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夹层结构集装箱用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12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夹层结构集装箱用底板,涉及集装箱板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下板体、上板体以及柔性块,所述下板体与上板体之间形成有夹层区,所述柔性块设置在夹层区内并固定连接下板体与上板体,所述下板体上构造有贯穿孔;活动安装在所述下板体上并位于夹层区内的横轴以及转动安装在横轴上的滚轮,所述滚轮位于贯穿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滚轮以及贯穿孔的设计,当驱动组件工作时,可以使滚轮下移并穿过贯穿孔,进而与地面接触,通过滚动效果从而使整个底板可以在地面上进行移动,以当需要对底板进行位置挪动时,可以不用人工进行搬运,相比于现有的夹层式的底板来说,在从集装箱内部运出或运入时,更加方便。更加方便。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夹层结构集装箱用底板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板材
,具体涉及一种双夹层结构集装箱用底板。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内铺设底板可以减少货物在运输时受到的震动,同时可以减少箱板对货物造成的剐蹭,起到对货物的保护作用,现有的技术,为了进一步增加底板对货物的缓冲效果,普遍将底板设置成双层结构,中间层内再设置一些由柔性材质制成的垫块,例如海绵块或胶块等,但这样的设计增加了整个底板的重量,从而在对其搬运时比较麻烦,需要多人配合,从而使整个底板在放入至箱内或从箱内取出时非常困难,因此还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夹层结构集装箱用底板。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双夹层结构集装箱用底板,包括:
[0006]下板体、上板体以及柔性块,所述下板体与上板体之间形成有夹层区,所述柔性块设置在夹层区内并固定连接下板体与上板体,所述下板体上构造有贯穿孔;
[0007]活动安装在所述下板体上并位于夹层区内的横轴以及转动安装在横轴上的滚轮,所述滚轮位于贯穿孔内;
[0008]设置在所述夹层区内的驱动组件,所述横轴在驱动组件作用下进行垂直于下板体方向的运动。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10]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板体上的支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横轴上的连接架;
[0011]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与支架之间的缸塞机构以及与缸塞机构连接的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用于向缸塞机构供气。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气组件包括:
[0013]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板体上且一端为封闭结构的固定管以及滑动插设在固定管内的堵块,所述缸塞机构通过导气管与固定管连通;
[0014]用于推动所述堵块进行滑动的推动件。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堵块上的长杆以及与长杆转动连接的柱块,其与所述固定管之间螺纹配合。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长杆沿固定管长度方向进行延展,且其上活动设置有多个圆形块,所述圆形块周侧贴合固定管内壁,以将所述固定管内部分成多个分隔区,所述导气管与分隔区连通。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横轴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对称分布。
[00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横轴包括轴体以及固定连接在轴体两端的连接块,所述滚轮与轴体转动配合,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顶部,所述连接块具有柔性特征。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包括横板以及一体连接在横板两端且相对称的两个L形板,所述横板固定在连接块的顶部,两个所述L形板的高度低于横板高度,所述缸塞机构连接于L形板顶部。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滚轮以及贯穿孔的设计,当驱动组件工作时,可以使滚轮下移并穿过贯穿孔,进而与地面接触,通过滚动效果从而使整个底板可以在地面上进行移动,以当需要对底板进行位置挪动时,可以不用人工进行搬运,相比于现有的夹层式的底板来说,在从集装箱内部运出或运入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中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中的又一立体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中上板体去除时效果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立体图以及局部结构横切效果图;
[0026]图6是本技术中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0027]附图标记:1、下板体;2、上板体;3、柔性块;4、贯穿孔;5、横轴;6、滚轮;7、驱动组件;8、支架;9、连接架;10、缸塞机构;11、供气组件;12、固定管;13、堵块;14、导气管;15、推动件;16、长杆;17、柱块;18、圆形块;19、轴体;20、连接块;21、横板;22、L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9]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夹层结构集装箱用底板,其可用于对货物进行承载或铺垫,尤其用于铺设在集装箱内对货物垫底,整个底板包括:
[0030]下板体1、上板体2以及柔性块3,以图1视角参考,下板体1以下为下方,反之为上方,下板体1用于接触箱底面,上板体2则用于承载货物,下板体1考虑到硬度所需,其为合金板,上板体2为木板或塑料板等其他可支撑货物的板体均可,下板体1与上板体2之间处于一个平行状态,且有一定间距,从而形成一个夹层区,柔性块3设置在夹层区内并固定连接下板体1与上板体2,从而构成一个双夹层底板结构,柔性块3可以提高整个底板结构的吸能效果,这里的柔性块3与现有的垫块的材质一样,具体可以为海绵块或胶块等等,下板体1上构造有贯穿孔4;
[0031]活动安装在下板体1上并位于夹层区内的横轴5以及转动安装在横轴5上的滚轮6,滚轮6在水平向是刚好位于贯穿孔4内的,且在竖直向,一部分也是位于贯穿孔4内的,横轴5、滚轮6以及贯穿孔4的数量具体为多个,且在下板体1面部均匀排布;
[0032]设置在夹层区内的驱动组件7,横轴5在驱动组件7作用下,可以进行垂直于下板体1方向的运动,即竖直方向的运动;
[0033]整个底板在移动时,通过驱动组件7使整个横轴5下移,这时,滚轮6可以从贯穿孔4
内露出,并接触到地面,同时,整个下板体1被顶起,并脱离地面,使整体只有滚轮6接触地面,从而通过滚轮6的滚动效果,整个底板可以在平面上进行移动,从而当要对底板位置进行挪动时,直接通过驱动组件7使滚轮6下移到接触平面,从而将整个底板顶起即可,从而可以直接推着底板进行移动,当移动完成时,再次通过驱动组件7控制滚轮6移动到贯穿孔4内,即与平面分离,从而使下板体1接触平面,这时整个底板便不会在平面上发生滑动,相比于现有的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来说,使过程得到了简单化,另外,当整个集装箱在装货时,由于将货物一件一件的运送至集装箱内时会比较麻烦,可以将底板挪出并放置在外面,直接将货物码垛在底板上,并保持码垛整齐,当码垛好之后,直接通过驱动组件7使滚轮6从贯穿孔4内露出,使底板升起,从而直接推着底板移动,使底板推动至集装箱内即可,这种装货方式巧妙的利用的这种底板的特点,从而也可以减轻装货时的繁杂程度,同样的,卸货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使底板从集装箱内移出再进行卸货。
[0034]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以上的驱动组件7,其包括:
[0035]固定设置在下板体1上的支架8以及固定设置在横轴5上的连接架9,为了硬度要求,支架8可以与下板体1一体构成;
[0036]连接在连接架9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夹层结构集装箱用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体(1)、上板体(2)以及柔性块(3),所述下板体(1)与上板体(2)之间形成有夹层区,所述柔性块(3)设置在夹层区内并固定连接下板体(1)与上板体(2),所述下板体(1)上构造有贯穿孔(4);活动安装在所述下板体(1)上并位于夹层区内的横轴(5)以及转动安装在横轴(5)上的滚轮(6),所述滚轮(6)位于贯穿孔(4)内;设置在所述夹层区内的驱动组件(7),所述横轴(5)在驱动组件(7)作用下进行垂直于下板体(1)方向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夹层结构集装箱用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板体(1)上的支架(8)以及固定设置在横轴(5)上的连接架(9);连接在所述连接架(9)与支架(8)之间的缸塞机构(10)以及与缸塞机构(10)连接的供气组件(11),所述供气组件(11)用于向缸塞机构(10)供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夹层结构集装箱用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11)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板体(1)上且一端为封闭结构的固定管(12)以及滑动插设在固定管(12)内的堵块(13),所述缸塞机构(10)通过导气管(14)与固定管(12)连通;用于推动所述堵块(13)进行滑动的推动件(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曼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