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酸、清除ROS的微凝胶及制备和在载体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76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酸、清除ROS的微凝胶及制备和在载体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酸、清除ROS的微凝胶,其组分包括:硒化魔芋葡甘聚糖、巯基化海藻酸钠和钙盐。该微凝胶具有自主ROS清除和耐酸型钙交联层确保的肠黏膜黏附性能。该微凝胶作为递送载体,能有效避免活性因子被胃酸降解和被胃肠道中ROS氧化失效,从而实现活性因子,例如营养素、益生菌或药物,稳定、高效肠靶向释放,对于提升其生物利用度意义重大,在功能食品与制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酸、清除ROS的微凝胶及制备和在载体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一种耐酸、清除ROS的微凝胶及制备和在载体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多酚是植物中常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糖尿病等多种功效,在食品、医药、化妆品领域均有重要应用。然而,包括花青素、槲皮素、姜黄素等在内的大部分多酚的首过效应强、体内代谢迅速,更因易被胃肠道中大量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氧化成醌失效和被胃酸、酶降解等原因使其难以获得预期的作用效果,导致应用受限,生物利用度大大降低。为改善这一应用现状,目前大多载体(环糊精、固体分散体、微乳、纳米混悬液、脂质体、微球、微囊等)都难以实现多酚的精准靶向递送,尤其难以保证多酚在目标部位释放后其活性可继续保持。
[0003]硒化魔芋葡甘聚糖为魔芋葡甘聚糖与葡甘聚糖酶酶解后,经过亚硒酸钠反应得到的硒多糖。CN110526996A公开了一种硒化魔芋葡甘寡糖及其制备和应用,公开了硒化魔芋葡甘聚糖可以降低炎症因子IL

6的产生,具有抗炎活性;可促使肝癌细胞凋亡增加,从而发挥抗癌作用;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效果;可使紫外线诱导的衰老细胞数降低,从而具有抗衰老潜能。
[0004]巯基化海藻酸钠为海藻酸钠与巯基乙醇酸复合得到的偶联物。CN102408496B公开了一种原位交联海藻酸钠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巯基化海藻酸钠水溶液经溶液中氧气氧化巯基交联形成二硫键交联得到的水凝胶具有pH敏感性和还原响应性。
[0005]基于活性因子的控释原理,肠靶向载体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的pH差异构建的pH响应型载体,由于载体对胃肠道的pH响应是个较为缓慢的过程,易出现释放滞后的现象;第二类则期望通过载体与肠道中的电解质、黏液层等形成氢键、离子键等非共价键实现营养素的肠靶向递送,然而非共价作用易受到胃部的强酸性pH和温度影响,稳定性不可控,难以实现精准靶向递送;第三类是将含巯基的载体与肠黏膜黏蛋白中的巯基氧化形成二硫键实现营养素的肠靶向递送,但载体一经摄取首先与口腔、胃粘膜发生黏附,最终在肠道中的黏附型释放行为将大打折扣。
[0006]现阶段尚未见从构建可自主清除ROS的载体的角度提升多酚的递送稳定性的报道,也无通过ROS自主清除、耐酸肠靶向协同作用实现多酚的稳定高效肠靶向递送的相关报道。由此,专利技术人通过构建可自主清除ROS、耐酸肠靶向型活性因子载体,一方面通过载体的ROS自主清除功能避免活性因子被氧化失效,另一方面通过耐酸与肠黏膜黏附性能的协同作用实现活性因子的高效稳定肠靶向递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自主清除ROS、耐酸肠靶向型活性因子载体,一方面通过载体的ROS自主清除功能避免活性因子被氧化失效,另一方面通过耐酸与肠黏膜黏附性能
的协同作用实现活性因子的高效稳定肠靶向递送。
[0008]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耐酸、清除ROS的微凝胶及制备和在载体的应用来解决该领域中的这种需要。
[0009]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凝胶,其组分包括:硒化魔芋葡甘聚糖、巯基化海藻酸钠和钙盐。
[00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凝胶中,以质量比计,硒化魔芋葡甘聚糖、巯基化海藻酸钠、钙盐的配比为0.1~0.8:0.5~1.2:0.5~2.0;所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中硒含量为5.5g kg
‑1,所述巯基化海藻酸钠中巯基含量为584.4μg mol
‑1。
[001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凝胶中,所述钙盐选自乳酸钙、氯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钙盐选为乳酸钙。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凝胶中,制备方法包括:将硒化魔芋葡甘聚糖和巯基化海藻酸钠在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

巯基海藻酸钠混合液,所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

巯基海藻酸钠混合液经钙盐交联1~12h即为所述微凝胶。
[00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凝胶中,所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

巯基海藻酸钠混合液中,所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的质量分数为0.1~0.8%,所述巯基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5%~1.2%;优选地,所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

巯基海藻酸钠混合液中,所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与所述巯基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3%。
[001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胶囊,其包括上述的微凝胶和活性物质,所述活性物质为营养素、益生菌或药物。
[00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胶囊中,所述活性物质为营养素;所述营养素为多酚;所述多酚选自花青素、姜黄素、槲皮素、虾青素中的一种。
[0016]本专利技术所声明的活性物质是指对生命现象具有影响的微量或少量的物质,包括多糖、萜类、甾醇类、生物碱、肽类、核酸、蛋白质、氨基酸、甙类、油脂、蜡、树脂类、植物色素、矿物质元素、酶和维生素等,也包括对生命现象具有影响的药物。
[001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胶囊中,所述多酚为花青素,所述微胶囊粒径小于200nm。
[0018]营养素(nutrient)为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多酚为营养素中的一种。但营养素大多首过效应强、体内代谢迅速,更因易被胃肠道中大量ROS氧化成醌失效和被胃酸、酶降解等原因使其难以获得预期的作用效果,导致作为食品直接服用时效果不佳,生物利用度大大降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凝胶,其作为营养素的载体时,能避免营养素被胃酸侵蚀以及ROS氧化失效,通过耐酸与肠黏膜黏附性能的协同作用实现营养素的高效稳定肠靶向递送。由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请求保护一种肠靶向功能食品,其选用上述的微凝胶作为食品载体。
[0019]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是经口服途径将药物传递到结肠定位释放的一类药物制剂。给药后药物在胃及小肠内不释放,当转运至结肠时才崩解或溶蚀,使释放的药物在结肠病灶部位浓集,且结肠因其稳定的环境和高密度的酶活性及接近中性的pH,适于药物吸收。药物在结肠的驻留时间较长,也有利于长效药物系统发挥作用,可用于治疗结肠炎、结肠癌等局部性肠道疾病,还可通过延迟释药方法,用于治疗生理节律性疾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凝胶,其作为药物的载体时,能避免药物活性成分被胃酸侵蚀以及ROS氧化失效,通过耐
酸与肠黏膜黏附性能的协同作用实现药物活性成分的高效稳定肠靶向递送。由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请求保护一种肠靶向药物,其选用上述的微凝胶作为药物活性成分载体。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凝胶,其自身具备良好的清除ROS作用,作为载体尤其适用于易被ROS氧化失效的药物。由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请求保护一种用于清除ROS的药物载体,其有效成分包含上述的微凝胶。
[002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述微凝胶在制备肠靶向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002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述微凝胶在制备肠靶向药物中的应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凝胶,其特征在于,组分包括:硒化魔芋葡甘聚糖、巯基化海藻酸钠和钙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凝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比计,硒化魔芋葡甘聚糖、巯基化海藻酸钠、钙盐的配比为0.1~0.8:0.5~1.2:0.5~2.0;所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中硒含量为5.5g kg
‑1,所述巯基化海藻酸钠中巯基含量为584.4μg mol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钙盐选自乳酸钙、氯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钙盐选为乳酸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凝胶,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将硒化魔芋葡甘聚糖和巯基化海藻酸钠在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

巯基海藻酸钠混合液,所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

巯基海藻酸钠混合液经钙盐交联1~12h即为所述微凝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

巯基海藻酸钠混合液中,所述硒化魔芋葡甘聚糖的质量分数为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静文张越沈文高翔李国梁任妍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