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通工具热管理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453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39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交通工具热管理的系统。所述系统是一种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回路与马达流体连通,所述马达构造成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一流体以调节所述第一流体的温度;第二回路,所述第二回路与PTC加热器流体连通,所述加热器构造成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二流体以调节所述第二流体的温度;以及第三回路,所述第三回路与电池组流体连通,所述电池组构造成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三流体以调节所述第三流体的温度;以及流体储箱,所述流体储箱构造成在其中存储所述第一流体、所述第二流体和所述第三流体中的一者或多者,所述流体储箱与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和所述第三回路流体连通。路流体连通。路流体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交通工具热管理的系统


[0001]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交通工具热管理的系统。更特别地,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化构件的交通工具热管理系统,该交通工具热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小系统的布局并促进流体流动,其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

技术介绍

[0002]用于燃料电池中的热管理的当前解决方案具有若干缺点。现有的热管理系统典型地具有分散在整个交通工具中的构件,其阻碍它们相互连接、一体化和通信的能力。例如,由于常规的热管理系统分成未相互一体化的若干构件,电池组、舱室和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很大程度上独立运作。由于未将系统构件使用至它们的最佳性能,这增加功耗并降低整体系统的效率。结果,每个构件都经历过度磨损,这需要频繁地修理和/或更换零件,且增加生产和维护的成本。
[0003]此外,在不一体化的情况下分开热管理构件可造成构件的冗余使用。例如,通过将构件分成单独的系统,执行相似功能的构件安装在每个系统内,而不是在构件之间共用。使用这种重复构件增加系统的总表面面积,以及整个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成本。因此,需要用于在各种环境温度下对交通工具热管理系统进行一体化温度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内容涉及一体化热管理系统。一方面,该系统包括与马达流体连通的第一回路,马达构造成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一流体以调节其温度;与PTC加热器流体连通的第二回路,该加热器构造成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二流体以调节其温度;以及与电池组流体连通的第三回路,电池组构造成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三流体以调节其温度;以及流体储箱,其构造成在其中存储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三流体中的一者或多者,流体储箱与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流体连通。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回路还包括与马达流体连通的泵和散热器,第二回路还包括与PTC加热器流体连通的泵和空气加热器,且第三回路还包括与电池组流体连通的散热器和泵。散热器和空气加热器中的每个可与流体储箱流体连通。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排放部,该排放部设置在流体储箱与第一回路的散热器、流体储箱与第二回路的空气加热器以及流体储箱与第三回路的散热器之间。一个或多个排放部可构造成使第一流体、第二流体、第三流体和空气中的一者或多者流过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排放部中一者或多者的流出部(outflow)合并为通过流体储箱的入口的单个流入部(inflow)。
[0007]流体储箱可构造成在其中存储第一流体、第二流体、第三流体和空气。流体储箱可包括分支为多个流出部的出口,其中多个流出部中的每个构造成使一个或多个流体流向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中的一者或多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三流体可由相同的流体材料构成。第一流体可包括氟利昂、制冷剂、水、油和发动机流体中
的一者或多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储箱可构造成输送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三流体以大致同时地流过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
[0008]第一回路中的第一流体的温度可在大约50摄氏度(50℃)至大约80℃的范围内。第二回路中的第二流体的温度可在大约90℃至大约100℃的范围内。第三回路中的第三流体的温度可在大约0℃至大约40℃的范围内。第一回路中的第一流体的温度可在大约50摄氏度(50℃)至大约80℃的范围内,第二回路中的第二流体的温度可在大约90℃至大约100℃的范围内,且第三回路中的第三流体的温度可在大约0℃至大约40℃的范围内。
[0009]第一回路中的第一流体的流率可为大约100升/分钟。第二回路中的第二流体的流率可为大约20升/分钟。第三回路中的第三流体的流率可为大约20升/分钟。第一回路中的第一流体的流率可为大约100升/分钟,第二回路中的第二流体的流率可为大约20升/分钟,且第三回路中的第三流体的流率可为大约20升/分钟。
[0010]本公开内容还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使第一流体流过第一回路以调节其温度,该第一回路具有设置在其中的马达,该马达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一流体;使第二流体流过第二回路以调节其温度,第二回路具有设置在其中的PTC加热器,该PTC加热器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二流体;使第三流体流过第三回路以调节其温度,第三回路具有设置在其中的电池,该电池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三流体;使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三流体的一部分流出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冷却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三流体的部分以形成冷却流体;以及使冷却流体再循环到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中。
[0011]一方面,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回路、第二回路或第三回路中的每个内加热流过第一回路、第二回路或第三回路中的每个的流体。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体可加热至大约50摄氏度(50℃)至大约80℃的范围,第二流体可加热至大约90℃至大约100℃的范围,且第三流体可加热至大约0℃至大约40℃的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三流体可大致同时地流向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三流体可由相同的流体材料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关闭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中的一者或多者以防止流体流过其中。
附图说明
[0012]图1A是常规功率电子器件热管理系统(“PE

TMS”)的现有技术示意图;
[0013]图1B是常规舱室热管理系统(“舱室

TMS”)的现有技术示意图;
[0014]图1C是常规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的现有技术示意图;以及
[0015]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的示意性透视图。
[0016]当参考本文中描述的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实施例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将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以提供对本文公开的装置和方法的结构、功能、制造和使用的原理的整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中特别描述和在附图中示出的装置和方法是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且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0018]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与其它实施例的特征组合。此类修改和变化旨在包括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用语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例如,用语“流体”和“冷却剂”可互换使用以指代流过热管理系统套件的回路的物质。
[0019]本公开内容涉及一体化热管理系统(“TMS”)1000,其包括一个、一个或多个、或者多个构件热管理系统100、300、500。构件热管理系统可包括功率电子器件热管理系统(“PE

TMS”)100、舱室热管理系统(“舱室

TMS”)300和/或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500。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内容的构件热管理系统100、300、500可封闭在外壳600中以形成可穿透、不可穿透、可渗透或不可渗透结构。
[0020]该外壳结构600围绕构件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回路与马达流体连通,所述马达构造成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一流体以调节所述第一流体的温度;第二回路,所述第二回路与PTC加热器流体连通,所述加热器构造成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二流体以调节所述第二流体的温度;以及第三回路,所述第三回路与电池组流体连通,所述电池组构造成接收通过其中的第三流体以调节所述第三流体的温度;以及流体储箱,所述流体储箱构造成在其中存储所述第一流体、所述第二流体和所述第三流体中的一者或多者,所述流体储箱与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和所述第三回路流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回路还包括与所述马达流体连通的泵和散热器,所述第二回路还包括与所述PTC加热器流体连通的泵和空气加热器,且所述第三回路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组流体连通的散热器和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空气加热器中的每个与所述流体储箱流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排放部,其设置在所述流体储箱与所述第一回路的散热器之间、在所述流体储箱与所述第二回路的空气加热器之间,以及在所述流体储箱与所述第三回路的散热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排放部构造成使所述第一流体、所述第二流体、所述第三流体和空气中的一者或多者流过其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来自所述排放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檐马静王俊武增奎汪程罡夏勇
申请(专利权)人:康明斯新能源动力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