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良刚专利>正文

一种夹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85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0
一种夹捆机构是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的重要机构,属于农业机械。稻麦自秸秆打捆机是一种利用稻麦自身秸秆作为捆绑材料的打捆机械。所述夹捆机构包括传送夹子总成(1)、挡捆夹子总成(2)和锁扣开关总成(3)和机架(4)。工作原理为:当秸秆计量达到一捆的体积时,传送夹子总成(1)在正时动力作用下摆动,将计量好的稻麦带穗秸杆拨入夹捆工位并夹紧,稻麦捆夹紧后,抽绕、分取绕、打结工作先后完成。随后清捆机构开始工作,清捆机构首先向上推动锁扣开关总成(3)的滑板(26),挡捆夹子总成(2)的锁扣(23)被打开,清捆机构将稻麦捆向后推出夹捆工位,挡捆夹子总成(2)在回位弹簧(14)作用下回位,同时传送夹子总成(1)在正时动力的作用下回位,完成一次夹捆工作。完成一次夹捆工作。完成一次夹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捆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的夹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稻麦收获有收割脱粒一次完成的联合作业方式和先收割打捆再脱粒的二次完成的作业方式,收割脱粒一次完成的联合作业方式适合成片的平整地块的作业,先收割打捆再脱粒的作业方式适合小地块和丘陵山地地块的作业,先收割打捆再脱粒的作业方式的收割打捆环节一般由人工和稻麦打捆机完成。现在应用的稻麦打捆机都是用专用绳来打捆的,这种打捆方式有一定的不足,如需要购买打捆专用绳,这样增加了一定的费用,在脱粒时还要增加割绳工序,割掉的绳子处理不好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等。为了解决专用绳打捆机这些不足,需要开发一种仿人工打捆的收割机,直接利用稻麦割后的自身秸秆抽绕打捆的机械——稻麦自秸秆打捆机,本专利技术的夹捆机构属于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的重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捆机构,是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问题的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的重要机构,稻麦自秸秆打捆机收获稻麦,当计量稻麦秸杆达到一捆体积后,需要把计量好的稻麦带穗秸杆移到夹捆工位并夹紧,这一关键工作需要夹捆机构完成。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该打夹捆机构包括传送夹子总成(1)、挡捆夹子总成(2)、锁扣开关总成(3) 和机架(4)四大部分。传送夹子总成(1)包括轴承座(5)、正时动力轴(6)、传送夹子主体(7)、弯道内半圆环(8)、弯道外半圆环(9)、特制螺钉(10)、滚轮(11)、滚轮轴(12)等部件;轴承座(5)安装在机架(4)上,正时动力轴(6)与传送夹子主体(7)采用焊合连接;传送夹子主体(7)为“柴刀”形状,用厚度5

6mm钢板切割而成;弯道内半圆环(8)和弯道外半圆环(9)均为半圆形,截面均为“C”形结构,弯道内半圆环(8)和弯道外半圆环(9)合在一起,安装在传送夹子主体(7)的下方,两半环之间形成下面开口的通道,此通道是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分取绕机构的软轴变向用的前通道;特制螺钉(10)用于安装弯道内半圆环(8)和弯道外半圆环(9),又兼作滚轮(11)的轴,特制螺钉(10)与滚轮(11)间隙配合;若干滚轮(11)安装在通道两侧,滚轮(11)外圆面超出通道面1.5mm,作用是减小分取绕机构软轴通过时的摩擦力,滚轮轴(12)与滚轮(11)间隙配合,滚轮轴(12)与半圆环过盈配合;传送夹子总成(1)安装在夹捆工位前方,半圆内弧冲向夹捆工位,传送夹子主体(7)的平面在空间上处在水平位置。挡捆夹子总成(2) 包括固定轴(13)、回位弹簧(14)、挡捆夹子焊合(15)、弯道内半圆环(16)、弯道外半圆环(17)、特制螺钉(10)、滚轮(11)、滚轮轴(12)等部件;挡捆夹子焊合(15)由转套(18)、挡捆夹子主体(19)、连接板(20)、半圆环安装板(21)、限位挡铁(22)、锁扣(23)焊合而成,挡捆夹子主体(19)为半圆形状,用厚度5

6mm钢板切割而成,半圆环安装板(21)为半圆形状,挡捆夹子主体(19)的平面在空间上处在水平位置,半圆环安装板(21)的平面与挡捆夹子主体(19)的平面夹角6度,半圆环安装板(21)焊在挡捆夹子主体(19)下方,限位挡铁
(22)焊在挡捆夹子主体(19)右上方,锁扣(23)焊在挡捆夹子主体(19)左上方;弯道内半圆环(16)和弯道外半圆环(17)均为半圆形,截面为“C”形结构,弯道内半圆环(16)和弯道外半圆环(17)合在一起,安装在挡捆夹子焊合(15)的半圆环安装板(21)的下方,两半环之间形成下面开口的通道,此通道是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分取绕机构的软轴变向用的后通道;特制螺钉(10)用于安装弯道内半圆环(16)和弯道外半圆环(17),又兼作滚轮(11)的轴,特制螺钉(10)与滚轮(11)间隙配合;若干滚轮(11)安装在通道两侧,滚轮(11)外圆面超出通道面1.5mm,作用是减小分取绕机构软轴通过时的摩擦力,滚轮轴(12)与滚轮(11)间隙配合,滚轮轴(12)与半圆环过盈配合;挡捆夹子总成(2) 安装在夹捆工位后方,半圆内弧冲向夹捆工位,挡捆夹子总成(2)的上平面在空间上处在水平位置。锁扣开关总成(3)包括底板(24)、限位块(25)、滑板(26)、扭簧(27)、挡块(28)、盖板(29)、特制螺钉(30);底板(24)焊在机架(4)上,位置处在夹捆工位左后方;两个限位块(25)安装在底板(24)两侧;滑板(26)用钢板制成,中间加工异形方孔,两侧加工长孔,长孔与限位块(25)间隙配合,挡块(28)焊在滑板(26)右下方;扭簧(27)安装在滑板(26)的异形方孔内,扭簧(27)的两个支臂支在异形孔的台肩上,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使滑板(26)保持在靠下位置;盖板(29)用特制螺钉(30)安装在滑板(26)外侧,滑板(26)能够上下自由滑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结构紧凑,正时准确,夹捆可靠,确保抽绕、分取绕和打结等工作的顺利完成。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一种夹捆机构的装配图(工位俯视图);图2为传送夹子总成(1)的主、左视图;图3为图2和图4的A-A、B-B两个剖视图;图4为挡捆夹子总成(2)的主、左视图;图5为图4的C向视图;图6为锁扣开关总成(3)的主、左视图。
[0007]图中件号说明:1—传送夹子总成、2—挡捆夹子总成、3—锁扣开关总成、4—机架、5—轴承座、6—正时动力轴、7—传送夹子主体、8—弯道内半圆环、9—弯道外半圆环、10—特制螺钉、11—滚轮、12—滚轮轴、13—固定轴、14—回位弹簧、15—挡捆夹子焊合、16—弯道内半圆环、17—弯道外半圆环、18—转套、19—挡捆夹子主体、20—连接板、21—半圆环安装板、22—限位挡铁、23—锁扣、24—底板、25—限位块、26—滑板、27—扭簧、28—挡块、29—盖板、30—特制螺钉。
[000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夹捆机构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夹捆机构包括传送夹子总成(1)、挡捆夹子总成(2)、锁扣开关总成(3) 和机架(4)四大部分。传送夹子总成(1)包括轴承座(5)、正时动力轴(6)、传送夹子主体(7)、弯道内半圆环(8)、弯道外半圆环(9)、特制螺钉(10)、滚轮(11)、滚轮轴(12)等部件;轴承座(5)安装在机架(4)上,正时动力轴(6)与传送夹子主体(7)采用焊合连接;传送夹子主体(7)为“柴刀”形状,用厚度5

6mm钢板切割而成;弯道内半圆环(8)和弯道外半圆环(9)均为半圆形,截面均为“C”形结构,弯道内半圆环(8)和弯道外半圆环(9)合在一起,安装在传送夹子
主体(7)的下方,两半环之间形成下面开口的通道,此通道是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分取绕机构的软轴变向用的前通道;特制螺钉(10)用于安装弯道内半圆环(8)和弯道外半圆环(9),又兼作滚轮(11)的轴,特制螺钉(10)与滚轮(11)间隙配合;若干滚轮(11)安装在通道两侧,滚轮(11)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捆机构是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的重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夹子总成(1)、挡捆夹子总成(2)、锁扣开关总成(3) 和机架(4)四大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捆机构其特征在于:传送夹子总成(1)包括轴承座(5)、正时动力轴(6)、传送夹子主体(7)、弯道内半圆环(8)、弯道外半圆环(9)、特制螺钉(10)、滚轮(11)、滚轮轴(12)等部件;轴承座(5)安装在机架(4)上,正时动力轴(6)与传送夹子主体(7)采用焊合连接;传送夹子主体(7)为“柴刀”形状,用厚度5

6mm钢板切割而成;弯道内半圆环(8)和弯道外半圆环(9)均为半圆形,截面均为“C”形结构,弯道内半圆环(8)和弯道外半圆环(9)合在一起,安装在传送夹子主体(7)的下方,两半环之间形成下面开口的通道,此通道是稻麦自秸秆打捆机上分取绕机构的软轴变向用的前通道;特制螺钉(10)用于安装弯道内半圆环(8)和弯道外半圆环(9),又兼作滚轮(11)的轴,特制螺钉(10)与滚轮(11)间隙配合;若干滚轮(11)安装在通道两侧,滚轮(11)外圆面超出通道面1.5mm,作用是减小分取绕机构软轴通过时的摩擦力,滚轮轴(12)与滚轮(11)间隙配合,滚轮轴(12)与半圆环过盈配合;传送夹子总成(1)安装在夹捆工位前方,半圆内弧冲向夹捆工位,传送夹子主体(7)的平面在空间上处在水平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捆机构其特征在于:挡捆夹子总成(2)包括固定轴(13)、回位弹簧(14)、挡捆夹子焊合(15)、弯道内半圆环(16)、弯道外半圆环(17)、特制螺钉(10)、滚轮(11)、滚轮轴(12)等部件;挡捆夹子焊合(15)由转套(18)、挡捆夹子主体(19)、连接板(20)、半圆环安装板(21)、限位挡铁(22)、锁扣(23)焊合而成,挡捆夹子主体(19)为半圆形状,用厚度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刚宋楠楠于友年马余雷吕泰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良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