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70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吸痰管,包括接头、吸痰管主体和包裹结构;所述接头与所述吸痰管主体相连接;所述包裹结构包括环形固定座、活动环、第一薄膜套和第二薄膜套,所述环形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接头外壁下端并位于吸痰管主体的外周外侧;所述活动环套设在所述吸痰管主体外并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座下端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薄膜套和第二薄膜套,使得吸痰管主体使用后,所述第一薄膜套和第二薄膜套能够将吸痰管主体和接头进行包裹,从而减少暴露在空气中痰液的量,减少对病房空气的污染。减少对病房空气的污染。减少对病房空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吸痰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吸痰管。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医疗过程中,普通气切病人或者口插管患者经常需要利用吸痰管吸痰。吸痰后的吸痰管的外壁中下段和内壁均粘附有痰液,若将吸痰管直接丢弃至垃圾筒内,吸痰管上的痰液将会污染病房的空气,使得痰液中的病菌进入至空气中,容易对病房内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产生监控隐患。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吸痰管,其具有对吸痰后的吸痰管进行包裹的特点,减少痰液挥发至空气中污染空气。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吸痰管,包括接头、吸痰管主体和包裹结构;所述接头与所述吸痰管主体相连接;所述包裹结构包括环形固定座、活动环、第一薄膜套和第二薄膜套,所述环形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接头外壁下端并位于吸痰管主体的外周外侧;所述活动环套设在所述吸痰管主体外并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座下端外壁上;所述第一薄膜套套设在所述吸痰管主体外侧,所述第一薄膜套的上端与所述环形固定座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薄膜套的下端与所述活动环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薄膜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薄膜套的外侧,所述第二薄膜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薄膜套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活动环外壁上部形成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上套设有用于将第一薄膜套下端扎紧的扎紧环;所述活动环具有收纳位置和包裹位置,所述活动环位于收纳位置时,所述活动环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座上,所述第一薄膜套和第二薄膜套完全位于活动环内;所述活动环位于包裹位置时,所述活动环滑动至所述吸痰管主体下方,所述第一薄膜套将所述吸痰管主体完全包裹,所述扎紧环扎紧在所述第一薄膜套的外壁上,所述第二薄膜套将所述接头完全包裹。
[0007]进一步,所述扎紧环为皮筋,所述环形台阶设置有两个皮筋。
[0008]进一步,所述扎紧环为可收紧的扎带。
[0009]进一步,所述活动环下端形成有向外扩的锥形导罩。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薄膜套为非透明塑料薄膜材质。
[0011]进一步,所述环形固定座粘接密封固定在所述接头的外壁上。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薄膜套外壁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环形折痕。
[00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吸痰管,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一、使用时,所述活动环先位于收纳位置,医护人员使用吸痰管主体对患者进行吸痰;吸痰完毕后,吸痰管主体取出,将活动环与环形固定座脱离,手持环形固定座向下驱动
或者在环形固定座重力作用下,使得第一薄膜套完全套设在所述吸痰管主体上,所述环形台阶上的扎紧环从环形台阶上取下,并将第一薄膜套扎紧,从而实现第一薄膜套下端的密封。所述第二薄膜套向上翻起,从而将所述接头进行包裹,包括接头后的第二薄膜套的上端可以绑扎或者第二薄膜套自身进行打结,从而实现第二薄膜套上端的密封。如此接头和吸痰管主体被第一薄膜套和第二薄膜套围合的空间进行密封,再扔进垃圾桶后,吸痰管上的痰液被包裹封装,减少了暴露在空气中痰液的量,减少了污染病房空气的几率。
[0015]二、所述扎紧环可以时皮筋或者是扎带结构,通过皮筋的弹力或者扎带收紧的力量,使得第一薄膜套进行扎紧。
[0016]三、通过设置锥形导罩,活动环能够更顺利地自动而下进行滑动。优选地,所述活动环的内直径大于吸痰管主体的直径的三倍,如此减少活动环与吸痰管主体的接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薄膜套和第二薄膜套,使得吸痰管主体使用后,所述第一薄膜套和第二薄膜套能够将吸痰管主体和接头进行包裹,从而减少暴露在空气中痰液的量,减少对病房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所述活动环处于收纳位置时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所述活动环处于包裹位置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所述活动环处于包裹位置时本技术的下端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所述活动环处于包裹位置时第二薄膜套翻起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所述活动环处于包裹位置时第二薄膜套翻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接头1;吸痰管主体2;环形固定座3;活动环4;环形台阶41;皮筋411;扎带412;锥形导罩42;第一薄膜套5;第二薄膜套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8]如图1至图7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吸痰管,包括接头1、吸痰管主体2和包裹结构;所述接头1与所述吸痰管主体2相连接;所述包裹结构包括环形固定座3、活动环4、第一薄膜套5和第二薄膜套6,所述环形固定座3固定连接在所述接头1外壁下端并位于吸痰管主体2的外周外侧;所述活动环4套设在所述吸痰管主体2外并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座3下端外壁上;所述第一薄膜套5套设在所述吸痰管主体2外侧,所述第一薄膜套5的上端与所述环形固定座3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薄膜套5的下端与所述活动环4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薄膜套6套设在所述第一薄膜套5的外侧,所述第二薄膜套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薄膜套5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活动环4外壁上部形成环形台阶41,所述环形台阶41上套设有用于将第一薄膜套5下端扎紧的扎紧环;所述活动环4具有收纳位置和包裹位置,所述活动环4位于收纳位置时,所述活动环4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座3上,所述第
一薄膜套5和第二薄膜套6完全位于活动环4内;所述活动环4位于包裹位置时,所述活动环4滑动至所述吸痰管主体2下方,所述第一薄膜套5将所述吸痰管主体2完全包裹,所述扎紧环扎紧在所述第一薄膜套5的外壁上,所述第二薄膜套6将所述接头1完全包裹。
[0029]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吸痰管,使用时,所述活动环4先位于收纳位置,医护人员使用吸痰管主体2对患者进行吸痰;吸痰完毕后,吸痰管主体2取出,将活动环4与环形固定座3脱离,手持环形固定座3向下驱动或者在环形固定座3重力作用下,使得第一薄膜套5完全套设在所述吸痰管主体2上,所述环形台阶41上的扎紧环从环形台阶41上取下,并将第一薄膜套5扎紧,从而实现第一薄膜套5下端的密封。所述第二薄膜套6向上翻起,从而将所述接头1进行包裹,包括接头1后的第二薄膜套6的上端可以绑扎或者第二薄膜套6自身进行打结,从而实现第二薄膜套6上端的密封。如此接头1和吸痰管主体2被第一薄膜套5和第二薄膜套6围合的空间进行密封,再扔进垃圾桶后,吸痰管上的痰液被包裹封装,减少了暴露在空气中痰液的量,减少了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吸痰管主体和包裹结构;所述接头与所述吸痰管主体相连接;所述包裹结构包括环形固定座、活动环、第一薄膜套和第二薄膜套,所述环形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接头外壁下端并位于吸痰管主体的外周外侧;所述活动环套设在所述吸痰管主体外并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座下端外壁上;所述第一薄膜套套设在所述吸痰管主体外侧,所述第一薄膜套的上端与所述环形固定座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薄膜套的下端与所述活动环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薄膜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薄膜套的外侧,所述第二薄膜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薄膜套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活动环外壁上部形成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上套设有用于将第一薄膜套下端扎紧的扎紧环;所述活动环具有收纳位置和包裹位置,所述活动环位于收纳位置时,所述活动环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座上,所述第一薄膜套和第二薄膜套完全位于活动环内;所述活动环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玉华张纯真陈金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