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敏压差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47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压差传感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敏压差传感器,包括压差传感器外壳;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上表面的中间螺纹固定有检修盖板,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前表面的中部镶嵌固定有显示屏,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左右外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散热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温度补偿组件,能够在该种压差传感器测试设备前后两端的压差时,利用两组电动阀门分别封堵两组储气盒中设备前后两端传输进入的气体,并配合设备前后两端温度计上的温度调整储气盒内部的电热片,使得两组储气盒内部的温度分别达到设备前后两端内部的温度,完全模拟设备前后两端的实际温度下的大气压力差值,解决因连接软管传输时散发热量的问题,使得测量的压力差值更加精确灵敏。加精确灵敏。加精确灵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敏压差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差传感器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敏压差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压差传感器是一种用来测量两个压力之间差值的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某一设备或部件前后两端的压差,压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被测压力直接作用于传感器的膜片上,使膜片产生与气压成正比的微位移,使传感器的电容值发生变化,和用电子线路检测这一变化,并转换输出一个相对应压力的标准测量信号,应用非常广泛。
[0003]现有的压差传感器在应用时,需要通过两根外界连接软管分别连通设备或者部件的前后两端,设备的前后两端通过连接软管向压差传感器内压力腔室输送自身内部的气体,在设备前后两端的气体通过连接软管的过程中,气体中包含的热量会不同程度的通过连接软管散发,而不同的温度会使同等体积的气体具有不同的体积(即同等体积气体的实际压力值发生改变),因此,测量过程中热量的散发会对压差测量数值的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其压差数值不够精确灵敏(举例:例如设备前端温度值为100度,在传输过程中温度降至80度,设备后端温度值为60度,在传输过程中温度降至50度,因此,原本设备中100度对80度时的气体压力差值与降温后80度对50度的压力差值是具有变化的),此外,外界连接软管安装在压差传感器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或拉拽连接软管,容易导致连接软管与压差传感器的连接磨损,影响其气密性以及使用寿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敏压差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热量散失对实际压差值的测量影响以及连接管与压差传感器连接处容易磨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敏压差传感器。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敏压差传感器,包括压差传感器外壳;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上表面的中间螺纹固定有检修盖板,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前表面的中部镶嵌固定有显示屏,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左右外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下表面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下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腔室,所述压力腔室右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温度补偿组件,所述温度补偿组件包括方形块,所述方形块固定安装在压力腔室右表面的底部。
[0006]优选的,所述方形块右表面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储气盒,所述第一储气盒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方形块右表面上的第二储气盒,所述第一储气盒和第二储气盒内壁左侧的中部均开设有一组方形通孔,所述第一储气盒和第二储气盒内壁内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等距分布的电热片。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气盒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可调式温控器,所述第一可调
式温控器与第一储气盒内壁中的电热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储气盒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可调式温控器,所述第二可调式温控器与第二储气盒内壁中的电热片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气盒和第二储气盒右表面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衔接块,所述衔接块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衔接块右表面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进气管,位于前端的一组所述进气管的中部固定有第一电动阀门,位于后端的一组所述进气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阀门,所述进气管的右侧设置有连接软管,所述进气管与连接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固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固定安装在进气管的右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右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延伸环,所述延伸环的内壁右侧开设有外扩螺纹孔。
[0010]优选的,所述延伸环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外侧螺纹固定有加固套环,所述加固套环的内壁开设有衔接螺纹孔,所述加固套环与延伸环之间通过衔接螺纹孔和第一螺纹槽的相互配合螺接固定,所述加固套环外侧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外包软垫。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软管外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硬化套筒,所述硬化套筒外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硬化套筒外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槽的大小方向相同,所述硬化套筒左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外螺纹空心管,所述硬化套筒与延伸环之间通过外螺纹空心管和外扩螺纹孔的相互配合螺接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硬化套筒左表面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密封垫,所述外螺纹空心管左表面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环形密封垫。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温度补偿组件,能够在该种压差传感器测试设备前后两端的压差时,利用两组电动阀门分别封堵两组储气盒中设备前后两端传输进入的气体,并配合设备前后两端温度计上的温度调整储气盒内部的电热片,使得两组储气盒内部的温度分别达到设备前后两端内部的温度,完全模拟设备前后两端的实际温度下的大气压力差值,解决因连接软管传输时散发热量的问题,使得测量的压力差值更加精确灵敏。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加固组件,能够利用螺纹结构移动加固套环覆盖在连接软管与延伸环连接处的外侧,能够形成覆盖包裹保护结构,同时螺纹结构能够增加连接软管与延伸环连接处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不影响拆卸安装,增加使用人员拉拽连接软管时连接软管与延伸环的连接处的抗拉拽能力,避免连接处出现变形磨损,此外,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垫和第二环形密封垫能够形成两组密封结构,保证其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确保其密封性能,保证测定的压力差值的精确性以及灵敏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储气盒的剖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储气盒和第二储气盒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进气管和连接软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加固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延伸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连接软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压差传感器外壳;2、显示屏;3、检修盖板;4、散热孔;5、安装板;6、连接筒;7、压力腔室;8、温度补偿组件;9、连接软管;10、加固组件;81、方形块;82、第一储气盒;83、第二储气盒;84、方形通孔;85、安装座;86、电热片;87、第一可调式温控器;88、第二可调式温控器;89、衔接块;90、进气管;91、第一电动阀门;92、第二电动阀门;101、第一限位环;102、延伸环;103、第一螺纹槽;104、加固套环;105、衔接螺纹孔;106、外包软垫;107、外扩螺纹孔;108、硬化套筒;109、第二限位环;110、第二螺纹槽;111、外螺纹空心管;112、第一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敏压差传感器,包括压差传感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1)上表面的中间螺纹固定有检修盖板(3),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1)前表面的中部镶嵌固定有显示屏(2),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1)左右外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散热孔(4),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1)下表面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5),所述压差传感器外壳(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6),所述连接筒(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腔室(7),所述压力腔室(7)右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温度补偿组件(8),所述温度补偿组件(8)包括方形块(81),所述方形块(81)固定安装在压力腔室(7)右表面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敏压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块(81)右表面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储气盒(82),所述第一储气盒(82)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方形块(81)右表面上的第二储气盒(83),所述第一储气盒(82)和第二储气盒(83)内壁左侧的中部均开设有一组方形通孔(84),所述第一储气盒(82)和第二储气盒(83)内壁内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安装座(85),所述安装座(85)的外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等距分布的电热片(8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敏压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气盒(82)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可调式温控器(87),所述第一可调式温控器(87)与第一储气盒(82)内壁中的电热片(8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储气盒(83)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可调式温控器(88),所述第二可调式温控器(88)与第二储气盒(83)内壁中的电热片(86)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敏压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气盒(82)和第二储气盒(83)右表面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衔接块(89),所述衔接块(89)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衔接块(89)右表面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进气管(90),位于前端的一组所述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胜龚海云张家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诺威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