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444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采用双孢蘑菇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为原料,依次通过超微粉碎、碱液浸提、化学改性、浓缩脱盐、喷雾干燥和物理筛分,获得可溶性蛋白多糖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将超微粉碎、碱液浸提、化学改性与陶瓷膜浓缩脱盐相结合,既确保了提取收率、增溶了蛋白,又高效地实现了脱盐目的,生产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便于工业化实施。化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和生物
,尤其是一种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蛋白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优质蛋白能为人体健康提供重要保障。食用菌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占干物质的15~40%,营养和保健价值高于谷物蛋白,是一类优质的蛋白质资源。
[0003]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商品名为双孢菇、洋菇、白蘑菇、蘑菇,是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和消费的食用菌,分类上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双孢蘑菇是低盐、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质的健康食品,符合新世纪推崇的“三低一高”饮食标准,其干物质中蛋白含量约为23.9~34.8%。双孢蘑菇蛋白中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多为L型,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利用率可达75%以上);双孢蘑菇蛋白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例如胰蛋白酶、酪氨酸酶和麦芽糖酶,具有益胃健脾、理气化痰的功效,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具有一定的辅助食疗效果;其菌丝体糖蛋白,具有抑制艾滋病毒侵染与增殖的作用。
[0004]国内关于双孢蘑菇蛋白提取及产品方面的专利很少,仅见CN107581444A公布了一种蘑菇小分子肽复配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蘑菇肽粉、银杏肽粉、灵芝肽粉、黑芝麻肽粉、人参肽粉等复配成高营养功能食品,但未述及蛋白与肽粉的具体制备方法;CN104381584A公布了一种巴西蘑菇蛋白粉加工工艺:将巴西蘑菇鲜品通过浸泡清洗、粗粉碎、加水调浆、超细粉碎、离心分离、反渗透浓缩和喷雾干燥,制得蛋白粉,利用率大于95%;该专利采用比较温和的水提取方法,以及价格昂贵的反渗透膜截留氯化钠,最主要的是该专利制得的蛋白粉未经过增溶处理,因此溶解度低、冲调性差,严重制约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补充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氮溶解指数高、溶解度大、冲调性好的新型食用菌蛋白多糖产品,从而极大地拓宽其在食品和保健品领域的应用范围。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超微粉碎、碱液浸提、化学改性、浓缩脱盐、喷雾干燥、物理筛分共六个工艺步骤,在确保提取收率前提下增加了产品溶解度,具有简单实用、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采用双孢蘑菇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为原料,依次通过超微粉碎、碱液浸提、化学改性、浓缩脱盐、喷雾干燥和物理筛分,获得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09](1)超微粉碎
[0010]将双孢蘑菇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原料,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进行破壁处理,过300目筛,得到超微粉;
[0011](2)碱液浸提
[001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超微粉中加入碱液调节pH至12,搅拌,离心,离心后的上清液即为浸提液;
[0013]PH12的强碱性条件下,双孢蘑菇蛋白分子处于溶融态,其三级结构解体而维持原有的一、二级结构;随着稀盐酸的缓慢滴加,水中离子强度发生改变,使得溶剂体系发生物理相变,水分子氢键发生重排而产生自由水,并渗透到蛋白质内部结构;同时以剪切、挤压、撞击为特征的机械搅拌造成分子水平上的胁迫,改变了蛋白的保守疏水结构、遏制其去离子化过程中复性、阻止聚集体形成。物理相变耦联机械胁迫机制能在维持蛋白一级机构的基础上实现二级结构的折叠

转角转变,最终形成聚集度较低的极性蛋白体颗粒,提高蛋白溶解度。
[0014](3)化学改性
[0015]将浸提液中加入亚硫酸钠和氨基酸,溶解后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并在30~60min内将浸提液pH值调节至pH 6~9,反应结束后,将料液升温至80~100℃,并保持5~10min,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0016](4)浓缩脱盐
[0017]将改性后的料液过陶瓷膜进行浓缩,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浓缩液,直至浓缩液电导率小于4000us/cm;
[0018](5)喷雾干燥
[0019]浓缩脱盐后的料液进行喷雾干燥,并收集水分含量小于10%的干燥粉末;
[0020](6)物理筛分
[0021]将干燥粉末过100目筛,得到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
[0022]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双孢蘑菇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原料,包括含水的鲜品和经干燥处理后的干品。
[0023]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搅拌温度为25℃~40℃,搅拌时间为4~8h。
[0024]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碱液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一种,所述碱液与物料的重量比为10:1~100:1,优选15:1(重量比)。
[0025]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离心转速为9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5~10min。
[0026]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亚硫酸钠加入量为料液体积的0.01~0.1%,优选0.05%(体积百分比);氨基酸加入量为料液体积的0.001~0.1%,优先选择0.02%(体积百分比),所述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L

半胱氨酸的一种或几种,优选L

半胱氨酸。
[0027]蛋氨酸、胱氨酸和L

半胱氨酸均属于含硫氨基酸,分子内存在甲硫基和巯基,双孢蘑菇蛋白也富含这三种氨基酸;在PH12强碱性溶融态下,双孢蘑菇蛋白结构呈打开状态,导
致其含硫基团与极性的亲水基团均暴露在外,从而易与外源氨基酸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二硫键复合物,同时不同蛋白分子之间也能通过外源氨基酸的媒介作用形成复合物,使得其亲水基团不会再次折叠在内部;超分子结构共组装机制能在维持蛋白一级机构的基础上重组为相对展开的三维构象,导致其聚集度下降、极性基团暴露,形成亲水性纳米离子。
[0028]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稀盐酸的浓度为0.2M~0.4M。
[0029]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中陶瓷膜分离级别为2000~50000d分子量,优先选择8000d(5nm)分子量的分离级别。
[0030]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5)中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95℃~200℃,出风温度为90℃~100℃。
[003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32](1)本专利技术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采用物理相变耦联机械胁迫机制和超分子结构共组装机制来对双孢蘑菇蛋白进行改性增溶处理,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孢蘑菇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为原料,依次通过超微粉碎、碱液浸提、化学改性、浓缩脱盐、喷雾干燥和物理筛分,获得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超微粉碎将双孢蘑菇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原料,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进行破壁处理,过300目筛,得到超微粉;(2)碱液浸提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超微粉中加入碱液调节pH至12,搅拌,离心,离心后的上清液即为浸提液;(3)化学改性将浸提液中加入亚硫酸钠和氨基酸,溶解后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并在30~60min内将浸提液pH值调节至6~9,反应结束后,将料液升温至80~100℃,并保持5~10min,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4)浓缩脱盐将改性后的料液过陶瓷膜进行浓缩,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浓缩液,直至浓缩液电导率小于4000us/cm;(5)喷雾干燥浓缩脱盐后的料液进行喷雾干燥,并收集水分含量小于10%的干燥粉末;(6)物理筛分将干燥粉末过100目筛,得到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双孢蘑菇子实体、菌丝体或其残次菇原料,包括含水的鲜品和经干燥处理后的干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孢蘑菇可溶性蛋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建汤亚红匡群吴伟杰徐飞汪洁张一平蒋益张辰季宏更薛璟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