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器械操作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57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器械操作盒组件,器械操作盒组件包括器械操作盒、导管旋转驱动装置和球囊导管驱动装置;导管旋转驱动装置与球囊导管驱动装置设置在器械操作盒上并位于器械操作盒下方,沿器械操作盒前后方向顺序设置;导管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导管旋转动力输入轴和第一传动组件,导管旋转动力输入轴沿器械操作盒横向延伸,其动力输入端从器械操作盒的横向一侧伸出;球囊导管驱动装置包括球囊导管动力输入轴和第二传动组件,球囊导管动力输入轴沿器械操作盒的横向延伸,其动力输入端从器械操作盒的横向一侧伸出;器械操作盒的横向一侧可利用插拔连接方式与动力单元的相邻一侧可拆地连接。与动力单元的相邻一侧可拆地连接。与动力单元的相邻一侧可拆地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器械操作盒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器械操作盒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是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的基本手段,目前实施的多数血管病变诊断、血管重建手术都需借助这项技术。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手术过程中器械递送准确性与操控性,降低医生受到的累积辐射伤害。现有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中导管、导丝、球囊导管等器械的推进机构存在以下缺陷:多种分散组件复杂不方便拆卸,不利于手术前导管、导丝、球囊导管的消毒和术中的更换;推进机构无法实现导管与导丝的同步递送。对于机器人辅助手术操作而言,器械操作要能够满足导引导管、导丝、球囊导管在一个相对紧凑的空间内协同动作,互相不为干扰。同时,手术操作中对器械的无菌性有着严格要求,需要保证与患者血管直接接触的器械不被操作机构所污染。另一方面,导管、导丝、球囊导管等器械的安装与更换效率仍然是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器械操作盒,实现相关器械的精准、稳定、无菌与高效操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器械操作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操作盒组件包括器械操作盒、导管旋转驱动装置以及球囊导管驱动装置;所述导管旋转驱动装置与所述球囊导管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器械操作盒上,位于所述器械操作盒的下方,并沿所述器械操作盒的前后方向顺序设置,所述导管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球囊导管驱动装置的前面;所述导管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导管旋转动力输入轴以及第一传动组件,所述导管旋转动力输入轴沿器械操作盒的横向延伸,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其动力输入端从器械操作盒的横向一侧伸出,用于与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一侧的动力单元的导管旋转驱动轴连接;所述球囊导管驱动装置包括球囊导管动力输入轴以及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球囊导管动力输入轴沿器械操作盒的横向延伸,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连接,其动力输入端从器械操作盒的所述横向一侧伸出,用于与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一侧的动力单元的球囊导管递送驱动轴连接;其中,所述器械操作盒的所述横向一侧可利用插拔连接方式与所述动力单元的相邻一侧可拆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器械操作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操作盒通过自锁组件锁定于所述动力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器械操作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器械操作盒上的锁定杆机构,所述锁定杆机构的一端从所述器械操作盒的所述横向一侧伸出,该端上设置有卡扣,用于与所述动力单元一侧的卡槽接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器械操作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机构包括顺序布置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位于所述器械操作盒的与所述动力单元相连接的一侧,从所述器械操作盒的所述横向一侧伸出,其端部上设置有所述卡扣;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铰接在所述器械操作盒上,所述第二连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背离所述卡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复位件,该第一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与配设在所述器械操作盒上的固定座之间,用以向所述第一连杆施加偏压,促使所述卡扣与设置在所述动力单元一侧的所述卡槽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杨唐伟赵春莹
申请(专利权)人:微亚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