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轻质悬浮填料过滤的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21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轻质悬浮填料过滤的水处理设备,所述的在清水区和集水区之间的罐体上安装有穿孔板,穿孔板下方的清水区内填充有轻质填料,轻质填料能够漂浮于清水区的书中并被穿孔板阻挡形成过滤层,用于阻挡小颗粒上升。所述的穿孔板下方设置有用于清洗穿孔板上的泥垢的清洗布水管,清洗布水管上设置有多个清洗出水口,清洗布水管与伸出至罐体的清洗水管相连。所述的清水区内还设置有用于搅拌过滤层的轻质填料搅拌桨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过滤的方式实现高效水处理,将混凝原理和过滤原理在同一个设备内实现,充分利用流化床内部的结构,实现良好出水效果。实现良好出水效果。实现良好出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轻质悬浮填料过滤的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涉及循环结团造粒流化床,具体涉及一种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轻质悬浮填料过滤的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给水处理领域,随着国家对环境以及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问题日益重视,水质净化和废水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研究水质处理新药剂、新工艺,是给水处理除浊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0003]随着水资源的短缺、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化实施,水污染治理的任务越来越重,水中悬浮物浓度越来越高,水处理工艺中去除悬浮物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开发和研究高效的污水控浊装置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对单一的高浊水、低温低浊水以及高藻水,国内外也研发了多种处理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如增效澄清技术、结团絮凝技术应用于低温低浊水;改良型涡流式沉淀技术、二级混凝沉淀技术应用于高浊水,气浮法技术、ACTIFLO工艺具有较强的除藻能力。上述几种水质条件在地表水源水中随季节会交替出现,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增设预处理、强化处理单元,但这样会造成净化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轻质悬浮填料过滤的水处理设备,包括循环造粒流化床的罐体(1),所述的罐体(1)内从底部到顶部分为依次连通的污泥浓缩区(2)、循环造粒区(3)、分离区(4)、清水区(5)和集水区(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清水区(5)和集水区(6)之间的罐体(1)上安装有穿孔板(7),穿孔板(7)下方的清水区(5)内填充有轻质填料(8),轻质填料(8)能够漂浮于清水区的书中并被穿孔板(7)阻挡形成过滤层,用于阻挡小颗粒上升;所述的穿孔板(7)下方设置有用于清洗穿孔板(7)上的泥垢的清洗布水管(9),清洗布水管(9)上设置有多个清洗出水口(10),清洗布水管(9)与伸出至罐体(1)的清洗水管(11)相连;所述的清水区(5)内还设置有用于搅拌过滤层的轻质填料搅拌桨叶(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轻质悬浮填料过滤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板(7)上的孔洞(13)的孔径小于轻质填料(8)的粒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轻质悬浮填料过滤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造粒区(3)内安装有中筒(14)和内筒(15);所述的罐体(1)、中筒(14)和内筒(15)从外向内依次同轴设置,所述的中筒(14)和内筒(15)的顶端开放,内筒(15)的底端开放,中筒(14)的底端封闭;所述的中筒(14)的底端低于内筒(15)的底端,中筒(14)的底部设置有底端封闭的混合区(1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造粒流化床耦合轻质悬浮填料过滤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15)内为造粒流化区(17),内筒(15)和中筒(14)之间为回流区(18),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春元胡瑞柱黄廷林李凯薛章哲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