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铸棒自动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206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棒脱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合金铸棒自动脱模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液压站、控制台、液压拉杆、液压推杆、多个液压顶杆;第一支架的框架前、后内侧壁均设置有轨道,轨道内设置有滑轮;第一支架中部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液压顶杆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液压拉杆固定在框架的左侧壁,拉杆段向右伸出拉杆安装孔;液压推杆固定在框架的右侧壁,推杆段向左伸出推杆安装孔;框架的下方在正对第一隔板的位置设置有接料箱;液压站分别与液压拉杆、液压推杆、每个液压顶杆通过油管连接,控制台与液压站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合金铸棒的自动、高效、批量脱模,显著提高合金棒材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金铸棒自动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铸棒脱模
,尤其是涉及一种合金铸棒自动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合金铸棒是高温合金母合金铸造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供货形状,由于其外形规整,沿径向尺寸一致,易于修磨和切割,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合金铸棒的生产过程一般是:在真空感应炉中将钢液熔炼完毕后缓慢地浇入圆棒型金属铸模,再利用铸模与合金材料在相同温度下膨胀系数不同的原理,采用人工将模架中的铸模依次取出,将铸模底垫去掉,固定铸模后再用夹具将合金棒头部夹持后依次进行脱出。在此过程中对合金铸棒的脱模方式生产效率较低,只适合小型的真空感应炉生产,且人工脱模劳动强度大,易于发生砸伤、烫伤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合金铸棒自动脱模装置,能够实现合金铸棒的自动、高效、批量脱模,显著提高合金棒材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合金铸棒自动脱模装置,包括第一支架5、液压站7、控制台9、液压拉杆3、液压推杆4、多个液压顶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金铸棒自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5)、液压站(7)、控制台(9)、液压拉杆(3)、液压推杆(4)、多个液压顶杆(1);所述第一支架(5)包括长方形的框架、固定在所述框架底端的第一支撑腿,所述框架的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均设置有轨道(8),所述轨道(8)内设置有多个滑轮(11);所述第一支架(5)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2),所述第二支架(2)包括第一隔板、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底端四角的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与液压顶杆(1)数量相同的顶杆安装孔,每个液压顶杆(1)的液压缸固定在对应的顶杆安装孔内、顶杆段向下伸出所述顶杆安装孔;所述框架的左侧壁开设有拉杆安装孔,所述液压拉杆(3)的液压缸固定在所述拉杆安装孔内、拉杆段向右伸出所述拉杆安装孔;所述框架的右侧壁开设有推杆安装孔,所述液压推杆(4)的液压缸固定在所述推杆安装孔内、推杆段向左伸出所述推杆安装孔;所述框架的下方在正对所述第一隔板的位置设置有接料箱(6);所述液压站(7)分别与液压拉杆(3)、液压推杆(4)、每个液压顶杆(1)通过油管连接,所述控制台(9)与所述液压站(7)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铸棒自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合金铸棒的模组(10)包括多个模具、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模具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的第一模具安装孔、第二模具安装孔,每个模具的底端固定在对应的第一模具安装孔内、顶端向上穿出对应的第二模具安装孔且与所述第二模具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在两个所述轨道(8)的滑轮(11)上滑动;所述第一隔板的下方平行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顶杆安装孔位置一一对应的顶杆通过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金铸棒自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5)的顶端在所述第二支架(2)右侧为待脱模工位、下方为脱模工位、左侧为已脱模工位;所述推杆段在所述模组(10)位于待脱模工位时正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壁;所述液压顶杆(1)与所述模具数量相同且在所述模组(10)位于脱模工位时与所述模具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控制台(9)用于通过液压站(7)控制液压推杆(4)动作以将待脱模工位的模组(10)推入脱模工位、控制液压顶杆(1)动作以将脱模工位的模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韩锋张东王江卢苏君周文政王雪连刘瑞清赵海龙陈旭军何峰秦昭勇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