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防冲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39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箱防冲击结构,包括承载机构和电池本体,承载机构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防护外壳机构,防护外壳机构的内部安装有电池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顺时针挤压活动杆呈水平状,随后将外壳体底部的限位柱插入基座四个拐角处的通孔中,在松开活动杆时,通过涡卷弹簧可使活动杆复位,使凸出杆移动并卡入弧形状的定位槽中,对外壳体进行定位,并控制防护机构展开,在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以及橡胶缓冲垫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实现对电池本体进行防冲击保护;使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均下移至基座的外侧,随后能够将外壳体拆卸,使电池本体全貌暴露在外,即能够方便电池的安装,也便于对故障的电池进行便捷检修。池进行便捷检修。池进行便捷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箱防冲击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箱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箱防冲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储能装置,一般结构为外部壳体与内部电池内容物组成,电池在各行业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无电力使用的环境中,通过蓄电池的使用,能够实现小功率电力的持续供应。
[0003]蓄电池通常外带使用,为了对电池提供防护,因此需要在电池箱上加装防冲击结构,主要对电池箱内部的电池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例如公开号为CN217405590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所提出的一种具有抗撞击结构的电池箱,其主要解决了现有的外壳结构无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缺陷,然而经过研究和实践,上述对比文件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比文件中主要使用较长的护角板以及第一连接板提供外防护功能,整个箱体较深,手臂无法伸入箱体中,在电池安装时,电池底部与箱体仍存在间隙时就需要松开电池,容易发生震动而对电池造成影响,并且不便于在电池故障时,对电池进行便捷的检查和维修。因此,急需对现有的电池箱防冲击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电池箱防冲击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可折叠式防护功能的电池箱防冲击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使用较长的护角板以及第一连接板提供外防护功能,整个箱体较深,手臂无法伸入箱体中,在电池安装时,电池底部与箱体仍存在间隙时就需要松开电池,容易发生震动而对电池造成影响,并且不便于在电池故障时,对电池进行便捷的检查和维修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池箱防冲击结构,其包括承载机构和电池本体,所述承载机构的上端周侧安装有用于抗冲击保护的防护机构,承载机构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防护外壳机构,防护外壳机构的内部安装有电池本体。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支撑底板、基座、活动杆、涡卷弹簧和凸出杆,所述基座固定安装于支撑底板的上端,基座的前端中部通过涡卷弹簧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远离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出杆。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座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通孔,活动杆的横截面呈“L”形。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防护框、第二防护框、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定位柱,所述第一防护框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防护框,第一防护框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所述第一支杆,每组所述第一支杆均关于第一防护框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第三支杆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定位柱。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防护框与第一支杆转动相连,第二支杆远离第一支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防护框上,所述第三支杆远离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承载机构转动相连,定位柱与承载机构固定连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外壳机构包括外壳体、夹持片、定位槽、橡胶缓冲垫和限位柱,四个所述夹持片分别固定安装于外壳体的顶部周侧,外壳体的底部前端开设有弧形结构的定位槽,外壳体的内壁面粘贴连接有橡胶缓冲垫,外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柱。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槽的圆心位于活动杆的竖向部分中心线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0015]顺时针挤压活动杆呈水平状,随后将外壳体底部的限位柱插入基座四个拐角处的通孔中,在松开活动杆时,通过涡卷弹簧可使活动杆复位,使凸出杆移动并卡入弧形状的定位槽中,对外壳体进行定位,并控制防护机构展开,在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以及橡胶缓冲垫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实现对电池本体进行防冲击保护;
[0016]通过拧开夹持片与第二防护框之间连接的螺栓,随后向下挤压第二防护框,此时第一支杆能够推动第二支杆朝向水平方向旋转,并同时带动第三支杆转动,能够使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均下移至基座的外侧,随后能够将外壳体拆卸,使电池本体全貌暴露在外,即能够方便电池的安装,也便于对故障的电池进行便捷检修。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现针对附图进行如下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防护外壳机构拆卸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承载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防护机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防护外壳机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承载机构;11、支撑底板;12、基座;13、活动杆;14、涡卷弹簧;15、凸出杆;2、防护机构;21、第一防护框;22、第二防护框;23、第一支杆;24、第二支杆;25、第三支杆;26、定位柱;3、防护外壳机构;31、外壳体;32、夹持片;33、定位槽;34、橡胶缓冲垫;35、限位柱;4、电池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如下说明:
[0026]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电池箱防冲击结构,其包括承载机构1和电池本体4,承载机构1的上端周侧安装有用于抗冲击保护的防护机构2,在可伸缩的防护机构2的作用下,不仅便于对电池本体4进行防护,也便于电池本体4的安装以及检修,承载机构1的中部上方
设置有防护外壳机构3,在防护外壳机构3的作用下,能够对电池本体4进行保护,防护外壳机构3的内部安装有电池本体4。
[002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承载机构1包括支撑底板11、基座12、活动杆13、涡卷弹簧14和凸出杆15,基座12固定安装于支撑底板11的上端,基座12的前端中部通过涡卷弹簧14安装有活动杆13,活动杆13远离涡卷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出杆15,在承载机构1的作用下,便于电池本体4的安装放置。
[002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基座12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通孔,活动杆13的横截面呈“L”形,通过活动杆13的设置,便于对防护外壳机构3进行定位,使防护外壳机构3与承载机构1稳定相连。
[002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防护机构2包括第一防护框21、第二防护框22、第一支杆23、第二支杆24、第三支杆25和定位柱26,第一防护框2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防护框22,第一防护框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支杆23,每组第一支杆23均关于第一防护框21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杆23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杆24和第三支杆25,第三支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防冲击结构,包括承载机构(1)和电池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的上端周侧安装有用于抗冲击保护的防护机构(2),承载机构(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防护外壳机构(3),防护外壳机构(3)的内部安装有电池本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防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包括支撑底板(11)、基座(12)、活动杆(13)、涡卷弹簧(14)和凸出杆(15),所述基座(12)固定安装于支撑底板(11)的上端,基座(12)的前端中部通过涡卷弹簧(14)安装有活动杆(13),活动杆(13)远离涡卷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出杆(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箱防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2)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通孔,活动杆(13)的横截面呈“L”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防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第一防护框(21)、第二防护框(22)、第一支杆(23)、第二支杆(24)、第三支杆(25)和定位柱(26),所述第一防护框(2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防护框(22),第一防护框(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所述第一支杆(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家骏张小俊李晓宇肖森郭朝鑫郝锐白宇张利鑫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