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膜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85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3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膜模块。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保护膜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膜,保护薄膜玻璃的第一表面;第一粘合层,布置于薄膜玻璃与第一膜之间,并且与薄膜玻璃的第一表面接触;第二膜,布置于第一粘合层上,并围绕薄膜玻璃且在平面上具有闭合线形状;第三膜,保护薄膜玻璃的与第一表面对向的第二表面;以及第二粘合层,布置于薄膜玻璃与第三膜之间,并接触于第二膜上,其中,薄膜玻璃收容于限定在第二膜、第一粘合层以及第二粘合层之间的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膜模块及该保护膜模块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用于保护薄膜玻璃的多个膜的保护膜模块及该保护膜模块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当前,正在开发用于诸如电视、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导航仪和游戏机等的多媒体装置的各种显示装置。尤其,最近,为了便于携带并提高用户的便利性,正在开发具有可弯曲的柔性显示部件而能够实现折叠或卷曲的显示装置。

2、在可折叠或可卷曲的显示装置中,可以利用作为超薄型钢化玻璃的超薄玻璃(utg:ultra thin glass),以便能够实现折叠或卷曲。utg不仅非常薄(厚度小于约100μm)而能够柔软地折叠,同时还具有耐划的玻璃材料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当利用辊将保护膜粘附在薄膜玻璃时,防止薄膜玻璃因辊的压力而受损。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薄膜玻璃的保护膜模块的制造方法。

4、技术方案

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保护膜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膜、第一粘合层、第二膜、第三膜以及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一膜可以保护薄膜玻璃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粘合层可以布置于所述薄膜玻璃与所述第一膜之间,并且可以与所述薄膜玻璃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触。所述第二膜可以布置于所述第一粘合层上,并且可以围绕所述薄膜玻璃且在平面上具有闭合线形状。所述第三膜可以保护所述薄膜玻璃的与所述第一表面对向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粘合层可以布置于所述薄膜玻璃与所述第三膜之间,并且可以接触于所述第二膜上。所述薄膜玻璃可以收容于限定在所述第二膜、所述第一粘合层以及所述第二粘合层之间的内部空间。

6、所述第二膜的厚度可以是所述薄膜玻璃的厚度的1.3倍至1.7倍。

7、所述薄膜玻璃的一侧表面可以和与所述薄膜玻璃的一侧表面相邻的所述第二膜的内侧表面以预定距离隔开。

8、所述第一粘合层可以与所述第一膜接触。

9、所述第一膜、所述第一粘合层以及所述第二膜的对应的侧表面可以对齐。

10、所述第二膜的外侧表面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粘合层的外侧表面向外侧突出。

11、所述薄膜玻璃的所述第二表面可以布置为与所述第二粘合层隔开预定距离。

12、所述第二粘合层可以与所述第二膜的对应的侧表面对齐。

13、所述第二粘合层的与所述薄膜玻璃的所述第二表面面对的一表面可以仅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膜的一表面粘合。

14、所述第二膜可以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粘合层粘合。

1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保护膜模块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垫,布置于所述第二粘合层与所述薄膜玻璃之间,具有小于所述薄膜玻璃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粘合层之间的最小距离的厚度。

1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保护膜模块可以包括:基膜,保护薄膜玻璃的第一表面,并包括第一基膜部分及第二基膜部分,所述第二基膜部分沿所述第一基膜部分的厚度方向突出并在平面上具有闭合线形状;膜,保护所述薄膜玻璃的与所述第一表面对向的第二表面;以及粘合层,布置于所述薄膜玻璃与所述膜之间,并与所述薄膜玻璃的所述第二表面接触,其中,所述薄膜玻璃可以收容于限定在所述基膜与所述粘合层之间的内部空间。

17、所述第二基膜部分的厚度可以与所述薄膜玻璃的厚度相同。

18、所述第一基膜部分可以沿与所述薄膜玻璃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并且可以与所述薄膜玻璃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触。

19、所述第二基膜部分的外侧表面可以相对于所述粘合层的外侧表面向外侧突出。

20、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保护膜模块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粘合层结合在第一膜上;将第二膜结合在所述第一粘合层的外围;将薄膜玻璃可拆卸地结合在所述第一粘合层上;将第二粘合层结合在所述第二膜上;将第三膜结合在所述第二粘合层上;以及利用辊在所述第三膜上进行加压,其中,所述第一膜可以保护所述薄膜玻璃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粘合层可以布置于所述薄膜玻璃与所述第一膜之间,并且可以与所述薄膜玻璃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触,所述第二膜可以布置于所述第一粘合层上,并可以围绕所述薄膜玻璃且在平面上具有闭合线形状,所述第三膜可以保护所述薄膜玻璃的与所述第一表面对向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粘合层可以布置于所述薄膜玻璃与所述第三膜之间,其中,所述薄膜玻璃可以收容于限定在所述第二膜、所述第一粘合层以及所述第二粘合层之间的内部空间。

21、当利用所述辊在所述第三膜上进行加压时,所述辊的压力可以通过所述第三膜中的与所述第二膜重叠的加压区域传递至所述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一膜以及所述第二膜。

22、在利用所述辊在所述第三膜上进行加压的步骤中,在所述第二膜被压缩时的所述第二膜的厚度可以大于所述薄膜玻璃的厚度。

23、在利用所述辊在所述第三膜上进行加压的步骤中,所述薄膜玻璃的所述第二表面可以设置为与所述第二粘合层隔开。

24、所述第二膜的厚度可以是所述薄膜玻璃的厚度的1.3倍至1.7倍。

25、技术效果

26、根据如上所述的内容,薄膜玻璃可以被多个膜所围绕而被保护。第二膜或第二基膜部分可以防止薄膜玻璃被辊加压。

27、并且,由于薄膜玻璃的一表面不与粘合层粘合,从而可以防止粘合物质的转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杞泽王智煐吴政勳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