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组件、压缩机及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74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组件、压缩机及空调机组。电机组件包括径向气体轴承;止推气体轴承;预设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零部件,所述零部件上设置有气体通道,且部分所述气体通道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供气流道,部分所述气体通道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供气流道,在两个所述气体通道的连通位置处环绕有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组件、压缩机及空调机组,利用密封结构对气体通道的连通位置进行密封,从而保证气体通道之间形成的第一供气流道和第二供气流道的密封性,使得径向气体轴承和止推气体轴承均能够获得稳定的气源供给,从而实现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更好的稳定性。的承载能力和更好的稳定性。的承载能力和更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组件、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设备
,特别是一种电机组件、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气悬浮轴承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动压气悬浮轴承,一种是静压气悬浮轴承。动压气悬浮轴承无需外部提供气源,结构简单,但启停过程轴承会与转子接触存在一定磨损。静压气悬浮轴承是需外部提供一定压力的气源在轴承表面形成具有承载力的气膜,静压气悬浮压缩机无论是在开机或者停机是,转子都是在悬浮状态的,静压气悬浮轴承真正达到了了无接触,不发热的优良特性,电机中需要设置径向气体轴承对转轴进行支撑和止推气体轴承进行限位,而两种气体轴承需要独立的供气流道,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在零部件上开设气体流道并进行拼合而形成供气流道,在气体流道拼合的位置处存在泄漏的问题使得供气流道的密封效果低,造成径向气体轴承和止推气体轴承的支撑限位效果差的问题,最终造成电机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密封结构对气体流道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来提高密封效果及稳定性的电机组件、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0004]一种电机组件,包括:
[0005]径向气体轴承;
[0006]止推气体轴承;
[0007]预设结构,所述径向气体轴承和所述止推气体轴承均设置于所述预设结构上,所述预设结构内设置有第一供气流道和第二供气流道,所述第一供气流道与所述径向气体轴承连通,所述第二供气流道与所述止推气体轴承连通;
[0008]所述预设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零部件,所述零部件上设置有气体通道,且部分所述气体通道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供气流道,部分所述气体通道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供气流道,在两个所述气体通道的连通位置处环绕有密封结构。
[0009]所述零部件具有配合面,所述气体通道的连通口设置于所述配合面上,在两个所述气体通道相互连通的所述零部件中,一个所述零部件的配合面与另一所述零部件的配合面贴合设置,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两个所述零部件之间,且位于所述配合面处。
[0010]所述零部件上设置有环绕于所述气体通道的连通口外侧的安装槽,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密封结构的厚度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厚度。
[0011]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壳体和轴承座,所述径向气体轴承和所述止推气体轴承均通过所述轴承座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轴承座和所述壳体共同构成所述预设结构。
[0012]所述电机组件应用于压缩机内,所述压缩机包括扩压器,所述止推气体轴承位于所述扩压器和所述轴承座之间,所述扩压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扩压器上设置有第三供气流道,所述第三供气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供气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止推气体轴
承连通,且所述第三供气流道和所述止推气体轴承的连通位置处环绕有密封结构。
[0013]所述径向气体轴承和所述预设结构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且所述密封结构环绕于所述第一供气流道和所述径向气体轴承的连通位置处。
[0014]所述预设结构具有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供气流道在所述第一配合面上形成有第一供气出口,所述径向气体轴承与所述第一配合面贴合设置,且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径向气体轴承和所述第一配合面之间。
[0015]所述径向气体轴承上设置有径向供气孔,所述第一供气出口与所述径向供气孔连通,且所述径向供气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供气出口的轴线共线。
[0016]所述止推气体轴承和所述预设结构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且所述密封结构环绕与所述第二供气流道和所述止推气体轴承的连通位置处。
[0017]所述预设结构具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二供气流道在所述第二配合面上形成有第二供气出口,所述止推气体轴承与所述第二配合面贴合设置,且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止推气体轴承和所述第二配合面之间。
[0018]所述止推气体轴承上设置有止推供气孔,所述止推供气孔与所述第二供气出口连通,所述止推供气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供气出口的轴线共线。
[0019]所述密封结构包括O型密封圈。
[0020]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电机组件。
[0021]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电机组件或上述的压缩机。
[0022]本技术提供的电机组件、压缩机及空调机组,利用密封结构对气体通道的连通位置进行密封,从而保证气体通道之间形成的第一供气流道和第二供气流道的密封性,使得径向气体轴承和止推气体轴承均能够获得稳定的气源供给,从而实现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更好的稳定性,同时径向气体轴承和止推气体轴承采用不同的供气流道,实现独立式供气结构,方便根据径向气体轴承和止推气体轴承对出气压力和流量的需求进行独立调节,从而实现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出现漏气等问题,可单独排查供气流道所涉及零部件上气体通道的气密性,可精准找出泄漏位置,处理快速简单,且可以直接采用相同零部件进行更换,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组件的剖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组件的另一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供气流道和第三供气流道的局部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径向气体轴承;2、止推气体轴承;31、零部件;32、气体通道;33、第一供气流道;34、第二供气流道;4、密封结构;5、壳体;6、轴承座;7、扩压器;71、第三供气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的电机组件,包括:径向气体轴承1;止推气体轴承2;预设结构,所述径向气体轴承1和所述止推气体轴承2均设置于所述预设结构上,并且径向气体轴承1和止推气体轴承2分别连接在预设结构的不同位置处,具体的,电机组件还包括转轴,径向气体轴承1套设于转轴上,轴承座套设在径向气体轴承1上,而止推气体轴承2套设于转轴上,且止推气体轴承2位于轴承座的一侧。并且径向气体轴承1和止推气体轴承2所需的气体压力和气体流量均不相同,因此,需要为径向气体轴承1和止推气体轴承2进行独立供气,因此,所述预设结构内设置有第一供气流道33和第二供气流道34,所述第一供气流道33与所述径向气体轴承1连通,所述第二供气流道34与所述止推气体轴承2连通.
[0030]所述预设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零部件31,所述零部件31上设置有气体通道32,且部分所述气体通道32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供气流道33,部分所述气体通道32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供气流道34,在两个所述气体通道32的连通位置处环绕有密封结构4。利用密封结构4对气体通道32的连通位置进行密封,从而保证气体通道32之间形成的第一供气流道33和第二供气流道34的密封性,使得径向气体轴承1和止推气体轴承2均能够获得稳定的气源供给,从而实现更高的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径向气体轴承(1);止推气体轴承(2);预设结构,所述径向气体轴承(1)和所述止推气体轴承(2)均设置于所述预设结构上,所述预设结构内设置有第一供气流道(33)和第二供气流道(34),所述第一供气流道(33)与所述径向气体轴承(1)连通,所述第二供气流道(34)与所述止推气体轴承(2)连通;所述预设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零部件(31),所述零部件(31)上设置有气体通道(32),且部分所述气体通道(32)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供气流道(33),部分所述气体通道(32)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供气流道(34),在两个所述气体通道(32)的连通位置处环绕有密封结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零部件(31)具有配合面,所述气体通道(32)的连通口设置于所述配合面上,在两个所述气体通道(32)相互连通的所述零部件(31)中,一个所述零部件(31)的配合面与另一所述零部件(31)的配合面贴合设置,所述密封结构(4)设置于两个所述零部件(31)之间,且位于所述配合面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零部件(31)上设置有环绕于所述气体通道(32)的连通口外侧的安装槽,所述密封结构(4)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密封结构(4)的厚度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壳体(5)和轴承座(6),所述径向气体轴承(1)和所述止推气体轴承(2)均通过所述轴承座(6)设置于所述壳体(5)上,所述轴承座(6)和所述壳体(5)共同构成所述预设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应用于压缩机内,所述压缩机包括扩压器(7),所述止推气体轴承(2)位于所述扩压器(7)和所述轴承座(6)之间,所述扩压器(7)设置于所述壳体(5)上,所述扩压器(7)上设置有第三供气流道(71),所述第三供气流道(7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供气流道(34)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浩陈玉辉钟瑞兴王瑞冬唐华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