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砂高速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520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砂高速沉淀池,包括混凝池、混合池、絮凝池及顶部支撑构件,顶部支撑构件在对应混凝池、混合池、絮凝池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第三搅拌机构,第一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一转盘电机、第一转盘、第一搅拌电机及第一搅拌杆,第一转盘电机固定于顶部支撑构件,第一转盘与第一转盘电机传动配合,第一搅拌电机固定于第一转盘,第一搅拌杆与第一搅拌电机传动配合,且第一搅拌杆的轴线相对第一转盘的旋转中心径向偏移。该微砂高速沉淀池的搅拌杆可移动至不同的位置,以提高搅拌、混合效果,有助于提高整个微砂高速沉淀池的净水效率。微砂高速沉淀池的净水效率。微砂高速沉淀池的净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砂高速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微砂高速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微砂沉淀池是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浊度以及颗粒态有机物的水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使用不断循坏的微砂颗粒和化学药剂强化絮体,从而改善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性能;与传统絮凝工艺相比,微砂沉淀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耐冲击负荷等优点。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545807U的专利公开文献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微砂循环沉淀池,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池、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清水池,并设置有泥砂回流泵,用于实现微砂循环;混凝池、混合池、絮凝池等配置有相应的搅拌机构(由电机和搅拌杆等组成),用于实现混凝剂、微砂颗粒、絮凝剂等与污水的混合。
[0004]然而,上述现有的微砂沉淀池依然存在设计弊端:由于混凝池、混合池、絮凝池等池体的尺寸规格较大,而每一池体的搅拌机构固定安装在一个位置,导致其搅拌杆只能在一个位置进行搅拌,搅拌范围小,混合效果不佳,不利于提高整个微砂沉淀池的净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砂高速沉淀池,包括混凝池、混合池、絮凝池及顶部支撑构件,所述顶部支撑构件在对应混凝池、混合池、絮凝池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第三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一转盘电机、第一转盘、第一搅拌电机及第一搅拌杆,第一转盘电机固定于顶部支撑构件,第一转盘与第一转盘电机传动配合,第一搅拌电机固定于第一转盘,第一搅拌杆与第一搅拌电机传动配合,且第一搅拌杆的轴线相对第一转盘的旋转中心径向偏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砂高速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二转盘电机、第二转盘、第二搅拌电机及第二搅拌杆,第二转盘电机固定于顶部支撑构件,第二转盘与第二转盘电机传动配合,第二搅拌电机固定于第二转盘,第二搅拌杆与第二搅拌电机传动配合,且第二搅拌杆的轴线相对第二转盘的旋转中心径向偏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砂高速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三转盘电机、第三转盘、第三搅拌电机及第三搅拌杆,第三转盘电机固定于顶部支撑构件,第三转盘与第三转盘电机传动配合,第三搅拌电机固定于第三转盘,第三搅拌杆与第三搅拌电机传动配合,且第三搅拌杆的轴线相对第三转盘的旋转中心径向偏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砂高速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及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固定于顶部支撑构件的顶面,第一轴承装配在第一轴承座的内侧并与第一轴承座转动配合,第一转轴的底端与第一转盘固定,第一转轴的顶端穿过顶部支撑构件并与第一轴承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砂高速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还包括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及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固定于顶部支撑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德林丽钰
申请(专利权)人:易普拓广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