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压后缝网迭代拟合技术刻画剩余气分布的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页岩气开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压后缝网迭代拟合技术刻画剩余气分布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页岩气资源十分丰富,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在25万亿方以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如能高效开发能够极大的缓解国内能源的紧张问题,有效推进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转型,增强国家能源安全。
[0003]页岩储层较为致密且渗透率较低,在天然状态下难于直接开采出页岩气,现阶段主要采用水力压裂技术产生人工裂缝,以使天然裂缝间能够互相贯通获得较为复杂的裂缝网格(缝网)以期增加页岩气层的连通性和流动性,从而提高页岩气产能最终获得可观的开采量。页岩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通常会经历“初期大井距开发”向“小井距加密开发”及“分层系立体开发”的过程,因此井区剩余气分布规律的刻画对于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压后缝网迭代拟合技术刻画剩余气分布的方法,其充分考虑工区气井储层、地质构造、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压后缝网迭代拟合技术刻画剩余气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所需基础资料,基础资料包括井区地质资料、井身结构、压裂施工参数、生产数据、微地震监测资料、产气剖面资料、压裂干扰资料;S2、基于页岩气水平井的储层特征、水平段长、井斜、射孔参数、历史生产数据,通过不稳定产量分析方法开展生产动态分析,得到页岩气水平井的平均缝长和平均缝高;S3、基于步骤S2得到的页岩气水平井的平均缝长和平均缝高并结合分段压裂施工参数,得到页岩气水平井分段等效缝长和分段等效缝高;S4、将微地震监测的分段缝长及分段缝高结果,与实施微地震监测的页岩气水平井的分段压裂干扰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式,再结合步骤S3的分段等效缝长和分段等效缝高数据及分段压裂干扰数据,求取未实施微地震监测的页岩气水平井分段非等效缝长和分段非等效缝高数据;S5、建立井区地质模型,拟合压裂施工参数,得到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裂缝网络三维形态模型,再将地质模型导入数值模型拟合历史生产数据,以步骤S4求取的分段非等效缝长和分段非等效缝高为约束,进行迭代拟合,直至拟合结果准确,确定最终分段非等效缝长和最终分段非等效缝高;S6、根据页岩气水平井实际井轨迹穿行层位,以及步骤S5确定的最终分段非等效缝长和最终分段非等效缝高,确定纵向储量动用情况;S7、依据步骤S5确定的分段非等效缝长及步骤S6确定的纵向储量动用情况,确定分小层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可采储量分布;S8、结合原始地质储量、分小层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莉,蔡进,陈学辉,龙玉梅,康红,陈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