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绝缘构件、电池和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绝缘构件、电池和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电池模组的壳体一般采用金属结构且为避免腐蚀一般带有电极性,为避免电芯与壳体发生电连接,因此需要在电芯外侧包覆绝缘膜以进行有效的绝缘防护,并需要在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设置绝缘缓冲垫进行缓冲,这种方式会导致电池模组的生产、装配过程冗长,加工工艺增多,材料成本以及工艺成本较高。且在电芯使用膨胀后,电芯之间会相互挤压影响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绝缘构件、电池和电池模组,其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以及改善电芯在使用膨胀后,电芯之间相互挤压影响电池的性能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绝缘构件,用于电芯的绝缘,包括绝缘构件本体,所述绝缘构件本体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电芯的安装空间,且所述绝缘构件本体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供所述电芯膨胀使用的膨胀槽。
[0006]在可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绝缘构件,用于电芯(310)的绝缘,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构件本体(110),所述绝缘构件本体(110)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电芯(310)的安装空间(111),且所述绝缘构件本体(110)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供所述电芯(310)膨胀使用的膨胀槽(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绝缘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构件本体(110)包括第一本体(115)和第二本体(117);所述安装空间(11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115)的第一安装槽(119)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117)的第二安装槽(121),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相互连通;所述膨胀槽(113)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115)和/或所述第二本体(117);所述第一本体(115)和所述第二本体(117)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119)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21)安装在所述电芯(310)相对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绝缘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15)包括第一连接部(123)和两个第一分隔部(125);两个所述第一分隔部(125)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23)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23)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119),所述第一本体(115)可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分隔部(125)卡接于所述电芯(310)的一侧;所述第二本体(117)包括第二连接部(127)和两个第二分隔部(129);两个所述第二分隔部(129)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7)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7)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121),所述第二本体(117)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分隔部(129)卡接于所述电芯(310)的另一侧;所述膨胀槽(11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部(125)的第一槽(13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隔部(129)的第二槽(133),且所述第一槽(131)贯穿所述第一分隔部(125)靠近所述第二分隔部(129)的一侧,所述第二槽(133)贯穿所述第二分隔部(129)靠近所述第二分隔部(129)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绝缘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部(125)包括第一上分隔片(135)和第一下分隔片(137),所述第一上分隔片(135)和所述第一下分隔片(137)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23)的同一侧,且均向着所述第二本体(117)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上分隔片(135)、所述第一连接部(123)和所述第一下分隔片(137)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槽(131);所述第二分隔部(129)包括第二上分隔片(139)和第二下分隔片(141),所述第二上分隔片(139)和所述第二下分隔片(141)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7)的同一侧,且向着所述第二本体(117)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分隔片(139)、所述第二连接部(127)和所述第二下分隔片(141)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槽(13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绝缘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部(125)和所述第二分隔部(129)之间设置有散热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