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64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左侧设置有冷风机,所述L形板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一冷风管,所述第一冷风管的左端贯穿于L形板的侧壁,且与冷风机连接,所述L形板的上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贯穿于L形板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下端设置有上模具,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具,且下模具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的右端设置有注浆孔,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抵压机构,通过抵压杆可以将成形的材料从下模具的内部抵出,从而使材料可以便捷的被取出。从而使材料可以便捷的被取出。从而使材料可以便捷的被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组合型精密模具的
,具体为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专利一,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 214026900 U的专利。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生产
,具体为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箱体,箱体的底部和底座的顶部之间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箱体的内腔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平板,底座的顶部上靠近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电缸,电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一,箱体的底部上靠近中间处开设有与推杆一相匹配的第一开口,且推杆一的顶端穿过第一开口延伸至箱体内,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气缸、导气管、推杆二、活塞、连接板和注液管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实现带动U形模具与物料进行便捷的脱离,进而可有效提高其注模效率。
[0003]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
[0004]该装置在使用时,在将成型的材料取出时,通过斜板滑出,滑出的同时肯能会造成成型的材料滑落过程中遭到碰撞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解决了模具内的材料成型后能够便捷取出,且不会遭到损坏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左侧设置有冷风机,所述L形板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一冷风管,所述第一冷风管的左端贯穿于L形板的侧壁,且与冷风机连接,所述L形板的上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贯穿于L形板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下端设置有上模具,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具,且下模具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的右端设置有注浆孔,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抵压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抵压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压板和固定杆,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贯穿于放置箱的下端,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且第一压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冷风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冷风管。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贯穿于底座上端,且设置于下模具的下端。
[0012]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密封孔,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体有抵压杆,且通过密封孔贯穿于下模
具的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凹槽。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通过抵压机构使上模具能够与下模具完全重合,通过固定杆使上模具能够稳固。
[0017](2)、该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通过抵压杆可以将成形的材料从下模具的内部抵出,从而使材料可以便捷的被取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抵压机构;
[0021]图4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第一下模具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装置主体、2

L形板、3

底座、4

冷风机、5

第一冷风管、6

下模具、7

放置箱、8

电动伸缩杆、9

上模具、10

注浆孔、11

支管、12

第二冷风管、13

第一气缸、14

第一压板、15

固定杆、16

凹槽、17

密封孔、18

第二气缸、19

第二压板、20

抵压杆、21

抵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2,所述L形板的左侧设置有冷风机4,所述L形板2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一冷风管5,所述第一冷风管5的左端贯穿于L形板2的侧壁,且与冷风机4连接,所述L形板2的上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8,且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端贯穿于L形板2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箱7,所述放置箱7的下端设置有上模具9,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具6,且下模具6与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6的右端设置有注浆孔10,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抵压机构21。
[0026]所述抵压机构21包括第一气缸13、第一压板14和固定杆15,所述放置箱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13且第一气缸13的输出端贯穿于放置箱7的下端,所述第一气缸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14,且第一压板14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9,从而使上模具9在降下时能够稳固。
[0027]所述第一冷风管5的管壁固定连接有支管11,所述支管1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冷风管12,从而可以加快对材料的冷却及成型。
[0028]所述底座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缸18,所述第二气缸18的输出端贯穿于底座3上端,且设置于下模具6的下端,从而方便第二气缸18对下模具6进行工作。
[0029]所述下模具6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密封孔17,所述第二气缸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19,所述第二压板19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体有抵压杆20,且通过密封孔17贯穿于下模具6的内部,从而使通过抵压杆20可以将成形的材料从模具的内部抵出。
[0030]所述底座3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6,从而便捷了第二压板19的上下移动。
[0031]使用时,打开第一伸缩杆8使放置箱7下压,打开放置箱7内部的第一气缸13使上模具能够与下模具6重合,且通过固定杆15能够使上模具9的位置稳定,通过注浆孔10对模具的内部进行注浆,同时打开冷风机4,材料成型后,打开第二气缸18,使下模具6内部的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2),所述L形板的左侧设置有冷风机(4),所述L形板(2)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一冷风管(5),所述第一冷风管(5)的左端贯穿于L形板(2)的侧壁,且与冷风机(4)连接,所述L形板(2)的上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8),且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端贯穿于L形板(2)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箱(7),所述放置箱(7)的下端设置有上模具(9),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具(6),且下模具(6)与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6)的右端设置有注浆孔(10),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抵压机构(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组合型精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机构(21)包括第一气缸(13)、第一压板(14)和固定杆(15),所述放置箱(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13)且第一气缸(13)的输出端贯穿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群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永得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