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96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1
本申请涉及一种获取目标节点的流出功率;按照电力系统中节点的上下游关系,确定与目标节点连接的上游节点,获取上游节点流入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流入功率;根据目标节点的流出功率、上游节点流入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流入功率,确定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根据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计算目标节点的实际碳排放量。采用电力碳排放计量设备对电力系统中所有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碳排放量在本地节点处单独进行计算,无需将所有数据都发送至云端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完成碳排放量的计算,提高碳排放量计算过程的效率。另外,在每一电力碳排放计量设备将计算结果发送至云端管理系统后,系统能够对每一节点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单独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系统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碳排放计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能源系统是我国当前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约占总排放量的85%,能源系统对实现碳排放目标起决定性作用;在能源碳排放中,电力系统排放约占五成,所以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最大的单体行业,而未来随着终端能源消费的再电气化,电能消费在终端能源中的占比将逐步提高,电力系统将在低碳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0003]在相关技术中,是通过云端系统统一计算得到电力系统源



荷全环节的碳排放因子,然后再将获取的所有节点的电能数据发送至云端系统,将碳排放因子和电能数据结合,计算实际碳排放量。此种方式需要将大量数据发送至云端,对云端管理设备的计算能力有较高要求,且无法快速完成大量数据的处理和计算,碳排放量计算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快速的电力系统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力系统,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多个电能生产和消费节点;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节点的流出功率;按照所述电力系统中节点的上下游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节点连接的上游节点,获取所述上游节点流入所述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流入功率;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流出功率、所述上游节点流入所述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流入功率,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所述目标节点的实际碳排放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流出功率、所述上游节点流入所述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流入功率,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包括:根据所述上游节点流入所述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和流入功率,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参考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参考碳排放量和流出功率,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参考碳排放量和流出功率,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包括:;其中,节点i表示所述目标节点,表示节点i的碳排放因子;表示节点i的上游节点中的电源节点集合,表示流入节点i的电源节点j的有功输出功率,表示流入节点i的电源节点j的碳排放因子;表示节点i的上游节点中的供电支路节点集合,表示从供电支路节点k流入节点i的支路有功功率,表示从供电支路节点k流入节点i的碳排放因子;表示流出节点i的供电支路节点集合,表示从节点i流入的节点l的支路有功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的类型为电源节点;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所述目标节点的实际碳排放量,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的有功功率,将所述目标节点的有功功率与碳排放因子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节点在单位时间内向电力系统输送的碳排放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的类型为供电线路;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节点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所述目标节点的实际碳排放量,包括:获取所述供电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卢世祥周尚礼罗敏赵伟张乐平何恒靖郭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