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围板自动化焊接线的旋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21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围板自动化焊接线的旋转台,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有第二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包括有下压装置、第一上托机构B、第二旋转上托机构B、第三上托机构A、第四旋转上托机构A。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二定位装置中设有三个下压装置,下压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多个不同的升降下压机构,下压装置的托板也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多个升降下压机构或旋转下压机构,可以下压多个不同的车型板件;第六固定架和第十固定架也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多个不同的升降上托机构或旋转上托机构,分别与下压装置中的下压机构配合,或者安装能够单独夹紧板件的第二定位机构B,夹住板件的多个部位,并且能够夹紧不同的车型板件。够夹紧不同的车型板件。够夹紧不同的车型板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围板自动化焊接线的旋转台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22年09月01日,申请号为202211067507.X,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汽车前围板自动化焊接线及其焊接方法。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围板自动化焊接线的旋转台。

技术介绍

[0003]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车身板件则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目前车身制造是按照下车身总成平台车型进行细分,不同的生产基地生产不同的细分车型。其缺点在于当前的车身总成焊接生产线仅仅能实现单一车型的焊接生产,无法实现多车型混线生产,新增车型或改款车型时需要新建或改造线体,周期很长,投入成本巨大,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前围板自动化焊接线的旋转台,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身焊接生产线仅仅能实现单一车型的焊接生产,无法实现多车型混线生产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前围板自动化焊接线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围板自动化焊接线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在旋转台上、对多种板件定位的第二定位装置(3),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包括有下压装置、用于带动第一上托块B(312)作升降运动的第一上托机构B、用于带动第二上托块B(313)作旋转运动的第二旋转上托机构B、用于带动第三上托块1A(314)和第三上托块2A(315)作升降运动的第三上托机构A、用于带动第四上托块A(316)作旋转运动的第四旋转上托机构A;下压装置又包括用于带动旋转架(303)转动的第二旋转机构、第二下压机构B、第四下压机构A、第一旋转下压机构B、第三下压机构A,其中第二下压机构B、第四下压机构A、第一旋转下压机构B、第三下压机构A又分别设在第二旋转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前围板自动化焊接线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301),在第二固定架(301)上分别设有第四铰接点(302)、能绕第四铰接点(302)旋转的旋转架(303)、用于驱动旋转架(303)转动的第六气缸(304);在所述旋转架(303)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吊架(305),在吊架(305)上设有多个安装位,在其中一个安装位设有带动第二下压块B(307)作升降运动的第二下压机构B,在另一个安装位上设有带动第四下压块A(308)作升降运动的第四下压机构A;在旋转架(303)的自由端设有托板(306),在所述托板(306)上设有多个安装位,在其中一个安装位设有带动第一下压块B(309)转动的第一旋转下压机构B,在另一个安装位上设有带动第三下压块1A(310)和第三下压块2A(311)作升降运动的第三下压机构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前围板自动化焊接线的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压机构B包括有设在所述吊架(305)一个安装位上的第七气缸(322)、由第七气缸(322)驱动的第二下压块B(307);所述第四下压机构A包括有设在所述吊架(305)另一个安装位上的第十四气缸(317)、由第十四气缸(317)驱动的第四下压块A(308),所述第十四气缸(317)与所述第七气缸(322)设在所述吊架(305)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旋转下压机构B包括有固定在所述托板(306)其中一个安装位上的第二固定板(318),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财吴高灿方钦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富士汽车整线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