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良刚专利>正文

一种退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85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0
一种退结机构是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的重要机构,属于农业机械。稻麦自秸秆打捆机是一种利用稻麦自身秸秆作为捆绑材料,模仿人工打捆的机械。所述退结机构主要包括打结机构主轴(1)、主动螺旋体(2)、滚轮体(5)、阻尼体(8)、回位弹簧(9)、拉杆(10)、打结机构壳体(11)、退结钩(12)等。工作原理为:当打结机构完成打结后,打结机构主轴(1)开始逆时针转动,带动主动螺旋体(2)也逆时针转动,这时滚轮体(5)在主动螺旋体(2)上螺旋面的推动下向后平移,带动阻尼体(8)和拉杆(10)一起向后移动,拉杆(10)拉动退结钩(12)上挑,退掉正在向后移动的打结鸭嘴(13)中的绕子;当打结机构主轴(1)开始顺时针转动时,以上动作反向工作,退结钩(12)在回位弹簧(9)作用下回位。弹簧(9)作用下回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结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的退结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稻麦收获有收割脱粒一次完成的联合作业方式和先收割打捆再脱粒的二次完成的作业方式,收割脱粒一次完成的联合作业方式适合成片的平整地块的作业,先收割打捆再脱粒的作业方式适合小地块和丘陵山地地块的作业。先收割打捆再脱粒的作业方式的收割打捆环节一般由人工和稻麦打捆机完成。现在应用的稻麦打捆机都是用专用绳来打捆的,这种打捆方式有一定的不足,如需要购买打捆专用绳,这样增加了一定的费用,在脱粒时还要增加割绳工序,割掉的绳子处理不好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等。为了解决专用绳打捆机这些不足,需要开发一种仿人工打捆的收割机,利用稻麦割后的自身秸秆起绕打捆的机械——稻麦自秸秆打捆机,本专利技术的退结机构属于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的重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结机构,是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问题的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的重要机构,稻麦自秸秆打捆机打结完成后需要把打好的结从打结鸭嘴中退掉,这一关键工作需要退结机构完成。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该退结机构包括打结机构主轴(1)、主动螺旋体(2)、滚轮轴(3)、滚轮(4)、滚轮体(5)、阻尼钢珠(6)、阻尼压簧(7)、阻尼体(8)、回位弹簧(9)、拉杆(10)、打结机构壳体(11)、退结钩(12)等部件。主动螺旋体(2)的主体为轴线水平方向的中空回转体,主动螺旋体(2)的前端面为平面,主动螺旋体(2)的后端沿轴向加工两段对向180度分布宽10mm都为右旋的螺旋面,螺旋面尾端加工成与轴线同向的长10mm的直立面;主动螺旋体(2)套装在打结机构主轴(1)后部,径向采用键连接,轴向采用圆螺母固定在打结机构主轴(1)上。滚轮体(5)的主体为轴线水平方向的中空回转体,滚轮体(5)的后端面为平面,后端面上在直径58mm的圆周位置均匀钻有直径6mm深度2 mm的盲孔24个;在滚轮体(5)的前端用滚轮轴(3)和开口销对称180度安装两个滚轮(4),滚轮(4)与滚轮轴(3)为间隙配合,滚轮(4)的圆周面超出滚轮体(5)前端2mm;滚轮体(5)安装在主动螺旋体(2)后方,滚轮体(5)内孔与打结机构主轴(1)为间隙配合,滚轮(4)与主动螺旋体(2)上的螺旋面紧密接触。阻尼体(8)的主体为轴线水平方向的中空回转体,阻尼体(8)的前后端面都为平面,端面上在直径58mm的圆周位置均匀分布6个通孔,每个孔的前端都是直径8mm的光孔后端是M10的螺纹孔,每个孔内由前至后都装有阻尼钢珠(6)、阻尼压簧(7)和调压顶丝;阻尼体(8)内孔与打结机构主轴(1)为间隙配合,阻尼体(8)前端面与滚轮体(5)后端面紧密接触。拉杆(10)用钢板加工而成,左右两个,分别位于打结机构壳体(11)两侧,前端与退结钩(12)的铰链轴(16)铰链,后端用螺母安装在阻尼体(8)的两侧。退结钩(12)是由转臂(14)、钩子(15)、铰链轴(16)和连接杆(17)焊合的整体构件;退结钩的两个转臂(14)与打结机构壳体(11)上的轴钉铰链。
[0005]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正时准确,直接利用打结机构主轴动力,不需要另外设置动力源,实现与打结机构动作连动,在打结机构完成打结后能够及时进行退结工作。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一种退结机构的装配图;图2为图1的后部分放大图;图3为主动螺旋体(2)的主、左视图和展开图;图4为滚轮体(5)的三视图;图5为退结钩(12)的主、左视图。
[0007]图中件号说明:1—打结机构主轴,2—主动螺旋体,3—滚轮轴,4—滚轮,5—滚轮体,6—阻尼钢珠,7—阻尼压簧,8—阻尼体,9—回位弹簧,10—拉杆,11—打结机构壳体,12—退结钩,13—打结鸭嘴,14—转臂,15—钩子,16—铰链轴,17—连接杆。
[000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退结机构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一种退结机构包括打结机构主轴(1)、主动螺旋体(2)、滚轮轴(3)、滚轮(4)、滚轮体(5)、阻尼钢珠(6)、阻尼压簧(7)、阻尼体(8)、回位弹簧(9)、拉杆(10)、打结机构壳体(11)、退结钩(12)等部件。主动螺旋体(2)的主体为轴线水平方向的中空回转体,主动螺旋体(2)的前端面为平面,主动螺旋体(2)的后端沿轴向加工两段对向180度分布宽10mm都为右旋的螺旋面,螺旋面尾端加工成与轴线同向的长10mm的直立面;主动螺旋体(2)套装在打结机构主轴(1)后部,径向采用键连接,轴向采用圆螺母固定在打结机构主轴(1)上。滚轮体(5)的主体为轴线水平方向的中空回转体,滚轮体(5)的后端面为平面,后端面上在直径58mm的圆周位置均匀钻有直径6mm深度2 mm的盲孔24个;在滚轮体(5)的前端用滚轮轴(3)和开口销对称180度安装两个滚轮(4),滚轮(4)与滚轮轴(3)为间隙配合,滚轮(4)的圆周面超出滚轮体(5)前端2mm;滚轮体(5)安装在主动螺旋体(2)后方,滚轮体(5)内孔与打结机构主轴(1)为间隙配合,滚轮(4)与主动螺旋体(2)上的螺旋面紧密接触。阻尼体(8)的主体为轴线水平方向的中空回转体,阻尼体(8)的前后端面都为平面,端面上在直径58mm的圆周位置均匀分布6个通孔,每个孔的前端都是直径8mm的光孔后端是M10的螺纹孔,每个孔内由前至后都装有阻尼钢珠(6)、阻尼压簧(7)和调压顶丝;阻尼体(8)内孔与打结机构主轴(1)为间隙配合,阻尼体(8)前端面与滚轮体(5)后端面紧密接触。拉杆(10)用钢板加工而成,左右两个,分别位于打结机构壳体(11)两侧,前端与退结钩(12)的铰链轴(16)铰链,后端用螺母安装在阻尼体(8)的两侧。退结钩(12)是由转臂(14)、钩子(15)、铰链轴(16)和连接杆(17)焊合的整体构件;退结钩的两个转臂(14)与打结机构壳体(11)上的轴钉铰链。至此构成退结机构。
[0010]一种退结机构的工作过程为:当稻麦自秸秆打捆机的打结机构完成打结后,打结机构主轴(1)开始逆时针转动,带动主动螺旋体(2)也逆时针转动,这时主动螺旋体(2)上螺旋面产生推力,推动滚轮体(5)向后平移,滚轮体(5)又推动阻尼体(8)和拉杆(10)一起向后移动,拉杆(10)拉动退结钩上的摆臂(14),使退结钩(12)上挑插入打结鸭嘴(13)中,挡住正
在向后移动的打结鸭嘴(13)中的绕子。打结机构主轴(1)继续逆时针转动,主动螺旋体(2)上的螺旋面尾端的直立面与滚轮体(5)的滚轮(4)碰撞,克服滚轮体(5)与阻尼体(8)间的阻尼摩擦力强行带动滚轮体(5)也开始逆时针转动,但不再向后移动,这时阻尼体(8)和拉杆(10)也停止移动,退结钩(12)保持上挑姿态不动,而打结鸭嘴(13)继续后移,打好结的绕子在退结钩(12)阻挡作用下从打结鸭嘴(13)中退掉,完成退结工作。当打结机构主轴(1)开始顺时针转动时,以上系列动作反向工作,退结钩(12)在回位弹簧(9)作用下回位,为下一次打结工作让出空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结机构是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的重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结机构主轴(1)、主动螺旋体(2)、滚轮轴(3)、滚轮(4)、滚轮体(5)、阻尼钢珠(6)、阻尼压簧(7)、阻尼体(8)、回位弹簧(9)、拉杆(10)、打结机构壳体(11)、退结钩(12)等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结机构,其特征在于:主动螺旋体(2)的主体为轴线水平方向的中空回转体,主动螺旋体(2)的前端面为平面,主动螺旋体(2)的后端沿轴向加工两段对向180度分布宽10mm都为右旋的螺旋面,螺旋面尾端加工成与轴线同向的长10mm的直立面;主动螺旋体(2)套装在打结机构主轴(1)后部,径向采用键连接,轴向采用圆螺母固定在打结机构主轴(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结机构,其特征在于:滚轮体(5)的主体为轴线水平方向的中空回转体,滚轮体(5)的后端面为平面,后端面上在直径58mm的圆周位置均匀钻有直径6mm深度2 mm的盲孔24个;在滚轮体(5)的前端用滚轮轴(3)和开口销对称180度安装两个滚轮(4),滚轮(4)与滚轮轴(3)为间隙配合,滚轮(4)的圆周面超出滚轮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刚宋楠楠马余雷吕泰红李永学
申请(专利权)人:李良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