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折叠患者专用手术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70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折叠患者专用手术床,包括床体,呈矩形结构;延展板,连接于床体上,用于配合床体共同承托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的肢体;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床体中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式连接;肢体辅助撑开部,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上,用于辅助固定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并逐步撑开患者肢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配合床体共同承托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的肢体,保证手术治疗时患者侧躺的稳定性及舒适度,有效避免患者掉床;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辅助固定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并逐步撑开患者肢体,无需额外多派医护人员辅助掰开患者蜷曲的身体,减少人力,减轻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大大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折叠患者专用手术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脊柱折叠患者专用手术床。

技术介绍

[0002]脊柱折叠是一种重度脊柱畸形,其病因主要由先天发育异常、后天长期慢性炎症(如:强直性脊柱炎等)或其他损伤造成。脊柱折叠患者表现为脊柱向前折叠,同时还有可能伴有脊柱侧弯;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弯腰曲背,严重者头部可以贴近腿部,站立时头部位置可能低于臀部,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全身其他器官的功能。
[0003]目前,对于脊柱折叠的有效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手术治疗对脊柱进行重建,手术时,对于不同患者可以采取不同的体位,常见的就是采用侧卧位或者俯卧位。但在手术时由于患者脊柱折叠,因此身体会蜷曲,普通长方形的手术床只适用于能够正常竖直平躺或俯趴的患者,不便于脊柱侧弯患者侧卧位手术治疗,更无法实现脊柱侧弯患者俯趴位手术治疗,在俯趴位手术治疗时只能通过逐个的向患者腹下塞枕头来使其俯趴的尽可能舒适;另外,在手术的过程中还需要逐步展开患者蜷曲的身体,直至脊柱恢复到正常形状,现有手术过程中主要依靠医护人员手工掰开患者蜷曲的身体,从而使脊柱恢复正常形状,不但耗费人力较多,而且医护人员还需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疲劳度非常大,同时对于俯趴位患者还需根据身体的展开程度随时从患者腹下抽出枕头,以降低对患者腹部的顶撑高度,操作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折叠患者专用手术床。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所述的脊柱折叠患者专用手术床,包括床体,呈矩形结构;延展板,连接于所述床体上,用于配合床体共同承托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的肢体;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床体中部;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式连接;及肢体辅助撑开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用于辅助固定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并逐步撑开患者肢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延展板为四个,四个所述延展板两两一组、分别铰连于所述床体的两长边上,每一所述延展板均具有向上翻转至与所述床体的床面齐平的工作状态,和向下翻转至床面下方的收纳状态;在所述延展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道,在所述床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延展板工作状态时的所述第一定位槽道衔接对齐的第二定位槽道,所述第二定位槽道内设置有用于滑至第一定位槽道和第二定位槽道衔接处固定延展板工作状态的定位滑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开设于所述床体床面中部的连接插槽,所述连接插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床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一水平连接板,和一垂直固连在所述水平连接板底面上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适配插装于所述连接插槽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肢体辅助撑开部包括调整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其上具
有用于沿所述床体宽度方向调整位置的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肢体撑开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调整件上,用于顶贴在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的肢体内侧,并逐步向外撑开患者肢体;及顶托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调整件上,用于辅助所述肢体撑开单元顶撑并固定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的背部;具体的,所述调整单元包括一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顶面上的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床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调整件为滑动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内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调整件为滑动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内的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上均垂直穿设有一下端顶撑在水平滑槽底面上的定位螺栓;所述肢体撑开单元包括一固连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铰连有一对水平转动的转动杆,两所述转动杆之间设置有一同步伸缩的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的两伸缩端分别与两转动杆相铰连,用于带动两转动杆的自由端沿水平方向开合;每一所述转动杆上均具有一用于顶推患者肢体的推块,所述推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顶托单元为垂直固连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用于顶撑并固定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背部的弧形顶托块,所述弧形顶托块的内弧面朝向所述肢体撑开单元。
[0010]另外,所述的脊柱折叠患者专用手术床还包括一铺设与所述床体床面上的柔性垫层,所述柔性垫层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绑固在床体上的系绳,柔性垫层中部设置有用于支撑俯趴位脊柱折叠患者腹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由多个与柔性垫层宽度一致的水平气囊堆叠而成,所述水平气囊的数量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每一所述水平气囊上均具有一用于连接充气设备的充气软管。
[0011]本技术优点在于通过在床体上设置能够保持与其床面平行的延展板,从而配合床体共同承托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的肢体,使患者的肢体能够全部侧躺其上,保证手术治疗时患者侧躺的稳定性及舒适度,有效避免患者掉床;同时,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使肢体辅助撑开部连接于床体上,从而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辅助固定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并逐步撑开患者肢体,无需额外多派医护人员辅助掰开患者蜷曲的身体,减少人力,减轻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另外,本技术还配套了能够铺设于床体床面上的柔性垫层,当脊柱折叠患者采用俯趴位进行手术治疗时,可轻松拆卸掉肢体辅助撑开部并铺设柔性垫层,从而通过向设置在柔性垫层中部的支撑部中充气来顶撑患者腹部,使患者俯趴位更加舒适;同时,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还能根据需要逐个对水平气囊进行放气,从而根据俯趴位患者的肢体展开程度,轻松调整支撑部高度,完美适配俯趴位脊柱折叠患者的手术治疗。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0014]图3是图1中肢体辅助撑开部的结构示意图(顺时针旋转90
°
)。
[0015]图4是图3的仰视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的柔性垫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0]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1]如图1、3、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脊柱折叠患者专用手术床,包括床体1、延展板2、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肢体辅助撑开部。其中,床体1呈矩形结构,与现有的手术床结构相似;延展板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折叠患者专用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呈矩形结构;延展板,连接于所述床体上,用于配合床体共同承托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的肢体;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床体中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开设于所述床体床面中部的连接插槽,所述连接插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床体的宽度方向一致;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一水平连接板和一垂直固连在所述水平连接板底面上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适配插装于所述连接插槽内;肢体辅助撑开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用于辅助固定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并逐步撑开患者肢体,所述肢体辅助撑开部包括:调整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其上具有用于沿所述床体宽度方向调整位置的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肢体撑开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调整件上,用于顶贴在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的肢体内侧,并逐步向外撑开患者肢体;及顶托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调整件上,用于辅助所述肢体撑开单元顶撑并固定侧卧位脊柱折叠患者的背部;其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一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顶面上的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床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调整件为滑动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内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调整件为滑动设置于所述水平滑槽内的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上均垂直穿设有一下端顶撑在水平滑槽底面上的定位螺栓;所述肢体撑开单元包括一固连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铰连有一对水平转动的转动杆,两所述转动杆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磊沈建詹仁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