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22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池体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浮渣井,所述池体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池,所述混合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机,所述混合池的左侧设置有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机,所述第二搅拌机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污水从进水管进入然后到混合池,PAC药剂随着PAC管道进入到混合池,接着污水到达絮凝池,PAM药剂随着PAM管道进入到絮凝池,污水流入到沉淀池,刮泥机开始工作,最后污水进行沉淀,沉淀完成的清水随着出水管排出,达到了灵活控制整体装置。置。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
[0003]现有的一体式沉淀池沉淀效果不好、效率不高,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沉淀效果好的高效沉淀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池体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浮渣井,所述池体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池,所述混合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机,所述混合池的左侧设置有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机,所述第二搅拌机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内部固定连通有PAM管道,所述混合池的内部固定连通有PAC管道,所述絮凝池的左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不锈钢集水槽,所述不锈钢集水槽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预埋钢板,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刮泥机,所述进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蝶阀,所述混合池的上表面开设有留孔洞,所述浮渣井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防水翼环钢管,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管支架,所述斜管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池体的左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水管。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池体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的多个浮渣井呈均匀排列,有利于保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保证整体装置的可实施性。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池、絮凝池和沉淀池的内部大小小于池体的内部大小,且在池体内部均匀设置,有利于在池体内部设置混合池、絮凝池和沉淀池,保证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不锈钢集水槽的长度大小大于沉淀池的内部高度大小,且多个不锈钢集水槽在沉淀池内部均匀分布,有利于在沉淀池内部安装不锈钢集水槽,不影响其他构件的正常使用,保证了装置的正常使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搅拌机和第一搅拌机的大小小于絮凝池和混合池的内部大小,高度大于絮凝池和混合池的高度,且导流筒的内部直径大小
小于第二搅拌机的大小,有利于在絮凝池和混合池内部分别安装第二搅拌机和第一搅拌机,保证了整体装置的可操作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管的上下两端都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连通管的长度大于两个进水管相距的长度,有利于连通管与进水管的连接固定,增强装置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渣井的左右两端都固定连接有带防水翼环钢管,带防水翼环钢管的长度大于沉淀池的长度,有利于污泥随着带防水翼环钢管流出沉淀池内部,保证了整体装置的高效性。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通过污水从进水管进入然后到混合池,PAC药剂随着PAC管道进入到混合池,接着污水到达絮凝池,PAM药剂随着PAM管道进入到絮凝池,污水流入到沉淀池,刮泥机开始工作,最后污水进行沉淀,沉淀完成的清水随着出水管排出,达到了灵活控制整体装置,加强了整体装置的使用性能,改变了传统的沉淀池沉淀效果不好的现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刮泥机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7]图中:1、池体;2、进水管;3、连通管;4、浮渣井;5、混合池;6、第一搅拌机;7、絮凝池;8、第二搅拌机;9、导流筒;10、沉淀池;11、不锈钢集水槽;12、预埋钢板;13、PAC管道;14、PAM管道;15、刮泥机;16、电动蝶阀;17、留孔洞;18、带防水翼环钢管;19、斜管支架;20、支撑架; 2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包括池体1,池体1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进水管2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连通管3,池体1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浮渣井4,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池5,混合池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机6,混合池5的左侧设置有絮凝池7,絮凝池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机8,第二搅拌机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筒9,导流筒9的内部固定连通有PAM管道14,混合池5的内部固定连通有PAC管道13,絮凝池7的左侧设置有沉淀池10,沉淀池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不锈钢集水槽11,不锈钢集水槽11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预埋钢板12,沉淀池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刮泥机15,进水管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蝶阀16,混合池5的上表面开设有留孔洞17,浮渣井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防水翼环钢管18,沉淀池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管支架19,斜管支架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池体1的左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水管21。
[0020]本实施例中,池体1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的多个浮渣井4呈均匀排列,有利于保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保证了整体装置使用的高效性;混合池5、絮凝池7和沉淀池10的内部大小小于池体1的内部大小,且在池体1内部均匀设置,有利于在池体1内部设置混合池5、絮凝池7和沉淀池10,更好的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使用效能,保证了整体装置的平衡性,同时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不锈钢集水槽11的长度大小大于沉淀池10的内部高度大小,且多个不锈钢集水槽11在沉淀池10内部均匀分布,有利于在沉淀池10内部安装不锈钢集水槽11,不影响其他构件的正常使用,更好的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使用效能,保证了整体装置的平衡性,同时加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第二搅拌机8和第一搅拌机6的大小小于絮凝池7和混合池5的内部大小,高度大于絮凝池7和混合池5的高度,且导流筒9的内部直径大小小于第二搅拌机8的大小,有利于在絮凝池7和混合池5内部分别安装第二搅拌机8和第一搅拌机6,通过整体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匹配对整体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磨合,加强了整体装置使用的协调性;连通管3的上下两端都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体(1)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连通管(3),所述池体(1)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浮渣井(4),所述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池(5),所述混合池(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机(6),所述混合池(5)的左侧设置有絮凝池(7),所述絮凝池(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机(8),所述第二搅拌机(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筒(9),所述导流筒(9)的内部固定连通有PAM管道(14),所述混合池(5)的内部固定连通有PAC管道(13),所述絮凝池(7)的左侧设置有沉淀池(10),所述沉淀池(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不锈钢集水槽(11),所述不锈钢集水槽(11)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预埋钢板(12),所述沉淀池(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刮泥机(15),所述进水管(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蝶阀(16),所述混合池(5)的上表面开设有留孔洞(17),所述浮渣井(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防水翼环钢管(18),所述沉淀池(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管支架(19),所述斜管支架(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所述池体(1)的左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出水管(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海章杰夏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振环境保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