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自动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272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火自动加热装置,属于不锈钢精线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台面板,所述台面板的上表面与加热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的左侧面与高温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高温箱的左侧面与中温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温箱的左侧面与低温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该退火自动加热装置,通过设置挡板、丝杆、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杆,该加热装置在不锈钢精线退火完成进行冷却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相互配合,使得该加热装置可以将不锈钢精线依次通过不同温度的区域,从而达到逐步冷却的效果,既保证了不锈钢精线的冷却效率,同时也避免不锈钢精线冷却过快导致其内壁组织破坏的情况。线冷却过快导致其内壁组织破坏的情况。线冷却过快导致其内壁组织破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自动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不锈钢精线加工
,具体为一种退火自动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现有的不锈钢精线在退火完成进行冷却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自然冷却,而自然冷却的效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若直接将不锈钢精线进行快速冷却,容易导致不锈钢精线内部组织造成破坏的情况,从而影响不锈钢精线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退火自动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不锈钢精线在退火完成进行冷却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自然冷却,而自然冷却的效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若直接将不锈钢精线进行快速冷却,容易导致不锈钢精线内部组织造成破坏的情况,从而影响不锈钢精线加工质量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退火自动加热装置,包括台面板,所述台面板的上表面与加热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的左侧面与高温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高温箱的左侧面与中温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温箱的左侧面与低温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高温箱的内壁、中温箱的内壁和低温箱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挡板,三个挡板的内壁分别与三个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三个丝杆正面的一端分别与三个连接杆的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三个连接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对应两个第一齿轮的外表面与同一个第二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位于左侧的第二齿轮的内壁与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正面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的正面与安装座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与台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与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与固定座的内壁相互卡接,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与台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台面板的上表面与加热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位于加热箱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加热箱的背面与循环管正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循环管正面的一端与低温箱的背面相连通,所述循环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连接管,两个连接管正面的一端分别与中温箱的背面和高温箱的背面相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台面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壁与送线轮的外表面相互卡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台面板的上表面与第二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壁与收线轮的外表面相互卡接,所述收线轮的下表面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该退火自动加热装置,通过设置挡板、丝杆、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杆,当丝杆转动时,即可带动挡板向前移动,使得加热箱内的水体流入至高温箱内与其内部的水体混合,从而对水体达到冷却的效果,接着依次穿过中温箱和低温箱,使得高温箱、中温箱和低温箱内的温度依次降低,然后当不锈钢精线穿过高温箱、中温箱和低温箱时,会逐渐进行冷却,该加热装置在不锈钢精线退火完成进行冷却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相互配合,使得该加热装置可以将不锈钢精线依次通过不同温度的区域,从而达到逐步冷却的效果,既保证了不锈钢精线的冷却效率,同时也避免不锈钢精线冷却过快导致其内壁组织破坏的情况,进而保证了不锈钢精线的加工质量。
[0016]2、该退火自动加热装置,通过设置加热器和加热管,可以将不锈钢精线进行加热处理,使得不锈钢精线在退火后可以避免其出现形变的情况,安装板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电机进行安装的同时,也保障了第一电机运作的稳定性,固定座可以在第二齿轮和转动杆转动的过程中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避免转动杆和第二齿轮在传动的过程中由于浮空导致无法传动的情况。
[0017]3、该退火自动加热装置,通过设置循环管和连接管,可以对加热箱、高温箱、中温箱和低温箱内的水体进行循环,从而避免水体出现浪费的情况,第一安装板保证了送线轮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避免送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出现侧翻的情况,收线轮可以将退火处理后的不锈钢精线进行收卷,从而减少了人工收卷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加热器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第一齿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第二电机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台面板、2加热箱、3加热器、4加热管、5高温箱、6中温箱、7低温箱、8挡板、9丝杆、10连接杆、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传动杆、14第一电机、15安装座、16转动杆、17固定座、18循环管、19连接管、20第一安装板、21送线轮、22第二安装板、23收线轮、24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退火自动加热装置,包括台面板1,台面板1的上表面与加热箱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加热箱2的左侧面与高温箱5的右侧面
固定连接,高温箱5的左侧面与中温箱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中温箱6的左侧面与低温箱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高温箱5的内壁、中温箱6的内壁和低温箱7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挡板8,三个挡板8的内壁分别与三个丝杆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三个丝杆9正面的一端分别与三个连接杆10的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三个连接杆1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对应两个第一齿轮11的外表面与同一个第二齿轮12的外表面相啮合,位于左侧的第二齿轮12的内壁与传动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传动杆13正面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25]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电机14的正面与安装座15的背面固定连接,安装座15的下表面与台面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齿轮12的内壁与转动杆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转动杆16的外表面与固定座17的内壁相互卡接,固定座17的下表面与台面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台面板1的上表面与加热器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加热器3的输出端设置有加热管4,加热管4位于加热箱2内,通过设置安装板,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电机14进行安装的同时,也保障了第一电机14运作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固定座17,可以在第二齿轮12和转动杆16转动的过程中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避免转动杆16和第二齿轮12在传动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自动加热装置,包括台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板(1)的上表面与加热箱(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2)的左侧面与高温箱(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高温箱(5)的左侧面与中温箱(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温箱(6)的左侧面与低温箱(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高温箱(5)的内壁、中温箱(6)的内壁和低温箱(7)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挡板(8),三个挡板(8)的内壁分别与三个丝杆(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三个丝杆(9)正面的一端分别与三个连接杆(10)的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三个连接杆(1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对应两个第一齿轮(11)的外表面与同一个第二齿轮(12)的外表面相啮合,位于左侧的第二齿轮(12)的内壁与传动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13)正面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自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4)的正面与安装座(15)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15)的下表面与台面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自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2)的内壁与转动杆(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启航不锈钢精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