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494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5
一种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属于污染气体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介质电极(1)并排设置有若干根,各介质电极(1)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催化模块(2),各介质电极(1)与其两侧相邻的催化模块(2)拼接成处理模块,各处理模块的两催化模块(2)的底部封闭,并在各处理模块的顶部形成进气口,每相邻的两处理模块的顶部封闭,并在每相邻的两处理模块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出气口,各催化模块(2)上均设置有排气通道。本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介质电极与催化模块之间发生放电,实现了对废气的协同处理,介质电极有多根,各介质电极能够同时对废气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污染气体的处理速度,使用更加方便。加方便。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


[0001]一种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属于污染气体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工厂及各式设备孕育而生,但与此同时各类有毒害的气体,比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NOx、SO2等的排放量也因此迅速增加,严重危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维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有效处理这些毒害气体成为现在的当务之急。目前传统的处理方法有燃烧法、冷凝法和吸附法等。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低温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协同作用技术具备低温等离子技术和催化氧化技术的优势,能高效便捷地处理污染气体,目前已成为处理污染气体的热门研究领域。
[0003]低温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协同作用的反应器种类各式各样,但是其催化剂通常是设置在两电极之间,污染气体经过催化剂时,在两电极之间放电的作用下,实现了污染气体的放电协同催化处理。但是现有的反应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催化剂设置在两圆筒状的电极之间,为了保证两电极之间能够顺畅的放电,两电极的距离不能过大,而在两电极之间形成的供污染气体通过的环形通道,由于环形通道较小,导致污染气体的处理速度慢,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如果要增大气体通道,就需要增大电极的间距,这会导致两电极之间的放电很不稳定,导致污染气体的处理效果差。由于目前低温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协同反应的反应器的处理速度有限,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因此并没有实际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染气体的处理速度快,且能够直接用于工业生产中对污染气体处理的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电极以及催化模块,介质电极并排设置有若干根,各介质电极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催化模块,各介质电极与其两侧相邻的催化模块拼接成处理模块,各处理模块的两催化模块的底部封闭,并在各处理模块的顶部形成进气口,每相邻的两处理模块的顶部封闭,并在每相邻的两处理模块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出气口,各催化模块上均设置有排气通道,催化模块的催化剂载体为导电材质。
[0006]优选的,所述的催化剂载体为泡沫镍或泡沫钛。
[0007]优选的,所述的介质电极包括导电管以及绝缘管,绝缘管套设在导电管外,导电管与电源对应的电极导通。
[0008]优选的,所述的介质电极还包括导电粉末填层,导电管和绝缘管间隔设置,在绝缘管和导电管之间填充有导电粉末,形成导电粉末填层。
[0009]优选的,还包括框架,介质电极和催化模块均安装在框架上,介质电极与催化模块之间绝缘设置,催化模块与框架之间导通。
[0010]优选的,还包括封板,每相邻的两处理模块之间均通过有封板封闭,封板设置在处理模块的上侧。
[0011]优选的,还包括封槽,各封槽的开口朝上设置,封槽的两侧分别与各处理模块两侧的催化模块相连。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的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并经过催化模块上的排气通道后进入到排气口内,经排气口排出,介质电极与催化模块之间发生放电,实现了对废气的协同处理,介质电极有多根,各介质电极能够同时对废气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污染气体的处理速度,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4为介质电极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18]图5为介质电极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6为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0]图中:1、介质电极101、绝缘管102、导电粉末填层103、导电管104、接管105、封胶106、接电引线2、催化模块3、封槽301、竖直部4、模块支架401、支撑部5、排气管6、框架7、支撑块8、电源9、封板10、罩盖11、进气管12、废气处理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2]图1~6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3]一种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电极1以及催化模块2,介质电极1并排设置有若干根,各介质电极1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催化模块2,各介质电极1与其两侧相邻的催化模块2拼接成处理模块,各处理模块的两催化模块2的底部封闭,并在各处理模块的顶部形成进气口,每相邻的两处理模块的顶部封闭,并在每相邻的两处理模块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出气口,各催化模块2上均设置有排气通道,催化模块2的催化剂载体为导电材质。本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的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并经过催化模块2上的排气通道后进入到排气口内,经排气口排出,介质电极1与催化模块2之间发生放电,实现了对废气的协同处理,介质电极有多根,各介质电极能够同时对废气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污染气体的处理速度,使用更加方便。
[0024]具体的:如图1~3所示:本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还包括框架6,框架6为方形框架,介质电极1和催化模块2均设置在框架6内,介质电极1和催化模块2均沿框架6的长度方向设
置。安装板5位于框架6的一端,安装板5与框架6固定连接。介质电机1与框架6之间绝缘设置,催化模块2与框架6之间导通。
[0025]安装板5与框架6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铆接,安装板5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形成安装部,以方便介质电极1和催化模块2的安装。
[0026]本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还包括封板9,封板9设置在处理模块的上侧,每相邻的两处理模块之间通过封板9密封,框架6和与其相邻的处理模块之间也通过封板9密封,并在每相邻的两处理模块之间以及框架6和与其相邻的处理模块的之间形成朝下的出气口。
[0027]框架6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7,支撑块7沿框架6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块7安装在框架6上,与框架6相邻的处理模块与对应侧的支撑块7相连。
[0028]各处理模块的介质电极1与催化模块2间隔并正对设置,并在介质电极1与催化模块2之间形成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一侧封闭,另一侧为进气口,催化模块2的催化剂载体为导电材质,催化剂载体上设置有若干排气通道,电源的两极分别与介质电极1和催化剂载体导通。以催化剂载体作为电极,介质电极1与催化模块2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了进气通道,污染气体由进气通道的一侧进入到催化模块2与介质电极1之间,并通过催化剂载体后排出,通过增加介质电极1和催化模块2的长度,即可增加进气通道的长度,进而增加了污染气体的输送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电极(1)以及催化模块(2),介质电极(1)并排设置有若干根,各介质电极(1)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催化模块(2),各介质电极(1)与其两侧相邻的催化模块(2)拼接成处理模块,各处理模块的两催化模块(2)的底部封闭,并在各处理模块的顶部形成进气口,每相邻的两处理模块的顶部封闭,并在每相邻的两处理模块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出气口,各催化模块(2)上均设置有排气通道,催化模块(2)的催化剂载体为导电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载体为泡沫镍或泡沫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协同催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电极(1)包括导电管(103)以及绝缘管(101),绝缘管(101)套设在导电管(103)外,导电管(103)与电源(8)对应的电极导通。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瑞侯正奇姚洪铭贺汇流
申请(专利权)人:天泓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