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611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在第一介质管内形成等离子体射流,当高速的等离子体射流流经喉部时,局部的压强差使得第一容器中的待处理液体被吸进喉部,待处理液体在高速的等离子体射流的撞击下形成小液滴,等离子体射流中的大量短寿命自由基、离子和溶剂化电子在液滴表面附近,迅速作用于液滴,实现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通过控制转换阀门,人为切换等离子体射流的流向,可直接从第二管部的自由端以活化水雾的形式喷出,即制即用,也可使等离子体射流通过第二导管进入第二容器,并进一步处理第二容器中的待处理液体,待处理液体再流入第一容器,重复被喉部吸取并原位活化,实现等离子体活化水雾的循环处理。的循环处理。的循环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与液体的相互作用被广泛研究,以利用气相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在液相中产生化学活性。等离子活化水在消毒、伤口愈合或食品应用中展示出作为抗菌剂的巨大潜力。
[0003]目前制备等离子活化水的方法,一般是将气相的等离子体直接撞击水面,这种方式下,活性粒子无法均匀地转移作用于待处理液体,等离子体水活化的效率低,而且使用方法比较单一,通常是等活性粒子充分作用于待处理液体后,再对处理完的液体加以应用。
[0004]因此,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和尚存的技术缺陷,亟需研制一种能提高活化效率,并可兼具活化水、活化水雾两种应用方式的活化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活化效率低、应用方式单一等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包括等离子发生模块、第一介质管和储液模块;
[0008]所述第一介质管为文丘里管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部、喉部、第二管部;
[0009]所述等离子发生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介质管内形成等离子体射流,所述等离子体射流在气压驱动下从所述第一管部经过喉部进入第二管部;
[0010]所述储液模块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通过连通管道相连,所述储液模块还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部,所述喉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容器内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二管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容器内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管部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等离子体射流进入第二导管或从其自由端喷出的转换阀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介质管,所述第二介质管的自由端开口,所述第二介质管的管壁设有等离子体活化构件。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介质管在靠近自由端处连接有导冷构件。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介质管的管径不大于所述第一介质管中第一管部的管径。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发生模块包括气泵、电源单元、高压电极和地电极,所述气泵气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部的自由端,所述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高压电极和地电极电连接,所述高压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部,所述地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部。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部与第二管部的直径相同,所述喉部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管部直径的2/3,所述喉部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介质管的1/3。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喉部直径的1/2,所述第二导管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管部直径的2/3。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一导管中喷射出的待处理液体以与所述等离子体射流流动方向呈钝角夹角的入射角度进入所述喉部。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在所述储液模块中倒入待处理液体,使所述待处理液体的液面不高于所述连通管道的管顶内壁,所述待处理液体的液面高于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的下管口;
[0020]S2、启动所述等离子发生模块,在所述第一介质管内形成等离子体射流;
[0021]S3、通过第一导管抽取第一容器内的待处理液体,使待处理液体在喉部原位活化,得到等离子体活化水雾,进入步骤S41或步骤S42;
[0022]S41、控制转换阀门关闭所述第二管部的自由端出口,使等离子体活化水雾通过所述第二导管进入所述第二容器;
[0023]S42、控制转换阀门关闭所述第二导管,使等离子体活化水雾通过所述第二管部的自由端出口直接喷出。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1中,对从连通管道中流过的等离子体活化水雾进行二次活化,并将其中的水雾冷凝回流,排出气体。
[002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在第一介质管内形成等离子体射流,当高速的等离子体射流流经喉部时,局部的压强差使得第一容器中的待处理液体被吸进喉部,待处理液体在高速的等离子体射流的撞击下形成小液滴,而等离子体射流中的大量短寿命自由基、离子和溶剂化电子在液滴表面附近,迅速作用于液滴,通过液滴较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提高活化效率,实现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
[0027]通过控制转换阀门,人为切换等离子体射流的流向,可直接从第二管部的自由端以活化水雾的形式喷出,即制即用,也可使等离子体射流通过第二导管进入第二容器,并进一步处理第二容器中的待处理液体,待处理液体再流入第一容器,重复被喉部吸取并原位活化,实现等离子体活化水雾的循环处理。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9]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0]图1为一种实施例下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中转换阀门遮挡第二管部自由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一种实施例下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中转换阀门遮挡第二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0035]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6]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发生模块、第一介质管和储液模块;所述第一介质管为文丘里管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部、喉部、第二管部;所述等离子发生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介质管内形成等离子体射流,所述等离子体射流在气压驱动下从所述第一管部经过喉部进入第二管部;所述储液模块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通过连通管道相连,所述储液模块还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部,所述喉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容器内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二管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容器内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管部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等离子体射流进入第二导管或从其自由端喷出的转换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介质管,所述第二介质管的自由端开口,所述第二介质管的管壁设有等离子体活化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管在靠近自由端处连接有导冷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管的管径不大于所述第一介质管中第一管部的管径。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原位活化水雾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模块包括气泵、电源单元、高压电极和地电极,所述气泵气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部的自由端,所述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高压电极和地电极电连接,所述高压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部,所述地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晗谢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