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氢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332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氢系统及车辆,用于布置于车辆的驾驶室的后方,其中,车辆包括挂车,所述供氢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储氢腔体,所述储氢腔体内设有氢气瓶,所述壳体具有用于面对驾驶室的前端面,以及与所述前端面相对设置的后端面,所述后端面的至少部分区域向靠近所述前端面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当所述供氢系统布置于驾驶室的后方时,所述挂车的回转半径包络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由于所述壳体的后方向前凹陷形成了所述凹槽,当所述供氢系统放置到驾驶室的后方时,所述挂车的回转半径包络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挂车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可以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挂车前移后,可有效缩短因后背的供氢系统而带来的整车轴距的增加。轴距的增加。轴距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氢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供储氢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供氢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对车辆的续航里程有了更多的要求,以目前技术最为成熟且应用最为广泛的高压储氢系统为例,需要车辆携带更多数量的氢瓶以带来更大的储氢量从而提高续航里程。
[0003]相关技术中,由于高压储氢系统体积较大,整车底盘布置空间有限,目前牵引车载储氢系统多采用驾驶室后背式结构布置。
[0004]但是,受限于储氢量要求及储氢技术现状,高压储氢系统体积较大,采用后背式将在驾驶室后方占用大量空间,增大整车轴距,储氢系统带来的轴距增大成为了一个难以避免的难题。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供氢系统及车辆,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供氢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储氢系统采用后背式将在驾驶室后方占用大量空间,增大整车轴距的问题。
[000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氢系统,用于布置于车辆的驾驶室的后方,其中,车辆包括挂车,所述供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氢系统,用于布置于车辆的驾驶室(300)的后方,其中,车辆包括挂车(4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系统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具有储氢腔体(11),所述储氢腔体(11)内设有氢气瓶(2),所述壳体(1)具有用于面对驾驶室(300)的前端面(12),以及与所述前端面(12)相对设置的后端面(13),所述后端面(13)的至少部分区域向靠近所述前端面(12)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14);当所述供氢系统布置于驾驶室(300)的后方时,所述挂车(400)的回转半径包络(40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4)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具有第一内壁面(14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壁面(141)的第二内壁面(142)和第三内壁面(143),所述第二内壁面(142)和所述第三内壁面(14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内壁面(141)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内壁面(141)与所述前端面(12)平行,所述第二内壁面(142)和所述第三内壁面(143)自与所述第一内壁面(141)的连接处向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于所述前端面(12)的相对两侧还设有导流面(15),所述导流面(15)与所述前端面(12)连接,且两个所述导流面(15)自与所述前端面(12)的连接处向后方且向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具有散热腔体(16),所述散热腔体(16)与所述储氢腔体(11)之间通过蒙皮(4)互相隔开,所述散热腔体(16)内设置有散热器(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具有位于所述前端面(12)的相对两侧的侧面(17),所述侧面(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云帆余庆杰余亮周曦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