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侏罗系陆相地层成像精度的小平滑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275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9
一种提高侏罗系陆相地层成像精度的小平滑面处理方法,涉及地质勘探领域。该提高侏罗系陆相地层成像精度的小平滑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至准备、建立浮动基准面、建立初始速度模型、静校正量计算、静校正量分解、双平方根动校正。本申请提供的提高侏罗系陆相地层成像精度的小平滑面处理方法采用小平滑面作为浮动基准面更接近真实地表,且能够保持炮检点的地表一致性特点,并改善采用大平滑面引起的近地表波场畸变的影响,提高了复杂山地尤其是地表起伏剧烈区域的成像精度,同时创新性的采用了双平方根动校正的方法校正了因炮检点位置差异引起的时差,改善了地震资料的同相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成像精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成像精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成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侏罗系陆相地层成像精度的小平滑面处理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地质勘探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侏罗系陆相地层成像精度的小平滑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四川盆地在早中侏罗世为陆内弱拉张环境下的大型克拉通内凹陷盆地,其沉积环境稳定且地层多为整合接触,在中下侏罗统经历三期大的湖侵发育多套半深湖相优质页岩储层,并在水退期发育砂岩储层,立体勘探潜力大,而落实地震资料成像是该地区勘探面临的首要问题。四川盆地多属于山地地貌,山地资料存在地形变化剧烈、低降速带变化快,高速层出露等现象,使得静校正问题尤为突出。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地层埋深较浅,现有地震资料由于覆盖次数较低的原因致使静校正问题对浅层成像精度影响更大。
[0003]针对山地静校正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引入浮动基准面,先将地震数据校正到浮动基准面上,在此浮动面上进行一系列处理,最后再校正到固定面上。而目前时间域成像处理时浮动基准面多以采集排列的一半(2000

3000米)为平滑半径,相对而言是一个大平滑面,且每一个CMP道集内的炮点、检波点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侏罗系陆相地层成像精度的小平滑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S1、初至准备;人机交互拾取编辑初至信息;S2、建立浮动基准面;从地震数据提取炮检点高程信息求取地下反射点高程值,对多个地下反射点高程值进行300

500米尺度的平滑,将平滑后的地下反射点高程值构成的高程面作为浮动基准面;S3、建立初始速度模型;在工区范围内选择代表工区范围低降速带变化的单炮,根据所述单炮的初至信息反演建立近地表初始模型;S4、静校正量计算;利用近地表初始模型把地下分成网格单元,从震源到接收点的射线通过地下网格单元,用射线追踪计算模拟的初至时间修改模型,使观测和计算的初至时间差达到最小,求取得到风化层校正量和炮检点实际位置到浮动基准面的校正量;S5、静校正量分解;利用求取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小玲严建国刘倩周百花杨萌王惠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