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73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属于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技术领域;建立对接系统,包括组件、舱段、侧孔、顶孔、校准孔、CCD相机、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固定装置和传感器支架;并将对接过程分为了组件进入舱段、组件到达指定位置和两孔调姿三部分;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调节组件与舱段的径向距离,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组件与舱段的轴向距离,采用CCD相机采集装配孔边缘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六自由度平台和传感器对组件实现自动化对接,舱段和组件三孔自动实现同轴控制,偏差不大于0.1mm,大大节省了人力;对接精度高,对接效率高,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对接装配过程。装配过程。装配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正交孔系自动对正
,涉及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舱段与组件是飞行器的重要零件,在其径向加工有多个径向孔,各孔呈现正交状态。舵系统在对接装配过程中,需完成三组舱段舵轴孔与组件摇臂孔同轴,舱段为复合材料,组件为金属材料,舱段和组件的左、右、上三个方向上均有三个同轴的通孔,同轴度≤0.1mm,对接精度要求高,致使对接效率低,且因舱段与组件间隙小,极易发生碰撞,对接装配过程不易监测。
[0003]目前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使用六自由度平台和传感器对组件实现自动化对接,舱段和组件三孔自动实现同轴控制,偏差不大于0.1mm,大大节省了人力;对接精度高,对接效率高,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对接装配过程。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包括:
[0007]建立对接系统;包括组件、舱段、CCD相机

、激光位移传感器

、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固定装置、传感器支架

;舱段上设置有舱段孔

;组件上设置有组件孔


[0008]定义对正坐标系xyz;
[0009]将组件移动至进入舱段的开口端;r/>[0010]对组件进行姿态调整;包括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对组件进行姿态调整、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对组件进行姿态调整和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对组件进行姿态调整;
[0011]通过CCD相机

对舱段孔

和组件孔

进行孔轮信息提取;以舱段孔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通过离散点坐标,结合圆系列方程,提取出组件孔、和分别与舱段孔、和的圆心坐标、交点坐标、交点直线方程;
[0012]对组件孔

与舱段孔

进行对中调姿处理,包括无交点处理、去组合边缘处理和圆心对中处理;
[0013]使组件的组件孔

圆心分别与舱段的舱段孔

的圆心重合,完成最终调姿。
[0014]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对接系统具体为:
[0015]舱段轴向水平放置在外部基座平台上;检测固定装置为拱门结构,检测固定装置跨越安装在舱段的上方;传感器支架固定安装在检测固定装置顶部横梁的中部;舱段的顶部中心设置有舱段孔;舱段的两侧分别设置舱段孔和舱段孔;舱段孔和舱段孔同轴,且舱段孔、舱段孔和舱段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传感器支架安装在外部基座平台上,且位于舱段的
开口端;传感器支架为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传感器支架2个竖边内侧;激光位移传感器、对称安装在传感器支架水平边的上表面;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支架的底端;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支架的底端;CCD相机和CCD相机分别安装在检测固定装置两竖边的内侧壁;且CCD相机对准舱段孔,CCD相机对准准舱段孔;CCD相机安装在检测固定装置顶部横梁的中部,且CCD相机对准舱段孔;
[0016]组件安装在外部六自由度平台上;组件与舱段同轴水平放置,组件位于舱段开口端外侧;组件的顶部中心设置有组件孔;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组件孔和组件孔;组件孔和组件孔同轴,且组件孔、组件孔和组件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0017]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对正坐标系xyz中,z轴竖直向上;y轴为舱段轴向方向;x轴由右手定则确定。
[0018]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将组件移动至进入舱段的开口端的具体过程为:
[0019]组件通过六自由度平台进行进给,并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判断组件是否将进入舱段,当达到目标值时,六自由度平台停止进给运动。
[0020]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对组件进行姿态调整的过程为:
[0021]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测量组件与其之间的z方向的距离z1、z2;通过六自由度平台绕y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使z1与z2相等;然后通过六自由度平台使组件沿z轴上下运动,使z1和z2达到目标值z0;调整后,组件在y轴旋转、z轴平移被限定,其余自由度不被限定。
[0022]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对组件进行姿态调整的过程为:
[0023]通过侧面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测量组件与其之间的距离x1和x2;通过x1计算出对侧差值Δx=lx

lz

x1;其中,lz为组件在x方向的宽度,并将Δx与x2比较,判断组件是否沿z轴有旋转偏差;当Δx与x2不相等时,则使六自由度平台绕z轴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若Δx与x2相等时,则停止旋转;然后使组件沿x轴进行平移,直至达到目标值x0;调整后,组件在z轴旋转、x轴平移被限定;x轴旋转和y轴平移未被限定。
[0024]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对组件进行姿态调整的过程为:
[0025]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组件与其之间的距离z1,若其偏离目标值z0,则通过六自由度平台使其沿x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直至达到目标值。
[0026]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无交点处理的具体过程为:
[0027]当组件尚未运动到指定位置时,组件孔、和分别与舱段孔、和间会有交点;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判断是否到位,由于各零件安装固定误差较小,加上前期对接前位置姿态检测完成,因此通过测距基本判定两孔位置,保证此时两孔无交点。
[0028]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去组合边缘处理的过程为:
[0029]当组件绕各轴均无旋转时,组件孔为圆形;当组件绕x轴旋转时,组件孔依然为圆
形;当组件绕y轴旋转时,采集的组件孔上、下出现另一边缘;当组件绕z轴旋转时,采集的组件孔左、右出现另一边缘;因此,只有绕y和z两轴才会出现组合边缘,通过该步骤去除y和z两轴的旋转;
[0030]当CCD相机采集到组件孔轮廓为组合边缘时;初始采集图像,根据交点所在象限,决定六自由度平台绕y轴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转动;当交点处于z轴时,则停止y轴转绕;再根据圆弧段处于左方还是右方,使组件绕z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最终相机采集的图形只有组件孔和舱段孔的圆形,无其他边缘;去除组件孔和舱段孔多余圆弧段后,再通过顶部CCD相机采集组件顶部组件孔的信息,采用同样方法,使组件绕绝对坐标系z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去除顶部组件孔的多余圆弧;至此,组件绕x、y和z三轴的旋转均已确定;此外,通过组件孔轮廓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对接系统;包括组件(1)、舱段(2)、CCD相机(31)

(33)、激光位移传感器(41)

(45)、激光测距传感器(5)、检测固定装置(6)、传感器支架(7)

(8);舱段(2)上设置有舱段孔(21)

(23);组件(1)上设置有组件孔(11)

(13);定义对正坐标系xyz;将组件(1)移动至进入舱段(2)的开口端;对组件(1)进行姿态调整;包括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42)、(43)对组件(1)进行姿态调整、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41)、(44)对组件(1)进行姿态调整和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45)对组件(1)进行姿态调整;通过CCD相机(31)

(33)对舱段孔(21)

(23)和组件孔(11)

(13)进行孔轮信息提取;以舱段孔(21)

(23)为原点,建立坐标系;通过离散点坐标,结合圆系列方程,提取出组件孔(11)、(12)和(13)分别与舱段孔(21)、(22)和(23)的圆心坐标、交点坐标、交点直线方程;对组件孔(11)

(13)与舱段孔(21)

(23)进行对中调姿处理,包括无交点处理、去组合边缘处理和圆心对中处理;使组件(1)的组件孔(11)

(13)圆心分别与舱段(2)的舱段孔(21)

(23)的圆心重合,完成最终调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接系统具体为:舱段(2)轴向水平放置在外部基座平台上;检测固定装置(6)为拱门结构,检测固定装置(6)跨越安装在舱段(2)的上方;传感器支架(8)固定安装在检测固定装置(6)顶部横梁的中部;舱段(2)的顶部中心设置有舱段孔(22);舱段(2)的两侧分别设置舱段孔(21)和舱段孔(23);舱段孔(21)和舱段孔(23)同轴,且舱段孔(22)、舱段孔(21)和舱段孔(23)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传感器支架(7)安装在外部基座平台上,且位于舱段(2)的开口端;传感器支架(7)为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激光位移传感器(41)、(44)分别安装在传感器支架(7)2个竖边内侧;激光位移传感器(42)、(43)对称安装在传感器支架(7)水平边的上表面;激光位移传感器(45)安装在传感器支架(8)的底端;激光测距传感器(5)安装在传感器支架(8)的底端;CCD相机(31)和CCD相机(33)分别安装在检测固定装置(6)两竖边的内侧壁;且CCD相机(31)对准舱段孔(21),CCD相机(33)对准准舱段孔(23);CCD相机(32)安装在检测固定装置(6)顶部横梁的中部,且CCD相机(32)对准舱段孔(22);组件(1)安装在外部六自由度平台上;组件(1)与舱段(2)同轴水平放置,组件(1)位于舱段(2)开口端外侧;组件(1)的顶部中心设置有组件孔(12);组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组件孔(11)和组件孔(13);组件孔(11)和组件孔(13)同轴,且组件孔(11)、组件孔(12)和组件孔(1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正坐标系xyz中,z轴竖直向上;y轴为舱段(2)轴向方向;x轴由右手定则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组件对接的正交孔系自动对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组件(1)移动至进入舱段(2)的开口端的具体过程为:组件(1)通过六自由度平台进行进给,并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5)判断组件(1)是否将进入舱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远钟扬魏金花裴天河方春平王增刚康鹏飞王怀佳班晓伟薛刚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