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443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黑木耳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为原料,依次通过超微粉碎、高温处理、碱液浸提、化学改性、浓缩脱盐、喷雾干燥和物理筛分,获得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将超微粉碎、高温处理、碱液浸提、化学改性与陶瓷膜浓缩脱盐相结合,既确保了提取收率、增溶了蛋白,又高效地实现了脱盐目的,生产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便于工业化实施。便于工业化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和生物
,尤其是一种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又名木菌、光木耳、云耳、木蕊、木菌、树鸡等,分类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是世界四大人工栽培食用菌之一;黑木耳含有占干重约11.66~17.74%的蛋白质,还含有占干重约63%的碳水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多糖类物质。
[0003]黑木耳蛋白总氨基酸含量为75.83%左右,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约为26.35%(占比34.7%),其含量丰富的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赖氨酸对人体发育和健康有重要作用。黑木耳蛋白具有易被人体吸收、不易热变性等优点。黑木耳蛋白中含有大量胶原蛋白,在食品、化妆品、保健品领域应用广泛。黑木耳蛋白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例如酸性蛋白APP,对鼠的红细胞有血凝作用,对淋巴细胞有很强的免疫活性,可促进脾细胞的繁殖。
[0004]黑木耳多糖主要成分为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和己糖酸等,具有多种生理功效:通过对机体防御系统产生一定的作用而间接对肿瘤产生抑制效果;通过对机体细胞的损伤产生保护而延缓组织衰老;通过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而发挥抗血栓作用;通过抑制凝血酶活性和血小板凝集而发挥降血脂作用;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降低机体餐后的血糖水平;对由高功率微波福射引发的机体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0005]因此,开发黑木耳蛋白多糖复合物的生产技术及产品,对于促进黑木耳资源深度利用和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6]国内目前已有多个关于食药用菌蛋白多糖复合物的专利,如CN1295247C、CN104922162B、CN103907738A、CN110903408B等。
[0007]而关于黑木耳蛋白多糖的专利,国内目前仅见:
[0008]CN1071060A公布了木耳和银耳菌丝体蛋白多糖酸法生产技术:以木耳和银耳菌丝体作原料,经破碎、水提取、酸沉淀和干燥制得蛋白多糖,含量达95%以上,该专利采用温和的水提取法,但未采用蛋白增溶技术,因此溶解度低、冲调性差,且酸沉淀法的蛋白得率较低。
[0009]CN105053461A公布了一种黑木耳蛋白糖的制作方法:将黑木耳粉与麦芽糖、蛋白质干、奶粉等,按一定比例复配成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食品,该专利未涉及蛋白和多糖的提取及增溶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补充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氮溶解指数高、溶解度大、冲调性好的新型食用菌蛋白多糖产品;该产品同时具备蛋白和多糖的多种营养和保健功效,作为食品和保健品领域
的新产品或新配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超微粉碎、高温处理、碱液浸提、化学改性、浓缩脱盐、喷雾干燥、物理筛分共七个工艺步骤,在确保提取收率前提下增加了产品溶解度,具有简单实用、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3]一种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采用黑木耳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为原料,依次通过超微粉碎、高温处理、碱液浸提、化学改性、浓缩脱盐、喷雾干燥和物理筛分,获得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14](1)超微粉碎
[0015]将黑木耳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原料,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进行破壁处理,过300目筛,得到超微粉;
[0016](2)高温处理
[0017]将超微粉在100~200℃高温处理1~10h;
[0018](3)碱液浸提
[0019]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超微粉中加入碱液调节pH至12,搅拌,离心,并将离心得到的菌渣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再次离心,合并两次离心的上清液得到浸提液;
[0020]PH12的强碱性条件下,黑木耳蛋白分子处于溶融态,其三级结构解体而维持原有的一、二级结构;随着稀盐酸的缓慢滴加,水中离子强度发生改变,使得溶剂体系发生物理相变,水分子氢键发生重排而产生自由水,并渗透到蛋白质内部结构;同时以剪切、挤压、撞击为特征的机械搅拌造成分子水平上的胁迫,改变了蛋白的保守疏水结构、遏制其去离子化过程中复性、阻止聚集体形成;物理相变耦联机械胁迫机制能在维持蛋白一级机构的基础上实现二级结构的折叠

转角转变,最终形成聚集度较低的极性蛋白体颗粒,提高蛋白溶解度。
[0021](4)化学改性
[0022]将浸提液中加入亚硫酸钠和氨基酸,溶解后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并在30~60min内将浸提液pH值调节至pH 6~9,反应结束后,将料液升温至80~100℃,并保持5~10min,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0023](5)浓缩脱盐
[0024]将改性后的料液过陶瓷膜进行浓缩,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浓缩液,直至浓缩液电导率小于4000us/cm;
[0025](6)喷雾干燥
[0026]浓缩脱盐后的料液进行喷雾干燥,并收集水分含量小于10%的干燥粉末;
[0027](7)物理筛分
[0028]将干燥粉末过100目筛,得到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
[0029]优选的是,所述的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黑木耳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原料,包括含水的鲜品和经干燥处理后的干品。
[0030]优选的是,所述的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搅拌温度为25℃~40℃,搅拌时间为4~8h。
[0031]优选的是,所述的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
中碱液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一种,所述碱液与物料的重量比为10:1~100:1,优选20:1,所述菌渣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1~10:1,优选5:1。
[0032]优选的是,所述的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离心转速为9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5~10min。
[0033]优选的是,所述的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中亚硫酸钠加入量为料液体积的0.01~0.1%,优选0.05%,氨基酸加入量为料液体积的0.001~0.1%,优选0.02%,所述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L

半胱氨酸的一种或几种,优选L

半胱氨酸。
[0034]蛋氨酸、胱氨酸和L

半胱氨酸均属于含硫氨基酸,分子内存在甲硫基和巯基,黑木耳蛋白也富含这三种氨基酸;在PH12强碱性溶融态下,黑木耳蛋白结构呈打开状态,导致其含硫基团与极性的亲水基团均暴露在外,从而易与外源氨基酸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二硫键复合物,同时不同蛋白分子之间也能通过外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黑木耳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为原料,依次通过超微粉碎、高温处理、碱液浸提、化学改性、浓缩脱盐、喷雾干燥和物理筛分,获得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超微粉碎将黑木耳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原料,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进行破壁处理,过300目筛,得到超微粉;(2)高温处理将超微粉在100~200 ℃高温处理1~10h;(3)碱液浸提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超微粉中加入碱液调节pH至12,搅拌,离心,并将离心得到的菌渣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再次离心,合并两次离心的上清液得到浸提液;(4)化学改性将浸提液中加入亚硫酸钠和氨基酸,溶解后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并在30~60min内将浸提液pH值调节至pH6~9,反应结束后,将料液升温至80~100℃,并保持5~10min,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5)浓缩脱盐将改性后的料液过陶瓷膜进行浓缩,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浓缩液,直至浓缩液电导率小于4000us/cm;(6)喷雾干燥浓缩脱盐后的料液进行喷雾干燥,并收集水分含量小于10%的干燥粉末;(7)物理筛分将干燥粉末过100目筛,得到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黑木耳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原料,包括含水的鲜品和经干燥处理后的干品。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匡群刘留汤亚红陈正行徐飞汪洁陶雪飞刘广建张一平蒋益王涛薛璟张辰张蕾季宏更冯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贵州菌之源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旭鑫菌物科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