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质剂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56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质剂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轨道吊机、接料斗、设于接料斗底部的出料部以及与出料部连接的螺杆提升装置,接料斗设于支架上,支架上端且位于接料斗上端开口的周侧设有呈口字型的容置箱,容置箱上端具有开口,且其开口内设有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折叠围挡,支架两侧对称设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轴端部与折叠围挡的顶部固接,折叠围挡的底部与容置箱内部固接,容置箱接近接料斗上端开口的各个侧壁均设有负压口,负压口内侧形成负压腔,负压腔内设有用于产生微负压的负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充分避免入料时粉末状原料逸散,从而维持生产车间洁净度以及保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人员身心健康。人员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质剂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传输设备的
,特别是一种改质剂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改质剂的生产原料大都为粉末状,其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入料、高混、冷混、过筛、混合(加入辅料)、包装等步骤,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粉末逸散,污染周围环境,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在入料环节。
[0003]改质剂生产的产线通常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原料需传输至高处进行入料,原料在入料过程中常需用到上料设备,包括轨道吊机、接料斗、设于接料斗底部的出料部以及与出料部连接的螺杆提升装置,螺杆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筒、传输螺杆、驱动传输螺杆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下料口,通过轨道吊机将袋装的原料提升至接料斗上,随后将原料从料袋内倒入接料斗,开启驱动电机,通过传输螺杆及提升筒将粉末状原料从出料部提升至高处的下料口,以方便后续连接料仓、混合机等的生产装置。
[0004]上述上料设备在倒料的过程中,由于料袋被轨道吊机吊起且处于一定高度,卸料过程中粉末状的原料极易逸散到周围环境中,对环境及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仍有待改进。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改质剂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改质剂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轨道吊机、接料斗、设于接料斗底部的出料部以及与出料部连接的螺杆提升装置,所述螺杆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筒、传输螺杆、驱动传输螺杆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下料口,所述接料斗设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上端且位于接料斗上端开口的周侧设有呈口字型的容置箱,所述容置箱上端具有开口,且其开口内设有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折叠围挡,所述支架两侧对称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端部与折叠围挡的顶部固接,所述折叠围挡的底部与容置箱内部固接,所述容置箱接近接料斗上端开口的各个侧壁均设有负压口,所述负压口内侧形成负压腔,所述负压腔内设有用于产生微负压的负压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折叠围挡包括若干呈口字型且上下依次层叠排布的框架以及连接相邻框架的柔性薄膜,最上端的所述框架通过固定块与升降气缸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位于中部的若干所述框架设有滑移限位套板,若干所述滑移限位套板沿竖直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且均穿设有供升降气缸输出轴穿过的滑移套孔。
[0010]优选的,所述滑移限位套板设于每间隔一个的框架上。
[0011]优选的,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控制面板、设于各负压腔内的负压风机以及气压传感器,所述控制面板包括与负压风机及气压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模块,每个所述负压腔内的负压风机和气压传感器为一组负压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负压口上设有用于阻挡粉末原料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内的通气孔径小于粉末状原料的粒径。
[0013]优选的,所述过滤器接近外部的一侧罩设有导向网罩,所述导向网罩呈圆锥状且其圆锥底面与过滤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与控制器模块电连接的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设于外部的警示灯。
[0015]优选的,所述下料口上设有柔性套袋,所述柔性套袋下端具有开口。
[0016]优选的,所述所述柔性薄膜为帆布膜或PET薄膜。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通过升降气缸将折叠围挡拉起,使得轨道吊机吊着的料袋下料时周侧均被围挡起来,配合容置箱侧壁上负压装置所形成的微负压环境,使得粉末状原料能够充分、顺利落入接料斗中,在螺杆提升装置的作用下向后传输,从而避免了原料在入料环节的逸散,维持生产环境的整洁,充分保护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0019]2、利用控制器模块,且将每个负压腔内的负压风机及气压传感器形成一个负压机构,从而能够分组实现接料斗开口内的负压环境,当一组负压机构上的过滤器堵塞时,对应的气压传感器监测到相应的气压压力值并发送给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模块对比设定好的阈值判定该负压口处于阻塞状态,发出信号控制对应的负压风机反转,将堵塞的粉末状原料吹落,待气压压力值恢复正常区间,控制器模块又发出信号使得负压风机恢复正转,继续产生微负压环境,该负压口阻塞时,其他负压口的负压机构均处于独立工作状态,从而能够保证接料斗开口附近始终处于微负压状态;
[0020]3、当四个负压口均处于堵塞状态时,触发报警模块,警示灯亮起,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停机检修;
[0021]4、下料口上安装的柔性套袋能够充分引导粉末状原料,使其与后续的设备进行稳定连接,提升粉末状原料传输的稳定性及可控性。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3]其中:
[002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凸显接料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中容置箱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0]标号说明:
[0031]1、轨道吊机;2、接料斗;21、出料部;3、螺杆提升装置;31、提升筒;32、驱动电机;33、下料口;34、柔性套袋;4、支架;5、容置箱;51、负压口;52、负压腔;53、容置槽;54、过滤
器;55、导向网罩;6、折叠围挡;61、框架;62、柔性薄膜;63、固定块;64、滑移限位套板;7、升降气缸;71、输出轴;8、负压装置;81、控制面板;811、控制器模块;812、报警模块;813、警示灯;82、负压风机;83、气压传感器;84、负压机构;9、料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3]请参阅图1至6,是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改质剂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轨道吊机1、接料斗2、设于接料斗2底部的出料部21以及与出料部21连接的螺杆提升装置3,螺杆提升装置3包括提升筒31、传输螺杆(图中未示出)、驱动传输螺杆转动的驱动电机32以及下料口33,下料口33上套设有柔性套袋34,柔性套袋34下端具有开口,且下料口33上安装的柔性套袋34能够充分引导粉末状原料,使其与后续的设备进行稳定连接,提升粉末状原料传输的稳定性及可控性。
[0034]如图1、2、3所示,接料斗2设于支架4上,支架4上端且位于接料斗2上端开口的周侧设有呈口字型的容置箱5,容置箱5上端具有开口,开口内形成容置槽53,且容置槽53内设有可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质剂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轨道吊机(1)、接料斗(2)、设于接料斗(2)底部的出料部(21)以及与出料部(21)连接的螺杆提升装置(3),所述螺杆提升装置(3)包括提升筒(31)、传输螺杆、驱动传输螺杆转动的驱动电机(32)以及下料口(3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斗(2)设于支架(4)上,所述支架(4)上端且位于接料斗(2)上端开口的周侧设有呈口字型的容置箱(5),所述容置箱(5)上端具有开口,且其开口内设有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折叠围挡(6),所述支架(4)两侧对称设有升降气缸(7),所述升降气缸(7)的输出轴(71)端部与折叠围挡(6)的顶部固接,所述折叠围挡(6)的底部与容置箱(5)内部固接,所述容置箱(5)接近接料斗(2)上端开口的各个侧壁均设有负压口(51),所述负压口(51)内侧形成负压腔(52),所述负压腔(52)内设有用于产生微负压的负压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质剂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围挡(6)包括若干呈口字型且上下依次层叠排布的框架(61)以及连接相邻框架(61)的柔性薄膜(62),最上端的所述框架(61)通过固定块(63)与升降气缸(7)的输出轴(71)的端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质剂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部的若干所述框架(61)设有滑移限位套板(64),若干所述滑移限位套板(64)沿竖直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且均穿设有供升降气缸(7)输出轴(71)穿过的滑移套孔。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海苏子镔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黑之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