测灵敏度的输入感测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4]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感测外部输入的输入感测面板。输入感测面板通过连续的工艺与显示面板一体地形成。作为另一种方式,输入感测面板在通过与显示面板的工艺分开的工艺被制造之后耦接到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强度和感测灵敏度的输入感测面板。
[0006]本公开提供一种包括输入感测面板的显示装置。
[0007]本公开提供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0008]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输入感测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感测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绝缘层上的第一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感测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上的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的钝化层和覆盖所述钝化层的第三感测绝缘层,其中,所述钝化层具有比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的介电常数高的介电常数。
[0009]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体层、包含设置在所述基体层上的晶体管的电路元件层、包含连接到所述晶体管的发光元件的显示元件层和覆盖所述显示元件层的薄膜封装层,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绝缘层直接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
[0010]所述钝化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接触,并且当在平面中观察时,所述钝化层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0011]所述钝化层具有比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的厚度小的厚度。
[0012]所述钝化层的侧表面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侧表面彼此对准,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以预定角度倾斜。
[0013]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的与所述钝化层重叠的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的不与所述钝化层重叠的另一部分的厚度大的厚度。
[0014]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与所述钝化层接触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接触而不由所述钝化层覆盖。
[0015]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连接到所述上表面的侧表面由所述钝化层覆盖,并且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高折射率层,所述高折射率层覆盖所述第三
感测绝缘层,并且具有比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的折射率高的折射率,其中,所述钝化层的侧表面被暴露而不由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覆盖。
[0016]所述输入感测面板包括: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个第一感测图案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图案之间的连接图案;第二感测电极,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绝缘,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感测线,连接到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连接图案和所述感测线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图案、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和所述感测线的另一部分。
[0017]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条网格线,并且当在平面中观察时,所述钝化层具有与所述网格线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感测图案经由穿过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限定的感测接触孔连接到所述连接图案。
[0018]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感测面板,包括:第一感测绝缘层;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绝缘层上;第二感测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上;钝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以及第三感测绝缘层,覆盖所述钝化层,其中,当在平面中观察时,所述钝化层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0019]所述钝化层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侧表面彼此对准,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以预定角度倾斜。
[0020]所述钝化层具有比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的介电常数高的介电常数。
[002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基体层、包含设置在所述基体层上的晶体管的电路元件层、包含连接到所述晶体管的发光元件的显示元件层和覆盖所述显示元件层的薄膜封装层;以及输入感测面板,包括:直接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第一感测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绝缘层上的第一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感测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上的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的钝化层和覆盖所述钝化层的第三感测绝缘层。所述钝化层具有比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的介电常数高的介电常数。
[0022]所述钝化层包括氮化硅、氧化硅和氮氧化硅中的一种,并且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包括有机材料。
[0023]所述钝化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接触,并且当在平面中观察时,所述钝化层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0024]所述钝化层具有比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的厚度小的厚度。
[0025]所述钝化层的侧表面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侧表面彼此对准,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以预定角度倾斜。
[0026]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的与所述钝化层重叠的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的不与所述钝化层重叠的另一部分的厚度大的厚度。
[0027]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与所述钝化层接触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接触而不由所述钝化层覆盖。
[0028]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连接到所述上表面的侧表面由所述钝化层覆盖。
[0029]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高折射率层,所述高折射率层覆盖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并且具有比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的折射率高的折射率。所述钝化层的侧表面被暴露而不由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覆盖。
[0030]所述输入感测面板包括: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个第一感测图案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图案之间的连接图案;第二感测电极,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绝缘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感测线,连接到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连接图案和所述感测线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图案、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和所述感测线的另一部分。
[0031]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条网格线,并且当在平面中观察时,所述钝化层具有与所述网格线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0032]所述钝化层不与所述感测线重叠。
[0033]所述第一感测图案经由穿过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限定的感测接触孔连接到所述连接图案。
[0034]所述输入感测面板通过电容方法感测外部输入。
[003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感测面板,包括:第一感测绝缘层;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绝缘层上;第二感测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上;钝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以及第三感测绝缘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输入感测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感测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绝缘层上的第一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感测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上的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的钝化层和覆盖所述钝化层的第三感测绝缘层,其中,所述钝化层具有比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的介电常数高的介电常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体层、包含设置在所述基体层上的晶体管的电路元件层、包含连接到所述晶体管的发光元件的显示元件层和覆盖所述显示元件层的薄膜封装层,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绝缘层直接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接触,并且当在平面中观察时,所述钝化层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形状对应的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具有比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的厚度小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的侧表面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侧表面彼此对准,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以预定角度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的与所述钝化层重叠的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二感测绝缘层的不与所述钝化层重叠的另一部分的厚度大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与所述钝化层接触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三感测绝缘层接触而不由所述钝化层覆盖。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连接到所述上表面的侧表面由所述钝化层覆盖,并且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高折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镇洙金雄植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