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及研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03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及研磨方法,涉及硅微粉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筛选箱,粉碎箱,破碎辊,第一转轴,第一直齿轮,驱动电机,自动粉碎间歇式排料机构;所述筛选箱的底端设置有充分研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自动粉碎间歇式排料机构与充分研磨机构,破碎后的原料落入到粉碎箱的内部,然后通过自动粉碎间歇式排料机构对进入到粉碎箱内部的原料进行粉碎处理,并将粉碎箱内部下料口进行间隙式打开,从而避免粉碎后的原料堆积在充分研磨机构内部,通过充分研磨机构对粉碎后的原料进行充分粉碎,通过充分研磨机构与自动粉碎间歇式排料机构相互配合提高了对硅微粉的研磨效率,进而提高了硅微粉的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及研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硅微粉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及研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硅粉呈银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熔点高、耐热性好,电阻率高,具有高度抗氧化作用,被称为“工业味精”,是由天然石英或熔融石英经破碎、球磨、浮选、高纯水处理等多道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在对电池封装时往往需要用到硅微粉。
[0003]现有的硅微粉生产时用到的粉碎研磨设备一般都是直接将大量原料一起倒入粉碎研磨设备中,通过粉碎研磨设备先对大块的硅微粉原料进行破碎,然后再对破碎后的原料进行研磨,然后现有的粉碎研磨设备在对原料进行破碎后容易导致破碎后的原料大量堆积在粉碎研磨设备中,从而影响设备进行研磨的效率,且现有的粉碎研磨设备一般直接将一次破碎后的硅微粉原料输送到研磨设备中,由于一次破碎后的原料体积大小不一,当较大的原料进入到研磨设备中时,同样会影响对硅微粉原料的研磨效率,为了解决硅微粉原料的研磨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硅微粉原料的研磨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及研磨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筛选箱,所述筛选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破碎辊,两个所述破碎辊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所述粉碎箱一侧外壁的第一转轴,且两个所述破碎辊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粉碎箱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且两个所述第一直齿轮相啮合,所述粉碎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设置有贯穿至所述筛选箱并延伸至所述粉碎箱内部的自动粉碎间歇式排料机构,用于提高对硅微粉原料研磨效率;
[0006]所述筛选箱的底端设置有充分研磨机构,用于对从所述筛选箱排出的硅微粉原料进行充分研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动粉碎间歇式排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粉碎箱下料口内部的锥形堵料盘,所述筛选箱内部位于所述锥形堵料盘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壳,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贯穿至底端的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套筒,且所述第三伸缩套筒延伸至所述锥形堵料盘的内部,所述第三伸缩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粉碎刀,所述锥形堵料盘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且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内侧与所述
第三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粉碎刀,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粉碎箱内部用于驱动所述锥形堵料盘进行往复移动的往复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筛选箱内部并套接在所述第四转动杆外壁的联动驱动组件,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粉碎箱外部的筛分组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分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筛选箱内部并位于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外壁的锥形过滤网,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所述推板贴合在所述锥形过滤网的顶端,所述粉碎箱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送料箱,所述送料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送料杆,所述第一螺旋送料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且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送料箱转动连接,所述送料箱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筛选箱相通的进料口,所述送料箱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粉碎箱相通的排料口。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动驱动组件包括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粉碎箱一侧外壁的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大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位于所述第一大锥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小同步轮,一个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大同步轮,所述第一大同步轮与所述小同步轮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侧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贯穿至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端,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大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大锥齿轮,所述筛选箱的内部位于所述锥形过滤网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壳,且所述第二连接壳位于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外壁,所述第一同步带、所述第四转动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三个所述第二直齿轮的外壁安装有链条,且所述链条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壳的内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粉碎箱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破碎辊下方的梯形座,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往复丝杆,且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的顶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壳与所述锥形堵料盘延伸至所述梯形座的底端,并与所述梯形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的外壁位于所述锥形堵料盘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一伸缩套筒,一个所述第一伸缩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锥形堵料盘的顶端,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梯形座的底端,另一个所述第一伸缩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锥形堵料盘的底端,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壳的顶端,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外壁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大同步轮,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的外壁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大同步轮,所述第二大同步轮与所述第三大同步轮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的外壁设置有贯穿至所述第一连接壳外壁并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的往复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动杆进行往复转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复驱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的外壁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壳内部的第三大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往复丝杆,且所述第二往复丝杆的一端贯穿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小锥齿轮,且所述小锥齿轮与所述第三大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套接在所述第二往复丝杆的外壁,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一连接壳内部顶端转动连接有,且所述第四转轴位于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外部,所述第四转轴的外壁
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第三直齿轮,所述第四转轴的顶端贯穿至所述第一连接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套筒,且所述第二伸缩套筒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伸缩套筒、所述第三伸缩套筒与两个所述第一伸缩套筒均有多个上下滑动套接的套筒组成,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第三伸缩套筒接触但不连接,所述锥形堵料盘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相匹配的第一月牙销,所述第一连接壳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匹配的限位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往复丝杆相匹配的第二月牙销。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分研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转动杆底端的连接架,所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筛选箱(2),所述筛选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粉碎箱(3),所述粉碎箱(3)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破碎辊(9),两个所述破碎辊(9)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所述粉碎箱(3)一侧外壁的第一转轴(4),且两个所述破碎辊(9)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粉碎箱(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6),且两个所述第一直齿轮(6)相啮合,所述粉碎箱(3)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且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第一转轴(4)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壁设置有贯穿至所述筛选箱(2)并延伸至所述粉碎箱(3)内部的自动粉碎间歇式排料机构(7),用于提高对硅微粉原料研磨效率;所述筛选箱(2)的底端设置有充分研磨机构(8),用于对从所述筛选箱(2)排出的硅微粉原料进行充分研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粉碎间歇式排料机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粉碎箱(3)下料口内部的锥形堵料盘(715),所述筛选箱(2)内部位于所述锥形堵料盘(71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壳(722),所述第一连接壳(7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贯穿至底端的第四转动杆(719),所述第四转动杆(7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套筒(727),且所述第三伸缩套筒(727)延伸至所述锥形堵料盘(715)的内部,所述第三伸缩套筒(72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713),所述第三转动杆(7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粉碎刀(714),所述锥形堵料盘(71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711),且所述第二转动杆(711)的内侧与所述第三转动杆(7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7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粉碎刀(712),所述第一连接壳(722)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粉碎箱(3)内部用于驱动所述锥形堵料盘(715)进行往复移动的往复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壁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筛选箱(2)内部并套接在所述第四转动杆(719)外壁的联动驱动组件,所述第四转动杆(719)的外壁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粉碎箱(3)外部的筛分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筛选箱(2)内部并位于所述第四转动杆(719)的外壁的锥形过滤网(721),所述第四转动杆(71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板(720),且所述推板(720)贴合在所述锥形过滤网(721)的顶端,所述粉碎箱(3)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送料箱(701),所述送料箱(7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送料杆(716),所述第一螺旋送料杆(7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725),且所述第三转轴(725)与所述送料箱(701)转动连接,所述送料箱(701)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筛选箱(2)相通的进料口,所述送料箱(701)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粉碎箱(3)相通的排料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驱动组件包括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粉碎箱(3)一侧外壁的第一连接座(702),所述第一连接座(70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704),所述第二转轴(70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大锥齿轮(703),所述第二转轴(704)的外壁位于所述第一大锥齿轮(7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小同步轮(710),一个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大同步轮(706),所述第一大同步轮(706)与所述小同步轮(710)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同步带(705),所述第一连接座(702)的内侧位于所述第二转轴(704)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708),所述第一
转动杆(708)的底端贯穿至所述第一连接座(702)的底端,所述第一转动杆(70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大锥齿轮(703)相啮合的第二大锥齿轮(707),所述筛选箱(2)的内部位于所述锥形过滤网(7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壳(726),且所述第二连接壳(726)位于所述第四转动杆(719)的外壁,所述第一同步带(705)、所述第四转动杆(719)与所述第一转动杆(708)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724),三个所述第二直齿轮(724)的外壁安装有链条(709),且所述链条(709)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壳(726)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封装用硅微粉粉碎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粉碎箱(3)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破碎辊(9)下方的梯形座(717),所述第一连接壳(7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往复丝杆(728),且所述第一往复丝杆(728)的顶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壳(722)与所述锥形堵料盘(715)延伸至所述梯形座(717)的底端,并与所述梯形座(71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728)的外壁位于所述锥形堵料盘(715)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一伸缩套筒(718),一个所述第一伸缩套筒(71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锥形堵料盘(715)的顶端,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梯形座(717)的底端,另一个所述第一伸缩套筒(718)的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强刘子豪刘国生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永科硅微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