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热炉内水冷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02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冷保护套技术领域,是一种矿热炉内水冷保护套;包括保护夹套体、内加强环装置和水管;在保护夹套体内沿轴向有环腔,在保护夹套体的内侧沿轴向间隔有至少两个的内加强环装置,在内加强环装置上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五个的紧固柱,紧固柱的外端压紧在对应位置的保护夹套体的内壁上,在内加强环装置和保护夹套体之间固定安装有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保护夹套体、内加强环装置和水管的配合使用,实现保护套水冷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防止了在运行过程中保护夹套体形变的风险,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延长了使用寿命。延长了使用寿命。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热炉内水冷保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水冷保护套
,是一种矿热炉内水冷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保护套是保障矿热炉正常运行的重要部件,其设计结构、工艺方式、选择材料、制作质量都直接关系到矿热炉能否正常生产运行。因为经常处于炉内的高温热辐射、高温炉气及周围大电流通过产生的磁场等恶劣工作环境中,由于高温导致材料变形,大量焊缝在超出其焊缝的许用应力时,开裂的几率很大,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严重变形或焊缝开裂漏水等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热炉内水冷保护套,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保护套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严重变形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矿热炉内水冷保护套,包括保护夹套体、内加强环装置和水管;在保护夹套体内沿轴向有环腔,在保护夹套体的内侧沿轴向间隔有至少两个的内加强环装置,在内加强环装置上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五个的紧固柱,紧固柱的外端压紧在对应位置的保护夹套体的内壁上,内加强环装置和保护夹套体之间有间距,在保护夹套体的前端和后端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在内加强环装置和保护夹套体之间固定安装有水管,在保护夹套体的前部内侧设有与环腔相连通的进水端,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保护夹套体的进水端上,在保护夹套体的后部外侧设有与环腔相连通的出水端。
[0005]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对应紧固柱位置的保护夹套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块,在紧固柱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顶紧块,顶紧块通过紧固柱压紧在加强块上。
[0007]上述内加强环装置包括加强圈、前侧筋板和后侧筋板,前侧筋板的外端和加强圈的前侧内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后侧筋板的外端和加强圈的后侧内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前侧筋板和后侧筋板之间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五个定位块,在定位块和对应位置的加强圈上分别设置有内螺纹安装孔,在紧固柱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紧固柱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定位块和加强圈上。
[0008]上述在定位块两侧的前侧筋板和后侧筋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
[0009]上述紧固柱为螺杆。
[0010]上述在保护夹套体的前部内侧沿圆周对称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吊耳。
[0011]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保护夹套体、内加强环装置和水管的配合使用,实现保护套水冷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防止了在运行过程中保护夹套体形变的风险,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保护夹套体,2为水管,3为紧固柱,4为环形连接板,5为出水端,6为加强块,7为顶紧块,8为加强圈,9为前侧筋板,10为吊耳,11为定位块,12为加强筋板,13为环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6]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8]如附图1、2所示,该矿热炉内水冷保护套包括保护夹套体1、内加强环装置和水管2;在保护夹套体1内沿轴向有环腔13,在保护夹套体1的内侧沿轴向间隔有至少两个的内加强环装置,在内加强环装置上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五个的紧固柱3,紧固柱3的外端压紧在对应位置的保护夹套体1的内壁上,内加强环装置和保护夹套体1之间有间距,在保护夹套体1的前端和后端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4,在内加强环装置和保护夹套体1之间固定安装有水管2,在保护夹套体1的前部内侧设有与环腔13相连通的进水端,水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保护夹套体1的进水端上,在保护夹套体1的后部外侧设有与环腔13相连通的出水端5。这样,通过保护夹套体1、内加强环装置和水管2的配合使用,实现保护套水冷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防止了在运行过程中保护夹套体1形变的风险,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中保护夹套体1的焊接方式由原铆钉式焊接转变为整体焊接,尽量减少焊缝数量,保证其过水焊缝不因高温因素而炸裂;本技术一方面焊接工序方便;一方面减少焊缝数量,在高温热辐射、高温炉气中减少焊缝开裂的几率。保护夹套体1可为现有公知公用的夹套,为双层结构,保护夹套体1的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环腔13可以通水循环,保持温度从而实现水冷的目的;使用时将保护夹套体1套在电极上,其作用是在烟罩和电极柱之间提供良好的密封,一方面保护电极,一方面保护连接铜瓦的导电铜管等套内管道。
[0019]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矿热炉内水冷保护套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0]如附图1所示,对应紧固柱3位置的保护夹套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块6,在紧固柱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顶紧块7,顶紧块7通过紧固柱3压紧在加强块6上。这样,通过顶紧块7和加强块6能更好的加强保护夹套体1的强度,防止在运行过程中的形变。
[0021]如附图1所示,内加强环装置包括加强圈8、前侧筋板9和后侧筋板,前侧筋板9的外端和加强圈8的前侧内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后侧筋板的外端和加强圈8的后侧内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前侧筋板9和后侧筋板之间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五个定位块11,在定位块11和对应位置的加强圈8上分别设置有内螺纹安装孔,在紧固柱3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紧固柱3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定位块11和加强圈8上。这样,可通过紧固柱3的松紧可调节对保
护夹套体1的紧固强度。
[0022]如附图1所示,在定位块11两侧的前侧筋板9和后侧筋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12。这样,通过加强筋板12增加了加强圈8的强度。
[0023]根据需要,紧固柱3为螺杆。这样,螺杆更实用且更经济。
[0024]如附图1所示,在保护夹套体1的前部内侧沿圆周对称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吊耳10。这样,可通过吊耳10进行吊装,方便了安装和拆卸。
[0025]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热炉内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夹套体、内加强环装置和水管;在保护夹套体内沿轴向有环腔,在保护夹套体的内侧沿轴向间隔有至少两个的内加强环装置,在内加强环装置上沿圆周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五个的紧固柱,紧固柱的外端压紧在对应位置的保护夹套体的内壁上,内加强环装置和保护夹套体之间有间距,在保护夹套体的前端和后端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在内加强环装置和保护夹套体之间固定安装有水管,在保护夹套体的前部内侧设有与环腔相连通的进水端,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保护夹套体的进水端上,在保护夹套体的后部外侧设有与环腔相连通的出水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热炉内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对应紧固柱位置的保护夹套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块,在紧固柱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顶紧块,顶紧块通过紧固柱压紧在加强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矿热炉内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内加强环装置包括加强圈、前侧筋板和后侧筋板,前侧筋板的外端和加强圈的前侧内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后侧筋板的外端和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许君沈善文魏勇鹏姚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