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德群专利>正文

一种搅拌罐的液态二氧化碳加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06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罐的液态二氧化碳加料结构,包括加料机构以及液态二氧化碳储液罐,加料结构包括矩形座,矩形座设有腔体,四个搅拌副轴设有连接柱,四个搅拌副轴设有套筒,四个套筒设有转动组件,四个套筒端部均安装有圆形套,四个搅拌副轴设有第一管道,搅拌轴设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设有进液管,第一管道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设有按压阀,圆形套设有按压组件;在混凝提搅拌时,将其内部加入液态二氧化碳,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有助于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通过圆筒完全插入混凝土内后再将二氧化碳推出,能够使得混凝土与固态二氧化碳充分接触,且圆筒转动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混合效果。转动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混合效果。转动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罐的液态二氧化碳加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搅拌罐的液态二氧化碳加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制备混凝土过程中,会注入二氧化碳将不具备强度的水化产物氢氧化钙转化为具有强度的碳酸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现有专利技术公开专利“一种搅拌中添加二氧化碳的混凝土建材制备方法及装置,202110992740.8”,记载了:在搅拌过程中添加二氧化碳制备水泥基建材,提升了水泥基建材整体碳化效率,降低工艺难度,综合提升硬化后水泥基建材的力学及长期耐久性能,更是倡导了绿色建材理念;但是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即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会放出大量热量,为此,我们提高一种向混凝土搅拌罐内的加入液态二氧化碳的加料结构,利用液态二氧化碳的蒸发、升华吸收热量,有助于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搅拌罐的液态二氧化碳加料结构,在混凝提搅拌时,将其内部加入液态二氧化碳,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有助于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通过圆筒完全插入混凝土内后再将二氧化碳推出,能够使得混凝土与固态二氧化碳充分接触,且圆筒转动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混合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搅拌罐的液态二氧化碳加料结构,包括设于搅拌罐内部的加料机构以及液态二氧化碳储液罐,所述搅拌罐中部转动装配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中部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搅拌副轴,所述加料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搅拌轴中部的矩形座,所述矩形座内部设有腔体,四个所述搅拌副轴均伸入所述腔体内共同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腔体上壁连接,四个所述搅拌副轴外侧均转动套设有套筒,四个所述套筒均伸入所述腔体内共同设有转动组件,四个所述套筒端部均安装有圆形套,四个所述搅拌副轴中部均设有第一管道,所述搅拌轴中部设有与四个所述第一管道连通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端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另一端与液态二氧化碳储液罐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连接有位于圆形套内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按压阀,所述圆形套设有与所述按压阀的按压开关相匹配的按压组件,所述圆形套侧壁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出料组件;
[0006]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圆形套外侧的圆筒,所述圆筒开设有半圆槽,所述圆筒圆心处通过转轴转动装配有半圆柱,且所述半圆柱与所述圆筒的内壁抵接,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圆形套内设有旋转构件,所述圆筒设有与所述圆形套连通的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的位置与所述出液管的位置对应。
[0007]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四个所述套筒伸入所述腔体内连接的第一斜齿,所述第一斜齿与套设在对应的搅拌副轴上,所述腔体中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上侧转动装配有第二斜
齿,所述第二斜齿与四个所述第一斜齿啮合匹配,所述隔板下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斜齿传动连接。
[0008]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四个第一凸台,四个所述第一凸台均匀分布设于所述圆形套靠近所述转轴的侧壁上,四个所述第一凸台的位置分别与四个所述弧形通槽的位置对应,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按压阀的按压开关抵接,所述第一凸台的两端均加工有第一斜面。
[0009]所述旋转构件包括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圆形套内连接的小齿轮,所述圆形套内转动装配有与所述小齿轮啮合匹配的大齿轮,所述圆形套内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上安装有多级伸缩杆,所述多级伸缩杆端部连接有与所述大齿轮啮合匹配的齿条,所述多级伸缩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齿条另一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搅拌副轴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圆形套内的圆盘,所述圆盘上固定有与所述推杆相匹配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两端均加工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圆盘的下侧。
[0010]所述进液管设有控制阀。
[0011]所述进液管设有流量计算器。
[0012]所述套筒内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杆。
[0013]所述电机为抱闸电机。
[0014]本专利技术在混凝提搅拌时,将其内部加入液态二氧化碳,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有助于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通过圆筒完全插入混凝土内后再将二氧化碳推出,能够使得混凝土与固态二氧化碳充分接触,且圆筒转动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5]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搅拌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搅拌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搅拌副轴、圆形套以及四组出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搅拌副轴、圆形套以及四组出料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7为图6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搅拌副轴、圆形套以及四组出料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9为图8中D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圆形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圆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8]搅拌罐1、搅拌轴11、搅拌副轴12、矩形座2、腔体21、连接柱22、套筒23、圆形套24、第一管道25、第二管道26、进液管27、控制阀271、流量计算器272、出液管28、按压阀29、圆筒3、转轴31、半圆柱32、弧形通槽33、第一斜齿4、隔板41、第二斜齿42、电机43、第一凸台5、小齿轮6、大齿轮61、圆环62、多级伸缩杆63、齿条64、弹簧65、推杆66、圆盘67、第二凸台68、搅拌杆7。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

1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搅拌罐的液态二氧化碳加料结构,包括设于搅拌罐1内部的加料机构以及液态二氧化碳储液罐,搅拌罐1中部转动装配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中部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搅拌副轴12,加料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搅拌轴11中部的矩形座2,矩形座2内部设有腔体21,四个搅拌副轴12均伸入腔体21内共同连接有连接柱22,连接柱22与腔体21上壁连接,四个搅拌副轴12外侧均转动套设有套筒23,四个套筒23均伸入腔体21内共同设有转动组件,四个套筒23端部均安装有圆形套24,四个搅拌副轴12中部均设有第一管道25,搅拌轴11中部设有与四个第一管道25连通的第二管道26,第二管道26上端连接有进液管27,进液管27另一端与液态二氧化碳储液罐连接,第一管道25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连接有位于圆形套24内的出液管28,出液管28上设置有按压阀29,圆形套24设有与按压阀29的按压开关相匹配的按压组件,圆形套24侧壁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出料组件;
[0031]出料组件包括固定设于圆形套24外侧的圆筒3,圆筒3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罐的液态二氧化碳加料结构,包括设于搅拌罐内部的加料机构以及液态二氧化碳储液罐,所述搅拌罐中部转动装配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中部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搅拌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搅拌轴中部的矩形座,所述矩形座内部设有腔体,四个所述搅拌副轴均伸入所述腔体内共同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腔体上壁连接,四个所述搅拌副轴外侧均转动套设有套筒,四个所述套筒均伸入所述腔体内共同设有转动组件,四个所述套筒端部均安装有圆形套,四个所述搅拌副轴中部均设有第一管道,所述搅拌轴中部设有与四个所述第一管道连通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端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另一端与液态二氧化碳储液罐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连接有位于圆形套内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按压阀,所述圆形套设有与所述按压阀的按压开关相匹配的按压组件,所述圆形套侧壁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出料组件;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圆形套外侧的圆筒,所述圆筒开设有半圆槽,所述圆筒圆心处通过转轴转动装配有半圆柱,且所述半圆柱与所述圆筒的内壁抵接,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圆形套内设有旋转构件,所述圆筒设有与所述圆形套连通的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的位置与所述出液管的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罐的液态二氧化碳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四个所述套筒伸入所述腔体内连接的第一斜齿,所述第一斜齿与套设在对应的搅拌副轴上,所述腔体中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上侧转动装配有第二斜齿,所述第二斜齿与四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德群
申请(专利权)人:马德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