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22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及使用方法,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包括作业平台单元、第一支承腿单元和第二支承腿单元,所述第一支承腿单元、第二支承腿单元间隔安装在所述作业平台单元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作业平台单元包括主平台节段和副平台节段,所述第一伸缩套架机构还包括铰接支座,所述第二伸缩套架机构还包括滑动铰接支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不仅具备高度升降自由调节、平台长度宽度自由调节的功能,适用于不同高度、宽度、空间大小的厂房施工环境,还具备灵活行走及转向的功能,满足在施工现场的自由转移和使用,实现大范围、广空间条件下的安全高效高空作业,提高建造质量和作业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行业钢结构工业厂房建造装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工业厂房主要由钢柱、钢梁、墙面及屋面檩条、外封板及机电管线等组成。钢结构工业厂房的建造过程需要由人工将大量的钢结构件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连接起来。
[0003]由于钢结构件尺寸大、重量重,并且作业面大部分设在高空,所以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高空作业施工方式多采用自制吊篮、井字架、登高车、钢爬梯等常规设备配合起重机来完成的。然而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利用起重机进行高空作业,多存在着实际作业空间受限、操作不便,及危险源较多、事故安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问题,严重影响建造质量和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大范围、广空间内安全高效进行高空作业的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及使用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包括作业平台单元、第一支承腿单元和第二支承腿单元,所述第一支承腿单元、第二支承腿单元间隔安装在所述作业平台单元底部的左右两端;
[0006]所述作业平台单元包括主平台节段和副平台节段,所述副平台节段具有两组,分别铰接在所述主平台节段的左右两端,所述副平台节段朝外的侧端滑动嵌装有伸缩平台;
[0007]所述第一支承腿单元、第二支承腿单元均包括行走底盘机构和梯子围栏防护机构,所述第一支承腿单元还包括第一伸缩套架机构,所述第二支承腿单元还包括第二伸缩套架机构,所述第一伸缩套架机构、第二伸缩套架机构均包括外套架、内套架和顶升油缸,所述第一伸缩套架机构还包括铰接支座,所述第二伸缩套架机构还包括滑动铰接支座。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平台节段包括中部平台、两个分别可折叠安装在所述中部平台前后两侧的第一翻转平台,所述第一翻转平台朝外的侧边安装有第一栏杆;
[0009]所述副平台节段包括悬挑平台、两个分别可折叠安装在所述悬挑平台前后两侧的第二翻转平台,所述第二翻转平台朝外的侧边安装有第二栏杆,所述中部平台与所述悬挑平台同寛,所述第一翻转平台与所述第二翻转平台同寛,所述第一栏杆与所述第二栏杆不等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套架与所述内套架均由四根竖直的立柱桁架以及交叉连接在相邻两根所述立柱桁架之间的加强筋组装构成;
[0011]设于所述外套架中的所述立柱桁架的内侧面上竖直固定有内侧导轨,设于所述内套架中的所述立柱桁架的外侧面上竖直固定有外侧导轨,且位于所述外侧导轨两侧边的等
高位置处分别间隔固定有多个销轴支撑板,所述内侧导轨与所述外侧导轨上均设置有导轮,所述内套架经由所述外侧导轨和内侧导轨之间的滑动匹配,实现在所述外套架内部的滑动嵌套安装。
[0012]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油缸竖直安装在所述内套架之中,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套架机构或所述第二伸缩套架机构中的所述顶升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内套架沿所述外套架的内壁实现上下移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铰接支座具有两组,分别间隔固定安装在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套架机构中的所述内套架的顶端,所述铰接支座与位于左侧端的所述副平台节段铰接匹配。
[0014]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铰接支座具有两组,分别经由直线导轨间隔滑动安装在设于所述第二伸缩套架机构中的所述内套架的顶端,所述滑动铰接支座与位于右侧端的所述副平台节段铰接匹配。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吊臂单元,所述第一伸缩套架机构、第二伸缩套架机构均还包括吊臂安装座;
[0016]所述吊臂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内套架的顶端内部,所述悬挑平台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吊臂单元具有两组,分别穿过左右两侧的所述安装口安装在所述吊臂安装座上,所述悬挑平台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口连通的隐藏口,所述吊臂单元可伸出于所述隐藏口,处于向上空延伸的状态,所述吊臂单元还可向下方收回,处于平放至所述隐藏口内的状态。
[0017]进一步地,所述行走底盘机构包括履带底盘、支撑梁、支腿油缸、回转支承和回转驱动模块;
[0018]所述支撑梁固定支撑在所述外套架的底部,所述履带底盘具有两组,分别间隔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的底部两侧,所述支腿油缸具有多组,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梁的底部四角,且所述支腿油缸的底部经由活塞柱安装有可抵触至地面的均压板,所述回转支承居中设于所述支撑梁的底部,且所述回转支承与所述履带底盘连接呈一体,所述回转驱动模块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承上,且所述回转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和回转减速机。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跨越连接架,所述跨越连接架包括多组铰接相连的节段支架,所述跨越连接架位于所述作业平台单元的下端,并横向铰接在间隔而设的两组所述外套架之间。
[0020]一种智能建造集成平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所述内套架在所述顶升油缸的驱动作用下,以及在所述外侧导轨和内侧导轨的滑动限位作用下,沿着外围嵌套的所述外套架实现上下移动,实现集成平台整体高度的升高或降低;
[0022]S2:在所述铰接支座、滑动铰接支座的铰接结构限制下,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副平台节段分别在所述内套架的顶部实现水平角度状态下或者不同倾斜角度状态下的约束释放,实现所述作业平台单元水平角度或倾斜角度的调整;
[0023]S3:所述作业平台单元通过拆除或者扩展所述主平台节段、所述跨越连接架中间的所述节段支架,实现集成平台整体长度的缩短或者延长,所述作业平台单元通过向内折叠或者向外翻开所述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实现集成平台整体宽度的收窄或者拓宽;
[0024]S4:所述履带底盘行走,实现集成平台在各施工工位之间的转移;
[0025]S5:所述支腿油缸撑地顶升,使所述履带底盘离地,所述回转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回转支承转向,并带动所述履带底盘一并转向,以实现所述行走底盘机构的横向转动、纵向转动,进而实现集成平台的灵活转向;
[0026]S6:所述吊臂单元在液压驱动系统的作用下,实现在所述作业平台单元上方的起吊作业,待高空作业施工完毕后,所述吊臂单元可收回至所述隐藏口内平放。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8]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支撑套架、作业平台与电液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构成本集成平台,不仅具备高度升降自由调节、平台长度宽度自由调节的功能,适用于不同高度、宽度、空间大小的厂房施工环境,还具备灵活行走及转向的功能,满足在施工现场的自由转移和使用,实现大范围、广空间条件下的安全高效高空作业,提高建造质量和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轴侧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吊臂单元伸展作业、履带底盘纵向行走状态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吊臂单元收回平放、履带底盘横向行走状态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作业平台单元俯视图。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平台单元(1)、第一支承腿单元(5)和第二支承腿单元(6),所述第一支承腿单元(5)、第二支承腿单元(6)间隔安装在所述作业平台单元(1)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作业平台单元(1)包括主平台节段(2)和副平台节段(3),所述副平台节段(3)具有两组,分别铰接在所述主平台节段(2)的左右两端,所述副平台节段(3)朝外的侧端滑动嵌装有伸缩平台(303);所述第一支承腿单元(5)、第二支承腿单元(6)均包括行走底盘机构(9)和梯子围栏防护机构(10),所述第一支承腿单元(5)还包括第一伸缩套架机构(7),所述第二支承腿单元(6)还包括第二伸缩套架机构(8),所述第一伸缩套架机构(7)、第二伸缩套架机构(8)均包括外套架(12)、内套架(13)和顶升油缸(17),所述第一伸缩套架机构(7)还包括铰接支座(15),所述第二伸缩套架机构(8)还包括滑动铰接支座(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平台节段(2)包括中部平台(201)、两个分别可折叠安装在所述中部平台(201)前后两侧的第一翻转平台(202),所述第一翻转平台(202)朝外的侧边安装有第一栏杆(203);所述副平台节段(3)包括悬挑平台(301)、两个分别可折叠安装在所述悬挑平台(301)前后两侧的第二翻转平台(302),所述第二翻转平台(302)朝外的侧边安装有第二栏杆(306),所述中部平台(201)与所述悬挑平台(301)同寛,所述第一翻转平台(202)与所述第二翻转平台(302)同寛,所述第一栏杆(203)与所述第二栏杆(306)不等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架(12)与所述内套架(13)均由四根竖直的立柱桁架以及交叉连接在相邻两根所述立柱桁架之间的加强筋组装构成;设于所述外套架(12)中的所述立柱桁架的内侧面上竖直固定有内侧导轨,设于所述内套架(13)中的所述立柱桁架的外侧面上竖直固定有外侧导轨,且位于所述外侧导轨两侧边的等高位置处分别间隔固定有多个销轴支撑板,所述内侧导轨与所述外侧导轨上均设置有导轮,所述内套架(13)经由所述外侧导轨和内侧导轨之间的滑动匹配,实现在所述外套架(12)内部的滑动嵌套安装。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油缸(17)竖直安装在所述内套架(13)之中,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套架机构(7)或所述第二伸缩套架机构(8)中的所述顶升油缸(17)用于驱动所述内套架(13)沿所述外套架(12)的内壁实现上下移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支座(15)具有两组,分别间隔固定安装在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套架机构(7)中的所述内套架(13)的顶端,所述铰接支座(15)与位于左侧端的所述副平台节段(3)铰接匹配。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铰接支座(16)具有两组,分别经由直线导轨(1601)间隔滑动安装在设于所述第二伸缩套架机构(8)中的所述内套架(13)的顶端,所述滑动铰接支座(16)与位于右侧端的所述副平台节段(3)铰接匹配。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臂单元(4),所述第一伸缩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寒廖峰罗凯彭长长余嘉俊曾庆王创周丙浩李中伟王智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